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宫内,世人口中病重的朱元璋好好地坐在床上,身旁立着一脸忧愁的朱标。
“父皇,真的有必要吗?”
朱元璋没有回答,而是问道:“试验田那里如何了?”
“秸秆粗壮、稻穗颗颗饱满,风吹稻浪现,儿从未见过如此景象,丰收一定的,就是不知道能有多少。”
“好好好,不枉咱演这一场戏。”
“父皇,雄英毕竟年幼,做事太过急切,国家不能操之过急。”
“小子做事确实急了点,但他的许多话说到咱心坎里了。”朱元璋说道,“不等敌人势弱的时候动手,迁延日月,待敌人势成,死伤的还是我大明百姓。有咱在,大明乱不了,急一点没什么不好。”
朱雄英心里想着回地球,做事自然有一种急迫感,朱元璋和朱标都是人精,早就看出来了。
两人并不清楚根本原因,朱标想着多让朱雄英学习,稳重之后再做事,反正能修炼,时间站在朱家这边。
朱元璋则不同,他很喜欢朱雄英雷厉风行的习性,跟他年轻时一样,所以朱元璋支持朱雄英,不怕朱雄英做事太急出错。他认为朱雄英出错才好,出了错才有经验,才能学会。
人教人多少次都没用,事教人一次就会。朱元璋不在乎朱雄英做错事会害死多少人,只要朱雄英学会,一切都值得。况且按照朱雄英的计划,死的大多数是官吏,死了就死了。
其实按照朱元璋的脾性,根本不用那么麻烦,若朱元璋认可朱雄英的话,认定士大夫是敌人,直接派兵剿灭就行。
之所以没有如此粗暴,一方面朱元璋想要训练朱雄英,另一方面朱元璋还没有真正认可朱雄英说的话。
朱雄英其实也可以直接要求朱元璋帮自己杀人,他没有这么做也是想让朱元璋、朱标两人看清士大夫的真面目,看清大明的那些士大夫走到哪一步了。
主观能动性永远比强权逼迫要好,只要两人看清士大夫,以后做事将事半功倍,且不会有反复。
至于朱雄英谋划的事士大夫会不会上钩,朱雄英毫不怀疑。
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不说那些士大夫本身就私心重且无法无天,就算一个普通人,遭遇考验人心之事一样堕落。
果然,得知朱元璋病重,文官们,特别是江南的文官立刻活跃起来,就等着朱元璋咽气,朱标上位,好将朱标塑造成他们的明文宗。
“皇爷爷,孙儿来看你。”
朱标刚走,朱允炆就来了,还颤颤巍巍端着一碗药。朱元璋也颤颤巍巍喝完药,之后演得没有力气说话,只是听着朱允炆在那里讲话,背书般讲话。
朱允炆讲完就告辞离开,朱元璋眼中的慈爱一扫而空,只剩下摄人的寒冰。
“陛下病重,太孙竟不见人影,不似人子!”
不似人子的潜台词就是望之不似人君,一群士大夫聚集在一起说朱雄英的坏话,可见当下舆论的导向,也可见士大夫的胆大妄为,更看出士大夫的急切。
“二皇孙不顾腌臜尽孝在旁,乃大孝之人。”
“对!对!对!”
朱标和往常一样处理朝政,御史孙荣上奏:“太子殿下,皇太孙大不孝,请罢其位。”
“大胆!退下!”
“世人悠悠之口难堵,长孙德不配位,请太子殿下明察。”
“孤叫你退下!退下!”
朱标不是生气文官对朱雄英口诛笔伐,他生气的是文官真的如朱雄英说得那般胆大妄为,朱元璋都还没死呢,他们就急着罢免朱雄英。
“母妃,这太长了,我背不下来,能不能不背。”朱允炆拿着一张写满字的纸,泪悬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