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的皇城脚下,精疲力尽的首辅方从哲在周遭内侍敬畏的簇拥下,失魂落魄的踱步着。
来自于东林党步步紧逼的攻势,令他这位见多识广的首辅也产生了一丝窒息感,脑海中不断回荡着昔日\"帝师\"孙承宗的话语。
如若说几天前的\"红丸案\"还能勉强归咎于\"党争\",那么礼部侍郎孙慎行借着\"宗室出京\"的由头向他发难,便是让他彻底感受到来自于东林党的威胁,不由自主回想起脑海深处封存的记忆。
从万历十四年,郑贵妃为万历皇帝诞下次子朱常洵开始,一直到万历四十二年,福王朱常洵前往洛阳就藩,浩浩荡荡持续了二十余年的\"国本之争\"才宣告结束。
在此期间,各党派接连挥斥方遒,但其中最为激进的当数拥立皇长子朱常洛的\"东林党\",不遗余力的攻讦其余党派官员。
也许是对万历皇帝心灰意冷,也许是对渐渐偏离本心的\"东林官员\"心灰意冷,亲手创建东林党的顾宪成及高攀龙等人遂辞官回乡,专心于书院讲学,不再过问朝野政事。
与其形成强烈对比的,便是后续脱颖而出的孙慎行,赵南星,李三才等\"东林骨干\"为了满足一己私欲,不遗余力的攻讦其余朝臣,甚至到了令其\"家破人亡\"的地步。
故此,在刚刚于吏部署衙廷议无果之后,内心五味杂陈的首辅方从哲便打算听从帝师孙承宗的\"建议\",亲自来面见天子,试图重现神宗年间的旧事。
如此一来,虽然会令他在士林间的名声跌倒谷底,但些许身后名总好过\"家破人亡\"。
毕竟早在万历年间,自幼便被他当做继承人培养,寄予厚望的长子便因党争,被东林以\"莫须有\"的罪名弹劾,不得不辞官回乡,怕是此生无缘仕途。
可天子真的会伸以援手吗?对此,方从哲心中实在没有把握。
尽管与天子共事的时日尚短,但他却深知朱由校这位自幼被养于深宫之中的天子,其政治手段远比其年纪要成熟。
近些时日朝中局势诡谲多变,但紫禁城中的天子依旧\"稳坐钓鱼台\",丝毫没有焦头烂额的迹象,便是最好的证明。
\"元辅,咱们到了..\"
不知过了多久,来自于耳畔旁的呼喝声终是将方从哲混乱不堪的思绪拉回到了现实之中。
抬眼望去,巍峨的乾清宫已是赫然映入眼帘。
...
...
\"臣方从哲,叩见陛下。\"
\"吾皇,圣躬金安。\"
幽静的暖阁内,首辅方从哲一脸憔悴的朝着案牍后的朱由校躬身行礼。
前后不过是几日的功夫,往日里神采奕奕的大明首辅竟是肉眼可见的苍老了不少,其额头处更是多出了一缕白发,可见其近几日承担的压力之大。
\"先生快快请起。\"案牍后,身着常服的大明天子已是缓缓起身,司礼监掌印太监更是眼疾手快的行至近前,将步伐沉重的首辅搀起。
\"时候已是不早了,先生突然进宫,却不知所为何事?!\"及至老太监王安为首辅方从哲送上一杯香茗之后,案牍后的天子便是微微一笑,心知肚明的追问道。
\"廷议争执无果,老臣愧为朝廷元辅,辜负了陛下重任。\"
\"故而特来向陛下请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