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远方的你:
见信如晤!
透过教室四壁之凿窗,老师一如既往地让人感到烦躁,特别是在阶梯教室上课,室内昏暗,人也变得没有精神,班上上课的时候时不时都能听到哈欠声,不知道是我们朽木不可雕,还是老师上课确实无趣。
但在这种环境给你写信却挺好的,好像也那么犯困了,如此说来还是上课的内容枯燥无聊了,不过我们都差不多,平时都没花很多时间在专业课学习上,几乎都是靠考试前一个月的考试突击完成的,所以上课不认真听讲的愧疚感也就没这么强了。
手机上无意中看到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全篇行文流畅,文辞优美,感情真挚,写出了他对康桥的深深爱恋,以及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离别的无奈与不舍之情。
第一次见到这首诗,是在初三时候,语文老师拿出这首诗,让我用粉笔抄在黑板上,抄完了后特意夸赞我写的字,有板有眼。他算是第一位认可我书写能力的老师,想来对他还是充满感恩之情的,其实很多字的结构和笔画都是借鉴他和粉笔字相当好看物理两位老师的,上课时候经常会在笔在纸上,或者用手指在桌子上、大腿上模仿我觉得很巧妙的部分,然后融合他们的长处变成自己的字体,他也是见证我的字迹从青涩走向成熟,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我现在书写风格已经比同龄们要成熟,字迹清秀,也有自己的特点,他多次鼓励我说:“你要继续练习和优化下去,戒骄戒躁,不要因为我现在对你肯顶而骄傲自满,你在这里算是书写的佼佼者,但是你以后一定会遇到很多高手,甚至有些让你望尘莫及,那时候也不要气馁,艺海无涯,写字时段很漫长的事情,希望一定坚持下去,在保证自己好的风格前提下不断优化,你以后会因为此而受益终生的。”那时候他说的话很恳切,但是也理解不了,而现在才慢慢明白他说的话,教育果然都是滞后的。我现在遇到一些写字超过我太多的人,我才明白我这点技术根本不算什么,但是书写时很终生的事情,书写的老辣,需要时间和努力的沉淀,在这方面天赋不是那么重要,因为在这行业从不缺少有天赋的人,有天赋只是让你一眼看出何为好,好在哪,但是距离自己也能做到还是需要漫长的努力,书写从来没有捷径,也从不缺书写的奇才,然而这个事情门槛很低,只要自己想,谁都可以写上几笔,陶冶情操。对他我还是很感激的,在那段时间里他给了我很多舞台和机会让我展示;而且他本身也很有人文情怀,语文素养饱满,学识渊博,印象中他总是可以娓娓道来很多有趣的故事,富有情感朗诵我们都没学过的诗词作品,典故说来也是信手拈来,他的课堂总是充满乐趣,现在才明白能呈现出这个样子,是他漫长时间里的积累,厚积才能博发,人非生而知之者,而这些都成为我美好的回忆。一位良师能够给学生带来很长时间的影响,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他的人生轨迹和志向。
说回前面,我在黑板上抄写完后,然后让全班同学抄下来全文背诵,后面他的几节课都是安排课前集体朗诵这首诗,全文流畅,韵律平齐,我没多久就会背了,这首诗成为那年学校元旦晚会的节目,由我们班一位很漂亮的女生诗歌朗诵,她是从县城转来的,天生普通话就很字正腔圆,我想也是她美好的一段回忆,只记得当时舞台很是温馨,很适合这首诗的表达和情感的抒发。
而再次邂逅这首诗,是高一上学期的语文课本上,也是要求全文背诵,而对我来说却早已烂熟于心,只不过经过同样我很敬重的语文老师讲解后对这首诗有着更深的理解。后面再见这首诗,是到高二时候,在家里无意中看到小叔一笔记本,是他同学的,字那是相当好看,后来听小叔他说他的成绩也相当棒,你知道的,我看到字好看的就像去模仿学习,他在那笔记本里正好抄录这了这首诗。让我觉得,文学作品是跨越时空而存在的,将这几年的时光串联起来,让其变得有温度。
不知道等我离开这个城市,会不会也很怀念这个城市,也会让忍不住为它写出很多真挚动情的文字,来回忆有关这城市的人和事呢?
而现在,夜已经深了,这儿商业不繁华,此时放眼而去尽是一片漆黑,有种与城市不符的宁静,也是很独特的存在。蛮适合我这样喜欢慢节奏的人,不用那么匆忙,人与人之间有时间闲聊交流,自己也有时间做些想做的小事,而不是终日来回奔波,忙忙碌碌,如果以后能在这里工作,是我很喜欢的节奏。我应该也会很身心舒适,只是离家确实太过遥远。
看着漆黑的夜空,只有缺月高悬及零星的星辰,便觉得有些想你。最后为你写了一首诗,赠与你吧:细数时日不须差,心忧旧事乱如麻。不惜流年皆空望,长亭美景映窗纱。
夜渐已深,祝好。
愿青梅依旧,水流花开。
写于2013年4月24日于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