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在城市中,我们如何进入“自然”?
人类为什么向往自然?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曾这样描述,“我宁愿坐在牛车上,呼吸着新鲜空气畅游地球,也不愿挤在昂贵精致的游览车上,一路闻着污浊的空气去天堂观光。”
从很小的时候起,我们就习惯了生活在如幼儿园、学校、办公室、家庭和商业场所等封闭空间里,用天花板代替了天空,我们不再惧怕风雨和天敌;人工照明点亮了万家灯火,我们不再需要日落而息;建筑森林长满了大地,于是我们有了更便利和丰富的生活。
然而,人类的进化历程却告诉我们一个不同的故事:我们从来没从自然手中赚到过什么,一直是用其他的代价进行着默不作声的交换。城市的规模越大,意味着我们与自然的距离越远,现代文明进化程度越高,人类对自然向往的心情就越强。
生态心理学有一个“亲生命假说”:因为大自然在人类演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所以人类天生有接近自然的需求。当人处于自然之中时,可以缓解压力和紧张情绪,恢复因繁杂的城市生活而退化的注意力。
道家认为:天地人感应,天地阴阳之和谐,人生接地气之真谛。
古哲有言,天地之机在乎阴阳之升降,天为阳气,地为阴气,一升一降,太极相生。斯言诚矣,人生亦应接地气,以阴阳和谐之道,致生活之完美。
夫接地气者,何也?乃融天地之精华,顺自然之法则也。人生于世,若失其本,如草木无根,岂能长久?故接地气者,犹草木之得水土,根深叶茂,生生不息。
接地气者,感悟天地之灵气,调和阴阳之气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顺应天时,合乎地道。其心如止水,波澜不惊;其身如松柏,挺拔不屈。是以心身康健,精神焕发,与天地同寿,与日月齐光。
“我很烦躁的时候就去森林里找棵树抱会儿,晒晒太阳,就能好很多。大自然太好了”
放下手中的琐碎,远离城市的喧哗,踏足山清水秀的大自然,跟大自然来一次亲密的接触。
天地之间,广袤无垠。天空湛蓝,大地广袤,这无尽的空间见证着生命的奇迹和大自然的壮丽。
天空是广阔的,它包容着万物。白天,太阳高挂,光芒万丈,给大地带来温暖和光明;夜晚,星辰闪烁,银河璀璨,让人陶醉在无尽的浩瀚中。天空的广袤让我们感受到人类的渺小,也激发着我们对未知的探索和渴望。
大地是厚实的,它孕育着生命。从雄伟的山脉到广袤的平原,从奔腾的河流到静谧的湖泊,大地展现着多样的风貌。大地上的万物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奇妙的生态系统。我们在大地上行走,感受着它的力量和温暖。时光清浅,嗅着花青色,赏残留的花儿,微风吹来,落花四处飘零,伸手抓一花瓣,轻轻的抚摸,感受着花瓣的柔柔的质感与清暖,浮躁的心被慢慢的抚平,面前呈现着那花落果孕,过夏进秋定然是果实累累。
这浅浅的清欢,在心头萦绕,鸟儿脆鸣婉转,溪边流水清幽,水珠四溅,在阳光中,宛如珍珠闪烁五彩斑斓,小溪欢快活泼而灵动。
溪边的垂柳,随风起舞弄清影,柳枝亲吻溪水,溪水回应着泛起阵阵涟漪。
淡雅的青绿是春姑娘的优雅,由青雅转青绿,开始了夏的热烈,锦缎泼绿慢慢的铺将开来,置身其中,感受到了久违的平静与祥和,四周的空气清新,深深地呼一口有一股甜甜的味道。重重的吐气,心里感觉好美,这就是大自然带给我的能量吧!微风袭来,吹走了我心中多日的雾霾,渐渐的神清气爽!
自然中,植物茂盛,那绿,究竟有多肥美?汉朝诗人曾言:“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大树的叶子饱满而油亮,层层叠叠,宛如翡翠般璀璨。阳光从叶间缝隙洒落,仿佛连那浓郁的绿意也一同泼洒进你的眼眸,满目皆是青翠欲滴,生机勃勃。
脑海里浮现出《诗经》里说:我心悠悠,驾言出游,以写(泻)我忧。
阳光,清风,蝶舞,鸟鸣,杨柳戏水,盘膝坐在草坪上,思绪幻化跟天地相合,心情是多么的美好,哪里还有宠辱不安呢!
古人说的,人得天气而生,豪地气而长,这种与大自然亲密相交的感觉,是用其他方式所不能取汲的。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阳乖戾,疾病乃起;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此言不虚,人体之内,阴阳失衡,则疾病生焉;阴阳调和,则精神旺盛,身体无恙。故接地气者,须明阴阳之道,调和身心,以达天人合一之境。
人生之道,亦莫不由此。夫人生在世,犹草木之生于土,阴阳调和,则生机盎然;阴阳失衡,则枯萎凋零。
夫接地气者,宜亲近自然,领悟万物生长之玄妙。登高山之巅,俯瞰群山连绵,云海翻腾,心旷神怡;临碧水之畔,观波涛汹涌,鱼翔浅底,神思飞扬。云卷云舒之间,尽显天地之广大;风吟鸟唱之际,昭示自然之和谐。如此,心随境转,情随事迁,方能洞悉天地之大道,领悟人生之真谛。
现代科学研究,感知自然,让人松弛。
村上春树在《且听风吟》里写道:
“看海看久了想见人,见人见多了想看海。”
这大概就是人感知到大自然后,得以松弛和坦然的状态吧。
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像相互交集的抛物线,时而亲近,时而疏远。
人类本身就是来源于大自然,生命的能量也源于自然。
有专家曾进行了五项研究结果显示:花费更多的时间接触大自然会使身体更强健。
近些年,很多科学家也在践行亲近自然,他们各种伟大的想法和结论都是在自然环境中诞生的。
例如,法国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认为在森林中容易产生激情;
美国物理学家恩利克·费米喜欢躺在寂静的草地上想问题,等待灵感出现。
人生在世,总有些难以迈过去的坎儿,总有些难以释怀的痛,时间久了就会形成坏情绪的无限循环。
这时候,靠近自然,感知新的生命力,是获取能量、走出阴霾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