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关于我魂穿汉末玩争霸这小事》最新章节。
第616章 宛城毒谋
“士颂,你是个好人吗?”
对着铜镜的士颂,盯着自己的眼睛看了半天,心中默默发问,却又不知如何回答。
武关既下,陆逊将率领近十万大军来宛城汇合的消息,也传了过来。
士颂知道,自己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是否采纳贾诩的“奇谋”,攻下宛城,已经到了必须要做出决断的地步了。
现在的宛城,在曹仁的加固下,可以说是固若金汤。
若是自己强攻,投入的部队,只怕会损失惨重。
即便是士颂心狠,把曹洪这边带来新俘虏部队,再加上乐进部剩下的人,全部都当做“炮灰”去冲宛城,只怕也难得打开缺口。
后面,肯定还是得拿自己的主力部队去冲。
只是不论是楚军任何一部,想要拿下这座“十万”大军驻守的宛城,士颂麾下这二十多万楚军主力部队,只怕就会被打残。
后面再想要去逐鹿中原,也是不可能的了,或者完全处于被动。
更可怕的是,自己包围宛城这么久了,宛城城内,一直都有施工的声响,宛城的城墙上,也被分成数段。
可想而知,城内只怕早就做好了巷战的准备。
甚至很可能都已经做好了第二道乃至第三道城墙的防线。
曹洪的十万援军来援,曹仁眼睁睁地看着曹洪覆灭也不出城支援,那只能说明一种情况。
他曹仁,就没准备走出宛城。
他就是要用这宛城,来拖垮自己,消耗自己的有生力量。
一旦强攻,玉石俱焚。
至于什么攻心战,诈降策反开城门,用假援军哄开城门之类的,只怕更不可能。
最大的可能,是曹仁早就把宛城各城门堵死了,根本就没有打开的可能。
所以,贾诩的“奇谋”似乎反而更有参考意义。
办法很简单。
不用派部队强攻。
而是将剧毒,注入人畜的尸体,而后抛入城内,任由尸体腐烂,传播瘟疫和毒素。
宛城全城,不论男女老少,军民百姓,一个不留,全部弄死。
而后,直接举火焚城,把城内所有东西烧个一干二净。
如此一来,宛城可下,曹军可灭,楚军损失,几乎可以不计。
只是这样的攻城方式,并不人道,并不仁德。
甚至有些邪恶。
可以说,只有暴虐之君,才会行这暴虐之事。
对于士颂的名声而言,也十分不利。
虽然士颂已经撕掉了自己的第一层伪装,那就是老子不当儒学传承了,老子就要杀人。
他放下了手中的书,要把那累积了数十代财富,人脉,资源的中原门阀世家,给杀个一干二净。
但毕竟,士颂还保留了最后一点点面子,那就是杀富济贫。
我杀了这些门阀贵族,会把他们的资源分给普通百姓,分给穷苦人民。
但若是依照贾诩的“奇谋”,用瘟疫和毒,把宛城给攻克了,后面又直接焚烧全城。
士颂这个恶魔暴君的形象,那就不仅仅是在所谓的中原门阀之中流传了。
只要是读书人,只要是百姓,就会知道这士颂是个伪君子,是个恶魔。
对于这个忧虑,贾诩也给士颂说清楚了。
“那曹仁匹夫,和曹操贼子一样,丧尽天良,无恶不作。”
“我军已探得消息,他将宛城之中,合城百姓制为肉干,奸淫杀戮,无恶不作。”
“宛城之内,尽是曹军和门阀的禽兽走狗。”
“宛城百姓日夜痛哭,最终被曹军带上城楼,杀了个一干二净,只为打击我军士气。”
贾诩是面不改色心不跳,把早就想好的腹稿说了出来。
“而我们楚侯,仁义传承,爱民如子,听闻宛城百姓嚎哭,心中大乱,想要挥师营救。”
“可曹军歹毒,就是以此为诱饵,让我军损兵折将。”
“为了给宛城无辜百姓报仇,为了让罪恶的曹军得到惩罚,为了消灭这些残暴的中原世家,我们用武陵书院研究的奇毒,毒杀了守城敌军。”
“冲入城内后才发现,曹军乱杀百姓,已经引发瘟疫。不得已,为了天下万民的安危,我们不得不放火焚城,消灭瘟疫。”
“之后,我军更是在楚侯的带领下,全军缟素,为宛城死难百姓,发丧复仇。”
听着贾诩张口就来的假话,士颂当场就愣住了,可以这样吗?
贾诩笑道:“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
“就主公如今之势,武陵书院如此记载了,刊印出来明发天下,甚至在南洋,南疆都护府乃至西域各邦国都是这样记载。千百年后,流传下来的故事,也是这样。”
“容我思量一二。”士颂没有当场拒绝贾诩。
他不敢立刻同意,他是不准备做个道德模范,做个仁义之君了。
但是为了自己的霸业,去让一城百姓无辜牺牲,他心中还是会犹豫。
而且杀人这事,杀也就杀了,自己杀了后还不认账,非要说是敌人杀的,自己是去给百姓报仇的。
既当坏人,还要演英雄。
这种小人行径,自己都看不起自己。
但转念一想,汉献帝不也是这么死的吗?有什么大不了的。
其实,最让士颂犹豫的,只怕还真是宛城内,那合城百姓的生死。
士颂看着铜镜里的自己,陷入了沉思。
其实贾诩已经把利益得失,给自己算得很清楚了。
围困宛城之后,对面的曹仁,一心当缩头乌龟。
带着十万人死守,同时日夜训练,加固城防。把整个宛城,改造成为了一个大型的军事要塞,自己绝对不能强攻。
若是不强攻,那就是围困。
等城内粮草消耗干净后,再行攻城。
只是即便是这样,城内的百姓,只怕也会先于曹军死亡。
那时候,这些百姓的确不是直接被自己杀死,但那些被饿死的百姓,真的和自己没有关系吗?
士颂想起一个故事:“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而且,若是选择用围困的方式,攻下宛城,自己需要等待多久时间,是否会让中原的曹魏,甚至江东孙权缓过劲来。
再加上,还有个趁势崛起的刘备。
他们会不会瓜分中原之后,在中原建立起更强大的军队,弄出更加难以攻克的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