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极少数真正的贱户,所有户民都拥有相同的法律权力,所以被大明律特别关注的商人才会那么被人看不起。
如今有机会成为实业户,消除掉法律的限制,子孙还有机会科举,这是商人们几辈子修不到的福气,他们怎么可能放弃。
甚至有些极端点的商人,直接自爆自家田亩挂靠在某某秀才、举人、官老爷名下,情愿上贡国家以赎其罪。
对此朱雄英照单全收,既往不咎,这下千金买马骨很成功,几乎整个江南的商人都站在了朱雄英这边,都不用锦衣卫和新军下乡收集情报,朱雄英需要的商人们立刻送到。
别看士大夫说的好听,耕读世家,不求黄白阿堵物,实际上人的欲望怎么可能如此轻易限制,就算有几代良人,总会有后代长歪。
事实上江南所有士大夫都有自己的商业产业,挂靠在亲属、家仆名下,自己花着商贸赚来的钱,又不用成为商人受限制。
有产业就有商业往来,有商业往来必定留下线索,百姓可能不知道乡绅、善士真面目,商人们一清二楚。
华夏几千年都是权力的社会,商人一直是小儿持金过闹市,所以商人为了自身安全总会寻求权力的庇护,沈家就是典型。
以前朱元璋反感商人,商人只能找官吏、乡绅,如今朱雄英亲自下场,有什么官吏能比得上皇太孙,将来的皇帝。
大腿自然找最粗的,更别说朱雄英还给了他们当官的权力。
这一通分化瓦解下来,选择继续顽抗的江南士大夫也就只剩下那么几个最大的地主了。
例如吴江王家、沛县韩家,他们不仅仅反对朱雄英,改朝换代后依然以前朝人自居,不换衣冠,还鼓吹什么纯臣。
还有一堆为前朝赴死的人,他们推辞朱元璋的征辟,一旦遭遇强硬就自杀明志。
里面最典型的就是戴良,元亡后隐居,朱元璋招募就托病,惹怒朱元璋被抓就在狱中自杀。
要说元朝对士大夫多么多么好也就罢了,关键元朝的儒生就比乞丐高一等,排第九,完全受歧视的姿态。
受歧视依然要坚持什么纯臣,这就是儒学家天下的弊端,只讲忠孝,对一门一姓的忠,对一家一户的孝,如此才有名望。
有些人追求名望,有些人则认为有了名望族人后代才能有更好的未来。
朱元璋都没能让这群人屈服,朱雄英就更不可能了。
社会风气如此,朱雄英并不急,他有的是时间慢慢泡制这些人。
肉体毁灭容易,精神消灭才困难,而不消灭其精神,肉体毁灭多少次都会重生。
这段时间朱雄英一直接待从江南各地,乃至全国各地到来的,参观纺织厂的商人,引导工匠、纺织工详细详解生产过程和注意事项。
朱雄英则与沈家一起,带着一群江南富商组建南直隶第一个工业园区,开土动工,用刚刚研制成功的水泥。
水泥配方简单,烧制简单,唯一的技术难题是研磨,目数达不到,材料不够细小,水泥完全没有任何作用。
有了灵气动力装置,有了大规模炼钢,才能制造研磨机,才能制备水泥。
江南士大夫见朱雄英整天围着商人打转,也不再关注他们,以为朱雄英的三分钟热度过去,也将朱雄英的限令抛之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