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陪你一起隐于野》最新章节。
111,读梭罗《瓦尔登湖》,悟独处境界,离人群越远,离自己就越近
翻开书,我们可以看到梭罗的两种人生状态:
一种是都市人群里的他,虽衣食无缺,却困顿迷茫,对人生充满了怀疑;
另一种是,他置身于瓦尔登湖畔,衣食供给都要亲力亲为,还无人陪伴,可他却活得自在舒心。
他那种宁静悠然的样子,让我真正明白,一个人只有远离人群,才能找回生命最本真的样子。
作品的中心思想是人生而孤独。
越看《瓦尔登湖》越明白,人生来就是孤独的。
你跟别人声音不一样,想法不一样,长得不一样,人生追求也不一样。
在千千万万人面前,你只是你自己,没有人能完全理解你,也没有人能永远陪伴你。
就算你身边有很多朋友,有亲人陪伴,可是当你夜深人静醒来之时,你依然只能独自面对这个世界。
你终究会明白,能始终陪伴你,不离不弃的,只有你自己的。
独处有三重境界:
第一境界,是惶惶不安,想要逃离,生怕被人抛弃;
第二境界,能安于寂寞,可以静下心来做事、思考;
而最高的境界,是在独处中,找到真正的自己。
梭罗,便是那个在独处中抵达最高境界的人。
他以自身经历写就的《瓦尔登湖》一书,更是给无数孤独的人,带来了内心的治愈。
人之所以迷茫是因为身处人群中,越深入人群,他们就越会迷失自我,变得更加盲目而平庸。
离人群越远,离自己就越近
《瓦尔登湖》中记载,他远离人群之后,在瓦尔登湖边的森林建造了一栋独属于他的小屋。他的小木屋,独立在湖畔林间。放眼望去,四周荒无人烟。离他最近的邻居,也在一英里之外,而人群聚居的小镇,则在更加遥远的地方。
梭罗之所以选在这里居住,也是因为他知道:
几乎不会有人跋山涉水,走那么远的距离,来与他进行一次无关紧要的社交。在这里,他可以尽情享受无人打扰的时光。
他与日月为友,与草木虫鱼鸟兽为伴。
白天劳作,开垦荒地,自己种植蔬菜瓜果。
晚上休息,可以安静地看看书、写日记,要么就摸黑去外面走走,感受那种极致的静谧。
在大自然的四季轮转中,他终于治愈了自己的迷茫,找到了生活的意义。
他在书里由衷地感慨:“我的心自由了,欢乐和幸福填满了我的小屋。”
世人常说:平庸的人,用热闹填补空虚;聪明的人,用独处成就自己。
与其被欲望裹挟,在最繁华处迷失自己,不如远离尘嚣,深居简出。
在一个人的时光中,让心静如平湖,你便能透过它,照见最真实的自己,也照出自己想过的那种生活。
梭罗独居在瓦尔登湖畔的两年时间里,摆脱了外界的束缚,抛却了物欲的羁绊,回归到了生命最本真的状态。
反观生活中很多人,总是为了获得内心的归属感,不自觉地去迎合外界,结果越活越迷茫。
其实,比起外界的热闹与浮华,真正成就一个人的,反而是那些独行的时光。
法国作家马德说:“人的灵魂,只有在独处中,才能洞见自身的明澈,才能盛享到生命的蓬勃。”
沉下心来做一个独来独往的人,过好一个人的浮世清欢,一个人的细水长流,我们便能超脱世俗,直抵生命的最高境界。
两年多的独处生涯,早已让他明白:离人群越远,才能离自己的灵魂越近。
看了瓦尔登湖这本书,我认为梭罗到自然中是人性的自然释放
当你不再想维系跟任何人的友好关系,不再向任何人证明自己的价值,也不想让任何人知道你的现状,没有兴趣打探任何人的生活时,你会发现,这种状态下的你,才是真正的你,才是最好的你。
这是人真正的自我解放
我们都曾在人生的某个阶段,为了迎合他人、维系关系而活得小心翼翼。
我们拼命证明自己的价值,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但当我们逐渐放下这些执念时,我们会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自由。
因为,真正的自我,是在无人关注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自我,活出真实的自己。
这是人际关系的释然
人际关系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过度的依赖和维系可能会让我们感到疲惫。
当我们不再过分在意他人的看法,不再为了取悦他人而牺牲自己的时间和感受时,我们的人际关系会更加纯粹和真实。
因为我们知道,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的。
这是摆脱压力的束缚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为了向他人证明自己的价值而努力拼搏。
这种压力不仅让我们感到疲惫,还可能导致我们失去对生活的热爱。
当我们不再为了证明而证明时,我们会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内心需求,去追求真正让我们感到快乐和满足的事物。
因为我们知道,真正的价值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自己创造的。
成为真正独立的个体
当我们不再过分依赖他人的认可和评价时,我们会变得更加独立和自信。
因为我们知道自己的价值不在于他人的评价,而在于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人生最好的状态:独处、知足、自洽
杨绛先生说过:“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人生说到底都是一个去繁就简的过程,舒服自在,不判断他人的心思,不被左右情绪。
回归本真,返璞归真。
细品之下,人生最舒服的状态,享受独处,安时处顺,精神自洽。
享受独处
周国平的散文集中有这么一句话:“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