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姚宗文可是先帝心腹,且与\"东林\"关系素不和睦,其地位远非朝中的御史言官可比。
但谁也没有料到,一直对弹劾熊廷弼奏本留中不发的天子此次非但亲自下旨驳斥,更是认为其构陷的\"罪名\"过于荒诞,不似人臣。
可现如今,这广东道御史张修德竟然声称辽东经略熊廷弼于辽东草菅人命,如此手段实在是有些\"拙劣\"。
毕竟此事,实在经不起推敲,稍加调查便可知晓其真假。
次辅刘一璟站在队伍前列,听闻身后响起的呼喝声,眉头不由得紧皱,心中直呼荒谬。
那熊廷弼早在万历年间便曾巡按辽东,深受当地百姓爱戴,并且在\"萨尔浒之战\"过后,不顾麾下官员阻拦,亲自前往萨尔浒脚下,收敛阵亡将士遗骨,收拾辽东残局,岂会干出\"草芥人命\"的荒唐事。
心思通达的内阁首辅方从哲闻言则是一喜,先是面无表情的瞧了瞧面色涨红的张修德,随即便在礼部侍郎孙慎行,敛都御史张文达等人的脸上掠过。
他虽然与刘一璟,韩爌等人\"政见不合\",但多少也清楚其为人,纵使想要\"构陷\"辽东经略熊廷弼,也不会编排如此恶劣的罪名。
这张修德怎么看,都像是自作主张,亦或者受了\"有心人\"的蛊惑。
但不管怎么说,东林党人的这波\"进攻\",实在是自取其辱。
\"草菅人命?\"
正如首辅方从哲心中所想,天子的声音虽然依旧平稳,但却夹杂了些许愤怒,使其消瘦的身躯都微微抖动着。
\"事关重大,臣自不敢妄言。\"面对着天子的诘问,张修德竟没有半点惧色,反倒是从容不迫的自怀中掏出一封奏本。
\"广宁巡抚王化贞曾与臣在书信中言明,辽东经略熊廷弼按兵不动,并在辽东采取高压统治,以至于我大明百姓有家不能回,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哗!
如一阵狂风掠过,偌大的皇极殿瞬间哗然一片,殿中朝臣均是面露惊愕之色,就连次辅刘一璟及东阁大学士韩爌都目瞪口呆,倒吸了一口凉气。
如若是换了旁人,此等听上去十分荒谬的言论自然没有半点说服力可言,但王化贞不仅是前任内阁首辅叶向高的得意门生,更曾于万历年间驻守广宁,招抚蒙古诸部,可谓是有勇有谋。
倘若王化贞也如此言说,熊廷弼于辽东草菅人命的行为或许并不是空穴来风?
见张修德一脸信誓旦旦的模样,殿中本是对此等荒谬行为嗤之以鼻的大臣也不由得迟疑起来。
难道真的确有其事?
而内阁首辅方从哲此时也不复刚刚的镇定,对着张修德怒目而视,脸上的褶皱都是挤到了一起。
春秋笔法!
熊廷弼能够被万历皇帝临危受命,除了其昔日的\"功绩\"之外,也与他的力荐离不开关系,故此二人关系颇为融洽。
正因如此,方从哲十分知晓熊廷弼于辽东奉行何种战略,更清楚这张修德口中的\"大明百姓\"并非辽东本地汉民,而是名义上效忠于朝廷的\"蒙古流民\"。
自女真老酋努尔哈赤于赫图阿拉建国称汗之后,朝廷便在辽东奉行\"以夷制夷\"的战略,招抚蒙古部落,抗击建州女真。
但后来诸多教训早已证明了蒙古人与女真人实乃\"蛇鼠一窝\",不可轻信,唯有王化贞始终坚持倚重言而无信的蒙古鞑子。
这张修德故意不提\"大明百姓\"的真实身份,而是以春秋笔法将其一笔代过,实在是\"用心良苦\"!
一时间,各式各样的议论声于皇极殿内此起彼伏,不少东林官员都是默默交换眼神,实在是人心所向呐!
但窃窃私语中,却无人注意到上首天子愈发冰冷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