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瞒长文兄,愚弟年方十三,已有为民效力之心。奈何我朝奉行察举制,无人举荐,便只得碌碌终生,如此官员擢选之制,当真可也?”夏凡偷换了个概念:我说的是为民效力,没说为国啊!如果反汉,可不是出尔反尔!
陈群眼睛一亮,这不正是此前自己就有的模糊想法吗?贤弟真乃吾之知己也!
“哎,为之奈何!若吾当政,当另辟蹊径;以人之才干、品德为凭,无关出身,量才为用。如此,人人皆可为官,非独世家独大。然详尽之处,吾尚未细思之。”陈群这番话,几乎就是九品中正制的核心了!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它是对两汉察举制的一种延续和发展,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
它打破了出身和门第的限制,使得社会阶层的流动成为可能。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公平,为一些出身较低但才华横溢的人才提供了进入官场、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的机会。
然而,九品中正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性。例如,由于中正官的权力较大,他们可能滥用职权、谋取私利,导致选拔过程中的不公正现象。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九品中正制逐渐沦为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工具,使得其原本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和提高官员素质的初衷逐渐丧失。
但,不管怎么评价,九品中正制都是一个创举!
见陈群一副怀才不遇的表情,夏凡心知对方已经上钩,于是终于图穷匕见:“长文兄,若有一地,百废待举,长文兄可愿随吾前往?于此地,立律法,创官制,挥洒一腔热血,施展胸中才华,尽得生民爱戴,闯出青史英名,可乎?”
不得不说,夏凡是进步了的。
相较于招揽戏志才时的粗糙,天真的自以为穿越者身份一曝光,便能引来名士纳头便拜,今日的夏凡“圆润”了许多。
先是研究对方的爱好,投其所好,准备好话题谈资;然后过程不紧不慢,循循善诱,任情绪发酵,最后不露痕迹画出大饼、抛出橄榄枝。
陈群闻言,不由站起身来,在屋内踱步而行。
他虽然没有开口,但是拳头握紧又松,松开又握紧,显示着他此时的天人交战。
年青人,谁不热血冲动?谁不渴望证明自己?谁喜欢因循守旧、顺从父母长辈安排?
更何况越有才华的人,越有自己的主见。
可是,颍川陈氏生他养他育他,衣食无忧,书籍不缺,名师无算,方才有他今日的底蕴。
他陈群怎能因一己之私,枉顾家族利益?
不妥不妥!
可贤弟指出的那条路,的确诱人,若错过,今生可能再无惊人建树。
可惜可惜!
……
良久,陈群脚步站定,叹曰:“陈群之陈,非一人之姓也。贤弟之议,且容吾三思。”
夏凡勉强挤出笑容:“今日,凡受益匪浅,岂可再贪?乾坤未定,汝与我缘分不尽!就此别过!留步留步!”
陈群依依不舍将夏凡送出门外,挥手作别。
典韦凑上前来,低声问道:“主公,可有收获?”
夏凡摇头道:“其言尚需三思。”
“好!其未拒绝,便是吉兆!”典韦兴奋道。
夏凡苦笑,也没再继续揭穿真相。众所周知,汉语博大精深——
“我尽量啊”就是“别指望我”的同义词;
“原则上可以”就是“实际上不可以”的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