或许在最开始的时候,人类确实没有重视外星植物,只当这是一次物种入侵,科学家们也最多只是调查和研究,并没有立刻就想着如何将外星植物灭绝。
但随着大洋岛的彻底沦陷,一整个蓝星排得上号的国家就这么沦丧在外星植物和共生体的铁蹄之下,人类就算再怎么不把外星植物当回事也该重视起来了。
当时陈然的老师就是东煌负责研究外星植物的生物学家之一,只不过彼时他还不是陈然的老师,陈然当时也还没出生。
陈然老师的研究课题是外星植物用来控制共生体的信息素。
他认为外星植物既然可以通过信息素来控制共生体,那么人类如果能够提取或者人工合成信息素,是否能够做到同样控制共生体为人类所用?
或者更进一步,破解外星植物的信息素,从而达到将其摧毁,终结这场战争?
怀着终结这场战争的目的,陈然的老师展开了研究。
“你的老师研究失败了吗?”看着远处被植被覆盖、被死亡级共生体盘踞的实验室,林建一本能的觉得研究应该是失败了。
然而陈然却摇了摇头,否定的说道:“不,准确的来说研究应该是成功了,不然的话也不会吸引来那两头奇美拉。”
“既然成功了,为什么这里还会变成这样?是因为那两头奇美拉吗?”林建一好奇的问到。
也由不得他不好奇,毕竟他前来此地的目的之一就是调查这个实验室,从而获取里面宝贵的研究成果。
现在有一个相关人员讲述当初发生了什么,以及提供和研究相关的第一手资料,他又怎么能不问清楚呢?
“和那两头奇美拉有关,但不是关键。”陈然摇了摇头,长叹了一口气之后,这才解释起了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根据我老师留下的笔记,当初他的实验是成功了的。他破解了外星植物的信息素编码,成功做到了人工合成信息素用于控制共生体。
当时朱雀战区在这里建立防线,很大程度上也是希望就近借助我老师的研究来测试这项技术对共生体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以及是否真的能够做到让人类反攻外星植物。
毕竟,在我老师研究取得成果突破的时候,外星植物的入侵已经蔓延到了东煌本土,南方大部分地区已经几近沦陷,这项技术的突破被当时的朱雀战区视为扭转战局的关键。”
“听起来一切顺利,如果你的老师研究没有问题的话,当时朱雀战区应该至少在战场上取得了一定优势才对。”林建一不明白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从陈然的表述中他没有听出哪里有什么问题:“所以是哪里出了问题?”
听到林建一的问题,陈然不由得苦笑了一声,这让他想起了当年他第一次听老师说起这件事的时候,也是像林建一一样,询问自己的老师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是计量,老师忽略了信息素的使用计量,小计量的使用信息素确实能够在小规模的战局中起到扭转局势、甚至反过来控制共生体的目的。”陈然还记得老师说起这件事时脸上那懊悔和无奈的表情,以及他为此而悔恨终生的自责:“但是一旦在某一区域投放的信息素浓度突破了一定剂量,所有的共生体就都疯了!连同那些变异植物一起,全都疯了!
它们疯狂的攻击着一切,共生体攻击共生体,变异植物攻击着变异植物……所有的一切都疯了!整个变异森林都陷入了疯狂。”
“如果是这样的话,好像也不是不能接受?变异植物和共生体互相攻击两败俱伤对于人类来说也是可以接受的。”林建一听着陈然复述的话,不由得觉得这似乎、好像也没有什么问题。
然而陈然却苦涩的说道:“如果只是这样当然没有问题,只当是一种副作用比较大的武器来使用就好,但问题是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的,所谓的疯狂不过是外星植物的一种防御机制。
当信息素浓度超标的时候外星植物似乎是默认所有的生物都失去了控制,它们的疯狂是一种自毁。
但这种自毁不是完全杀死自己,而是将所有的共生体和变异植物的生物质和基因堆砌在一起,造出一个融合了整座变异森林所有动植物的超级共生体出来。
这个超级共生体的战斗力十分的惊人,甚至于战术核弹都无法做到有效的毁伤,如果不是它本身的基因并不稳定,在短时间内就会自行崩溃,人类根本没有办法去应对这种程度的存在。
当时的朱雀战区甚至动了使用战略核武器的念头,只差最后一步真正能够摧毁城市的核武器就扔出来了。
但即便如此,朱雀战区的防线还是在短时间内被打穿,为整个朱雀战区造成了极大损失,最终导致了整条防线的溃败。
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个超级共生体是可以产下外星植物的种子,并使其迅速发育成一座新的变异森林的。
我们现在所处的这座变异森林就是当年那头超级共生体崩溃之后,躯体和外星植物的种子一起发育而成的,同时也正是因为这座森林的出现,导致了这座城市的沦陷以及整个朱雀战区防线的崩溃。”
“那实验室那里又是怎么回事?那两头死亡级共生体为什么会盘踞在那?”林建一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核心问题。
“具体情况我也不知道,老师留下来的笔记中只提到了当时实验出了问题,造成了超级共生体的出现,导致城市沦陷和防线崩溃,至于这两头死亡级共生体老师言语不详,只说是实验室里的东西把它们吸引来的。”陈然摇了摇头,对于自己老师当年的事情似乎不愿意多说什么,他只是对林建一警告道:“你们如果想要进入实验室,这两头死亡级共生体就是你们绕不过去的坎,在有办法绕过它们之前,你们都无法进入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