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唐,从安史之乱开始

第42章 投诚(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挽唐,从安史之乱开始》最新章节。

两刻钟后,李璘与高适、王思礼面无表情回到了城头。

叛军仍在迅速搭建着便道。

皇甫劲松迎上前,装作不经意的样子,问道:“殿下,可有什么良策?”

李璘抬眼一瞧,几乎一大半中层将领都竖起耳朵,想听自己接下来说什么。

他咳了咳嗓子,道:“抓紧修补军械,该休息的休息,该吃东西的吃东西,去吧。”

“都愣着干什么?”王思礼喊了一嗓子。

李璘明白众将在等什么,在等他的妙策。

“大家放心吧,时候未到。”他淡淡说道。

“十八郎,你也带着李俶去休息。”

“十六郎,我们想现在就回长安。”李琩看了眼城外的叛军,吞了吞口水,“我反正睡不着。”

他担心半夜贼军就攻上来,跑都来不及。

“不急,一晚上没事。夜路不安全,明天天亮,我找人送你。”

李璘淡定进行了挽留,不容置疑。

“就是,多待一日。寿王怎么如此畏惧贼军?”王思礼跟着劝说。

高适也一脸正义凛然的样子,正色道:“寿王与永王兄友弟恭,想必是愿多陪陪永王的。”

“这.....这”李琩顿觉说不出话来,声若蚊轻哼,“某依各位所言便是。”

李琩同意了,李俶作为晚辈,也不好多说什么,显然也只能留下来了。

李璘偷偷笑了一瞬,很是感动地抓住李琩的手,“十八郎,多谢。”

李琩有些郁闷,这有什么可感谢的,多陪一晚又帮不了李璘什么,他实在不清楚李璘非要留他一晚的原因是什么。

难道是十六郎想到了什么奇策,想让自己好好欣赏?

想到此,李琩突然有些期待。

“去吧,早点休息。”李璘对着李琩说了一句,就转头和王思礼、高适齐齐走至城头,默默观察着叛军的行动。

两刻钟过后,城头上近乎万籁俱寂,倒是虫子叫的十分欢享。

负责警戒的士兵来回走动,照亮用的柴火烧的正旺,城下的叛军忙的热火朝天。

“真要用那个办法吗?”高适低声道。

“兵行险棋,这种局面,别无他法。”李璘轻轻答道。

夜色缓缓流逝,不知不觉中再有两刻钟就迎来天明。

李璘与高适各自睡去了,王思礼留在城头和斥候兵盯着叛军。

好像一切都很平静。

李琩与李俶很是睡不着,有一搭没一搭聊着。

“十八叔,你刚才说十六叔肯定有什么奇策,怎么这时辰了,还没见动静?”

“急什么,肯定会有。不然留我们一夜做甚?”

“那好吧,侄儿明白了。”

俩人声音渐弱的时候,城头上静静倚着的王思礼动了。

他悄无声息的走到了军营一处区域,那里有一队河西老兵,昔日皆为他麾下。

未几,那队老兵在王思礼的带领下,怀着一身肃杀之气出了营门。

又分为四伙,两伙分头进了李璘与高适的营帐。

另一伙直奔李琩而来。

李琩耳力很敏锐,恰好了外面传来了窸窸碎碎的脚步声。

“好像有人来了。”他提醒了李俶一声。

“一定是十六叔要做大事了,居然不叫我们!”李俶一个鲤鱼打挺,掀起帘子准备看个究竟。

帘子刚掀起,迎面碰见一名凶神恶煞的军士恰好往营帐里走。

接着,又鱼贯而入九名军士,人人披甲带刀。

“你们要干什么?”李俶一惊,觉得事情不对劲。

“废话少说。”为首的伙长冷冷道:“二位,跟我们走吧。”

“你们——”李琩正要大喊,一把泛着寒光的横刀便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再叫?”伙长面无表情看着李琩。

“有话好好说。”李琩乖乖起身,任凭被士兵押着出了营帐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