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圣女陈殇
圣光穿过窗台轻拂在梵珞娅的脸颊上,连同壁画上的神女图案一同闪耀着朦胧的金光。
这金光很轻柔,轻柔如纱,浅浅地缠绕着梵珞娅的身体,亦像是为神女图案涂上了一抹金粉。
如此梦幻的画面,恐也只会在梵珞娅的身上出现,此时此刻沈安若才真正体会到了曹杰逾那充满贪恋的痴眸是有多真切。
同为女人,同样绝艳,习惯了他人赞誉自然也难以觉察出别人的美。
最初,沈安若只觉梵珞娅确有倾城之姿,可这倾城之姿在十八女将和她自己这里又绝算不了什么。
再则,梵珞娅贵为遏摩国圣女,容貌出众些似也理所当然。
可现在,沈安若已在感激一方侧阁,这侧阁算不上是密室,却也建在议政大厅最内端,需扭动机关才能进入。
侧阁内有佛像,虽不同于大襄朝民间所供奉的释迦摩尼像,却也是释迦牟尼无疑。
只是,其造型更精美,也更有人的体貌特征,像极了一位白净王子,素然且庄重。
在佛像的背后,便就是万佛壁画,那闪烁着金光的神女就在整个壁画的最左端。
左端临近窗台,梵珞娅和沈安若亦在最左端。
不过,沈安若还是沈安若,梵珞娅却已然成了壁画上的神女。
“你...你真美...”
沈安若不禁喃出几字,又凝住在了梵珞娅那高高的鼻梁上,同时被凝住的还有沈安若的血液和五感。
这种神、感凝聚在一起的意境,沈安若还是第一次体会到——不会有一丝杂念,也不会有一丝别的气味,更不会有一丝污垢,就是能让人从头到脚、从身心到各个感官神经都感受到一种神圣感。
当,这种神圣感全都集聚在梵珞娅身上时,梵珞娅自也完全成了壁画上的神女。
梵珞娅当然能理解沈安若的感受,佛光所及之处又怎能不是处处净土呢?
可净土终是需要有人去守护,梵珞娅亦想护好自己的子民和国土。
她在笑,像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般在甜笑,只是在甜笑的过程中,她也微欠了身子,侧倾间已从佛台底部拿出了一张地图。
“不怕王妃姐姐笑话,自我接任圣女以来每每都会对着这张地图发呆许久。姐姐应还不知我遏摩国的处境,除了姐姐的大襄朝外,遏摩国的南方还有一个名为“高棉”的国家,而在东南这片区域也分散着各个部落,时有侵扰我遏摩国。”
她已将手中地图展开,并呈现在沈安若面前,又缓缓地说道:“我遏摩自不惧东南方的各个部落,却也与“高棉”势均力敌,甚至“高棉”的兵力已然远超我遏摩国...”
“据我所知,高棉国的兵力大概有二十万以上,而我遏摩举全国之力也唯有十五万兵马。这也便是我为何会在边城城下将圣女信物交给姐姐,并愿归降姐姐的原因。我没得选,特别是在面对姐姐的四十万大军时就更没得选了...”
“打小我便知大襄朝强盛,单是驻守在遏摩国和大襄王朝边境的镇西军就足有三十万,就更别再说一直被奉为神话的三十八万镇北军了...所以,在我继任圣女后,我便想要向大襄示好...可终是无一个合理的由头...”
沈安若,微声回道:“这也是你为何会在阿卡曼起兵反叛之际,选择向曹杰逾大将军借兵的原因?”
梵珞娅有些自怜地讥笑道:“事实上,我遏摩国的十五万兵马中至少有八万士卒是阿卡曼的人。要按道理来讲,我麾下兵马虽没有阿卡曼的多,但我只要坚守王都数月定也能取得胜利,打仗时作为防守方也总能占到点地利的优势。可我与阿卡曼又都很清楚绝不能真正开战,一旦十五万兵力有失,即便他带领八万余人攻陷王都,他也绝无能力再去抵抗高棉国的进犯...”
沈安若缓缓点头道:“所以,在你从曹杰逾大将军那里借到五万镇西军后,那阿卡曼便就主动投降了,对吗?”
梵珞娅也点了点头,“是的。纵使,阿卡曼骁勇善战、所向披靡,也断不敢与镇西军开战。此外,阿卡曼也一直很迷惑我是如何向曹杰逾大将军借到兵的,后来也便有了我有意下嫁曹杰逾大将军的传言...”
“说实在的,曹杰逾大将军对我有恩,我也断不想曹杰逾大将军死于权谋争斗中...”
“权谋争斗?!”沈安若听到此处,赫然打断了梵珞娅的言语,“你说这些是什么意思?莫非,你知晓其中内情不成?”
梵珞娅瞬间眸光躲闪,微微侧身间再也不敢与沈安若对视,“我...我不知,这也只是我胡乱猜的...”
沈安若,肃然道:“梵珞娅...你应该很清楚本妃为何会随你至此,若不是你在边城城下说出“不要以遏摩国子民的性命作为赌注,来完善王妃的谋划”的言语,你还真以为单凭你奉上圣女信物,本妃就能善罢甘休,与你止战吗?”
“本妃之所以同意与你止战,全因本妃以为你知晓些其中内情,否则,又怎会随你入这王都宫殿!”
“即便本妃现下在你的宫殿中,可只要本妃一声令下,王都外的四十万王军片刻间便能攻进来,你遏摩国只会亡得更快!”
“王妃姐姐...不要!”梵珞娅一声惊呼,骤然抓住了沈安若的袖摆,她的眸中已噙满了泪水,神女落泪自也带尽了酸楚,“王妃姐姐,你难道就没有丝毫怀疑吗?为何王妃姐姐的夫君刚刚战死,曹杰逾大将军就要选择自戕谢罪呢?其实,曹杰逾大将军早就知晓镇西军大营中有大襄皇帝的眼线了,可曹杰逾大将军又何尝没在大襄皇帝身边安插眼线呢?”
“也正因曹杰逾大将军安插在大襄皇帝身侧的眼线明确告知曹大将军要早早谋划后路,曹大将军才知晓此劫难逃,大襄皇帝必不会饶恕于他,他才选择在您面前自戕谢罪的呀!”
“可姐姐有没有想过...最终获利最大的是谁?难道,真是王妃姐姐您吗?镇北王齐麟和镇西军主帅曹杰逾双双殒命,大襄皇帝不费吹灰之力便可夺下大襄朝全部兵权,就算大襄皇帝当即赐封王妃姐姐您为大襄朝的天下兵马大元帅,可那又如何呢?既是大襄皇帝册封,那大襄皇帝也随时都能收回姐姐您手中的兵权呀!”
沈安若闻言,赫然觉醒——原来,萧文景赐封她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只是缓兵之计,不至于使自己的阴谋过于赤裸明显罢了...
沈安若已慌神,慌神间步步后退,颤身不断。
她在这一刻也仿佛成了一只小丑,又蠢又无知的小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