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半个月过去了。上峰曾答应给予杜致航的战车和火炮已经全部到位。此刻,新编42师可谓是兵力强盛、装备精良,总人数超过1万5千人。其中,他的主力团84团已成为一支完全美式装备的部队,而其他部队也在逐步换装之中。每当想起这里,杜致航就不禁感激起陈家兄弟。原本,陈家兄弟希望借助日本人之手除掉杜致航,因此才会建议让这位资历尚浅的年轻一辈担任师长。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料到,杜致航竟然凭借手中的数千残兵成功抵挡住了日军的进攻。这一举动引起了广泛关注,甚至连最高领袖都下达命令,要求所有军备物资优先供应新编42师。
与此同时,杜致航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着自己的计划。如今,新编第42师的连排级军官几乎都来自于他们原来的600团,这使得杜致航对他们的忠诚度毫无疑虑。这些人曾经一起经历过无尽的苦难和惨烈的战斗,他们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信任。在战场上,他们可以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生命托付给彼此。
然而,日军方面目前却显得有些日暮途穷。他们不再发起大规模的攻势,反而像鼹鼠一样开始积极修筑防御工事。仿佛他们已经预见到了战争的趋势,准备好迎接接下来的挑战。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将不再主动出击,而是转入防御状态。但杜致航显然不会坐视他们顺利地修筑防御工事,他时不时地下令让榴弹炮营开炮轰击他们几下,以打乱他们的部署。对于这种挑衅行为,日军竟然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忍耐。
其实这倒不是日军的脾气有多好,而是他们如今面临着严峻的战略资源短缺问题。自太平洋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后,大量的资源都被紧急调往了太平洋战场,导致日军在东南亚等地的战略不得不作出重大调整。原本他们采取的是积极进攻、攻城掠地的策略,但现在却被迫改为就地防御。
就在杜致航暗自盘算着接下来该如何行动时,一名通讯兵突然闯入,打断了他的思绪。通讯兵先是敬了个礼,然后大声说道:
“报告长官,军部急电!”
“哦?念!”
杜致航毫不犹豫地回应道。
“命令国民革命军新编第42师,即刻挑选出精锐士兵,做好前往印度兰姆伽训练营参加集训的准备,以学习美方先进之军事理念!”
通讯兵清晰地将电报内容念了出来。
这个突如其来的命令让杜致航有些措手不及,但仔细一想,似乎也并无坏处。说不定借此机会,还能向对方索要一些急需的武器装备呢。想到此处杜致航脸上不由得挂出了一抹狡黠的笑容,杜致航立刻下达了命令:从整个师部选拔士兵,具体分配如下——警卫营10人,战车营10人,其他各团30人。这项命令一经传达,杜致航麾下的各个部队迅速行动起来,积极选拔出各自的精锐士兵,这些被选中的士兵将前往印度兰姆伽接受集训。
完成了对受训士兵的选拔之后,杜致航决定亲自率领这支队伍前往兰姆伽。同时,他将自己离开期间的所有防务工作全权委托给了高振明来处理。
不久之后,杜致航带领着精心挑选出来的100多名士兵,登上了开往昆明机场的卡车。经过一段短暂的旅程,他们顺利抵达了目的地。当他们走进机场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架巨大的C46运输机。士兵们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庞然大物,兴奋地互相交谈着。就在这时,一名负责地勤的军官走了过来,大声呵斥道:
“你们在这里干什么?都赶紧排好队!”
这时那名地勤军官注意到了人群中的穿着将官服的杜致航,立刻小跑过去开口敬礼说道:
“长官好,请长官跟我来,我们这里有专门为军官专用的飞机!”
杜致航看着眼前这个满脸讨好的地勤军官,心里不禁涌起一股厌恶之情。这些人总是对上级阿谀奉承,却对普通士兵视而不见。他冷冷地回答道:
“不用了,我还是和我的士兵们待在一起吧!”
听到这句话,地勤军官脸上露出一丝惊讶,但很快又恢复了谄媚的笑容:
“长官,您身份尊贵,怎么能和那些士兵挤在一起呢?我们这里有为高级军官准备的专机,可以让您更舒适地飞行。请跟我来吧,长官!”
然而,杜致航并没有被他的话所打动。他深知这些所谓的“特殊待遇”背后往往隐藏着不公和腐败。他坚决地摇了摇头,说道:
“不用了!”
那个地勤军官有些尴尬地站在原地。他的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解。
杜致航转身对地勤军官问道:
“他们的棉衣呢?我的弟兄们可是要去印度,途中还要飞跃喜马拉雅山脉,可不能冻着了。”
地勤军官面露难色,支支吾吾地解释道:
“长……长官,这个,上面有规定……”
事实上当时的国民政府以物资紧张支援国内抗战为由,扣下了这些本应该发给这些飞越喜马拉雅山士兵们的棉衣。
杜致航打断了他的话,严厉地说道:
“不要跟我说什么规定,我只知道我的士兵们现在需要棉衣。如果因为缺乏保暖措施而导致士兵生病或死亡怎么办?快去给我把棉衣拿来,出了事情我负责!”
地勤军官无奈地点点头,赶紧带人跑去仓库取来了棉衣,并分发给每一个士兵。看到士兵们穿上厚实的棉衣,杜致航的心情稍微好了一些。
这时,飞机的引擎声响起,准备起飞。杜致航带着士兵们挥登上了飞机。
在飞越喜马拉雅山的途中,尽管条件艰苦,但士兵们心中充满了斗志。他们知道,这次集训是为了保卫祖国,为了更好的抗击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