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之后,诺王子和蜜儿公主回到迎州城,回到王宫。
国王陛下在书房中单独召见了他俩。
蜜儿公主将一个月的见闻呈了上去:“父王,梁机子先贤的弟子陆随风在阳山县帮着县府做了好多事,正带领阳山县蓬勃发展,发布了许多新政策,涉及方方面面,不但发展了当地经济,还帮着办起了各种学堂,建立了商会,修筑了道路,充实了军队。”
国王陛下翻开一卷记录看了看:“国有如此贤能,大幸啊,你们辛苦了,下去休息吧,待父王好好读一读。”
第二日早朝,国王陛下让人捧了蜜儿公主写的那些见闻,带到了朝堂之上。
他对虞尚书说道:“虞尚书啊,你上次说的阳山县之事,后来朕秘密派人去考察了,果然所言非虚啊,这些都是考察者写回来的所见所闻,传下去,让大家都看看。”
虞尚书站出来施礼:“陛下英明。”
国王陛下又说道:“如此贤能,只限于一个小小县城,有些埋没了,朕认为应该请到迎州来,参与国事,以推动我南梁国全面发展,各位以为如何?”
虞尚书赞成道:“微臣认为完全可行。”
卢相国站出来施礼道:“陛下,小地方,随便怎么折腾,就算有偏差,也不伤我国大体,但如果让他前来参与国事,改动任何政策和法令,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事关重大,微臣认为应该谨慎行事。”
国王陛下问道:“那么依相国的意思呢?”
卢相国说道:“微臣认为,可进一步考察他,让他就近去宝城州府就任,先让他在一州之地再试一试。”
国王陛下沉吟了一阵,问道:“其他各位怎么看?”
大臣们纷纷出列进言,也有说直接调来迎州城的,但绝大多数的大臣都赞同卢相国的意见,就是拿一州之地,再让陆寻欢施展一番。
最后,国王陛下经过慎重考虑,颁布了三道圣旨。
第一道圣旨是给宝城州府大人的,升迁宝城州府大人为迎州城提督,从正六品官职升到正四品官职。
第二道圣旨,是给陆寻欢的,要他收到圣旨之后,即日启程前往宝城,就任新的宝城州府大人,享正六品官员待遇。
同时,让他在走之前,安排好阳山县新的县令人选。
第三道圣旨,是颁布给阳山郎县令的,任命他为宝城州府同知的职位,以协助新任州府大人,官职从七品提升到正六品。
这等于给陆寻欢找了个帮手,免得他去了之后,人生地不熟,人脉也不通,使唤不动人。
另外,国王陛下还命令太子殿下前往宝城,一方面是给新任州府大人坐镇,另一方面,既是去学习的,也是去继续考察的。
国王都七十岁的人了,膝下,王子公主不少。
太子,作为国王陛下的长子,都有五十二岁了,算是一个老太子了。
又过了五日,圣旨送达阳山县城,宣读过后,陆寻欢一下子便成了宝城州府大人。
而郎县令得到升迁,要去宝城做同知了。
陆寻欢接了圣旨之后,便与郎同知商议,提拔了衙门里的一名比较有才干的官员,担任了新县令。
两日之后,陆寻欢带着梅思雅和云中子大长老,与郎同知一家,坐着马车,正式离开阳山县城。
城中百姓早就获知陆公子要走了,自发组织起来,沿着出城的道路,夹道相送。
阳山大酒楼的老板和老板娘从人群中挤出来,拉着陆寻欢,一把鼻涕一把泪,说了许多难舍难分的话,说了一刻钟也没说完。
陆寻欢不想让他们再哭下去了,便低声说道:“别哭了,回头到宝城开分店。”
阳山大酒楼老板和老板娘等的就是这句话,立即转涕为笑,敬了酒,放过了陆寻欢。
马车又走了几步,旺福记裁缝铺老板挤出人群,端着酒,敬陆寻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