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震主,女帝逼我叛国投敌

第119章 这两郡乃是国之重器(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功高震主,女帝逼我叛国投敌》最新章节。

正在下面装傻充愣的宁烈,看着楚翔怒气冲冲的样子也只能无奈起身。

“如今就算我们立刻抽出军队,也绝不可能在10日之内赶到边疆,更别提大燕此刻只是抽掉了30万军队,后续还有更多的军队会进攻。”

“单说路上,穿着厚重的铠甲,又背负着军械,我们会累死多少人?”

宁烈的两句话赢得了所有人的赞同,众人纷纷点头。

他们不担心沙场对峙,可是这样活活的在路上累死,实在是让人有些不甘心。

“我不是要你说这些东西,我是问你该怎么办!”楚翔脸色极为难看,他怎么会不知道这些道理,可是皇命已经下达,他不遵守也要遵守。

宁烈低头看了楚红玉一眼,又沉思了片刻。

“此次大梁进攻必定是有备而来,我有上中下三策。”

“上策割让两郡之地给予赵国,让赵国派兵入驻。势必会与大梁起争执,两国相争必有一伤。大燕也可在此之间喘息,随后一举拿下双方。”

宁烈甚至没有将自己的上册说完,楚翔和众位将领都纷纷的摇头。

甚至都不用宁烈说出来,割让哪两个郡的土地,这些人都纷纷的反对。

“中策乃是放弃和大梁接壤的边疆,将所有的军队全部撤往皇都,随后分布于国内,没有了漫长的边境线的困扰,大燕的军队绝对能够占据上风。”

这一刻又让所有人暗暗乍舌,这一句话说的轻飘飘的,但意味着可是数千万人死伤。

这样的责任谁也担不起,他们本身就是负责出谋划策和支援边疆的,真的做出这种丧失辱国的行为,恐怕就算祖坟都会被扒了。

宁烈叹息一声。

其实他也知道这两个计谋实在太过分了,根本不会有人选,除非他的脑子不正常,但这也是针对大梁进攻的最好的方法。

毕竟是自己亲自出谋划策的计谋,宁烈对于这种计谋所造成的后果非常了解,毕竟历史上已经有人证明了土地革命正确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还有最后一策,就是要损失大量的钱财。”

宁烈最后犹犹豫豫的说出来。

这一下所有人都紧盯着不放。

尤其是楚翔一双眸子死死的看着,宁烈心里面已经有了不好的想法,但依旧不肯放弃,先前宁烈在草原上。以及在粮灾之中的应对,已经展露出了他自己的能力。

可以说如果宁烈的计策还不行,他们只能硬着头皮奔袭千里和大梁军队进行死磕了。

这一战的结果无论如何,大燕将在三十年内再无力出兵,彻底成为最弱的国家。

“自古以来,行军打仗最少不了的便是粮食,大梁出兵几十万,国内必定吃力。”

“不如派遣一些人倒卖粮食,将源源不断的粮食通过各种途径迈进大梁境内。”

所有人眉头顿时一皱。

大燕自己的粮食都不够吃,现在还卖给大梁,这是何居心?

“所有卖给大梁的粮食全部下毒,我知道一种慢性的毒药,需要吃上半个月,才会显现。”

楚翔眉头顿时一皱。

“半个月的时间,另外的边军也可以扛得住,但是你将所有的粮食都卖给大梁了。那里的边军该吃什么呢?”

“别忘了那里不仅有50万的边军,还有上千万的百姓,他们可都是要吃要喝的。”

宁烈点了点头,没有出声。

楚翔顿时不满道:“我问你呢,上千万的平民百姓和几十万的边军,他们吃什么喝什么?”

“你已经说了,把所有粮食都卖出去之后,还有上千万百姓!”

话音刚落,所有人眼皮狂跳!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朱门风流
朱门风流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穿越千疮百孔的封建王朝,陆清河却只是个七岁小娃娃。父母双全,外加个呆萌小妹,可家徒四壁,穷困潦倒。读书,必须读书!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看我读他个太平盛世!
幸运的七号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我与朱棣争天下:大明永乐盛世,我是朱高煦。后代史书称我父皇:“再造宇宙,功同开创、故勋业甚盛---是汉唐宋以来英君明主轶,而过之远矣!”但我就想问问父皇:“当年奉天靖难,我拼死力战,你对我说:“勉之,世子多疾。”到底还算不算数?”
明镜要高悬
七色花
七色花
新房里,马文才骂道:“祝英台,没想到你是这么一个不知廉耻的女人,既然你嫁给了我,就不要再想着别的男人,原来你根本就不懂得什么是真爱……”“我不懂,我不知廉耻?”祝英台辩到:“是你自己要娶我的,还来怪我?”“我又没拿刀逼你,你走吧,你根本就不...
难怪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关于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洛尘穿越古代平行世界,成为科举考场上抓耳挠腮的穷书生。离金榜题名只差最后一篇治国策论,可他连毛笔都不会用。好在穿越时绑定历史推演器,在虚拟推演中可以练习文章,锻炼技能,只要辅助皇女登基,就能将练习的才能带回现实。本想着随便选个最有优势的皇女速通游戏,却误打误撞选中政治头脑为零的秦王李瑾瑜。与此同时。得到天道推演能力的秦王李瑾瑜好奇之下开始未来推演,却发现自己的父皇将
灰色的灰
阿姐,我中举了!
阿姐,我中举了!
陈秀才苦读一辈子也没能中举,临死之前对大女儿嘱咐道:“一定要让你弟弟读书,让他考取功名,不然爹,死不瞑目!”长兄如父,长姐如母。陈招娣带着爹的遗愿,毅然决然放出了自己的条件,“想要迎娶自己,就必须要送小弟去读书。”村里其他人沉默不语的时候,逃难来的糙汉眼巴巴将陈招娣与陈及冠两姐弟带回了家,任劳任怨供养小舅子读书。多年以后,衙役敲锣打鼓,簇拥陈及冠来到村里。“阿姐,我中举了!”......意外落水
螳螂爱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