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崛起,从边军开始

第52章 农家肥(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崛起,从边军开始》最新章节。

大明朝的农作物由于缺少灌溉,缺少施肥还有种子的原因导致产量低下,特别是西北地区,产量能达到1石都要烧高香。

王初仁不能解决种子的条件,但是能组织人力改善灌溉条件,至于施肥,后世建国初期,农村也是缺少化肥,但是通过土法堆肥,农家肥改善了施肥条件,农村有句谚语说:“地靠粪养,苗靠粪生”,“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这两句话清楚的说明了粪肥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肥料是植物的粮食。农业“八字宪法”中的“肥”自主要指合理施肥。作物的生产除了需要光照、空气、水分、温度外,还需要足够的养料才能获得高产。增施肥料,合理用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环节,以现有的科技树,是没有办法生产化肥的,所以只有靠有机肥料了,也就是农家肥。

肥料的三要素无非就是氮磷钾,而人粪尿和畜生的粪尿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后世农村有句话称“一头猪就是一个小型有机化肥工厂”,猪多肥就多从而粮食产量就多。由此可见,猪粪尿在没有化肥的年代对于农业生产有多么重要。鸡粪和鸭粪排泄量不大但是氮磷钾含量超过了猪粪。家禽数量达到一定程度,产生的粪的重量就能赶上猪粪。据后世统计,每一百斤粪可增产小麦23-33斤,高粱16-47斤、玉米30-50斤、马铃薯110-180斤、甜菜154-614斤。

农家粪肥种类多、来源广,数量大。凡是一切动植物的尸体、排泄物经过堆温发酵就能制成有机肥料。

以后黄甫川的几万亩土地想要高产就要靠养殖基地的几千只家禽、家畜的粪尿了,养殖基地就是黄甫川的肥料工厂。

有机肥料能够增加土壤的团粒结构,增强土壤渗水、保水能力,调节土壤空气状况和温度,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增加土壤有效养分,促使作物生长良好,获得高产。

粪肥有个缺点就是不易保存,所以要注意粪肥的存储,农村存储粪肥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挖坑用土掩埋压实;另一种就是用粪池存储加盖。这样就能尽可能减少氮磷钾的挥发损失。

如果粪肥不够,就只有靠秸秆、垃圾堆沤造肥。造肥的原料一般是小麦杆、玉米杆、水稻杆、狗尾草等植物秸秆。

堆肥以半坑式堆肥方法最好。

先挖一个长3米、宽深各一米的长坑;再将堆肥材料切碎,加水和少量石灰浸渍,使其充分湿润,同时准备少量的马粪和壤土。这些前期工作准备好后,就可以开始堆肥了。

先在坑底撒一层堆肥材料(切碎浸渍好的小麦秆、高粱杆、狗尾草等),再撒一层马粪一层土壤,如此分层堆积,直至材料全部用完,最后将堆肥高出地面的部分用泥抹严实,防止水分流失,利于保肥。堆肥一般经过2-8天温度就开始上升,堆体逐渐下陷。当堆内温度开始下降时,就可以进行翻堆,踏实保存。

堆肥的腐熟程度可以通过颜色、软硬、汁液三个方面来判断;颜色由黄绿色变为黄褐色直至深褐色为判断标准;由硬变软且带有弹性直至变软混成一团为判断标准;未腐熟的堆肥用水挤出来的汁液呈黄棕色或者绿色,半腐熟时汁液浓而色深,腐熟时汁液过滤后无色而有臭味。通过这三个标准就可以判断堆肥是否彻底腐熟。

以王初仁知识面对于粮食增产只能做到做到这些了,至于选种只有靠老农民自己选种了,王初仁是不会这个的。

至于化肥,至于看以后能不能找到磷矿,通过硫酸生产磷肥,通过土法制硝生产氮肥,当然这都是后话。

现如今堡内养殖业才开始发展,粪肥看到是不够的,需要大量的堆肥。

王初仁在堡内广场有贴出告示广招堆肥工人,主要负责将公共厕所猪舍、鸡舍、鸭舍粪肥转移到到土地粪池,负责堆肥,存储农家肥,由于这项工作又累又脏,王初仁直接在告示上明确了无论老幼妇孺均算1.5个工分。

在高工分的诱惑下,很快就将人员招满,堆肥工人归类到养殖基地下面管辖。堆肥工人被堡内众人称为铲屎官。

经过多天的修建,猪大棚、鸭大棚、鸡大棚均已建好,蛆和蚯蚓也已经开始培育,蔬菜基地旁边密密麻麻全是堆肥。

崇祯元年七月初十。

王初信驱赶着骡车带着大量的畜种回来,王初信几乎将延绥镇东路、中路跑了一遍才将畜种买齐,基本上将这片区域的畜种一扫而光。新买来的猪仔、鸡仔、鸭仔在进入圈舍之前进行了消毒,这些圈舍也都是经过全面消毒的。

畜种到来之后,养殖基地全面开始运转。每天都有大量小孩、老人外出割猪草供猪吃食;收集马粪、树叶、枯草供堆肥,或是赶着鸡去山里找吃食,以此来换取工分。

培育室的蛆已经开始处成品蛆,培育工人将收集的蛆一部分送往养猪场、一部分给鸡鸭啄食。

养猪工人则是挨家挨户收集潲水,将潲水和粗糠、晒干的蛆混合喂猪。

铲屎官们则是将养猪棚、鸡舍、鸭舍的粪便运往土地粪池发酵,将收集的秸秆、杂草、树叶、马粪进行堆肥。

每天都有人对养殖基地进行全面消毒。

在这几十亩的养殖基地形成了一个小的生态农业循环,人们各司其职,奋战在自己的岗位上,运转着这个生态循环。

伴随着王初信一起归来的还有杜文宗让张守隆送来的粮食和银子。王初仁看到钱粮到了之后至于松了一口气,还有五天就要发放各级人员工资了,到时候发不出银子就会对打击堡内人员士气,王初仁也会失信于众人。粮食到了又可以坚持两三个月,解决了粮食危机,只需要坚持到秋收,就有新粮入库了。新开荒的土地一旦收获,黄甫川堡的粮食问题就会彻底解决。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兽耳原始部落,开局被驱逐
穿越兽耳原始部落,开局被驱逐
陈默穿越蛮荒原始的兽耳世界,成为狼耳族,开局兽化返祖失败族群被驱逐。几厘米尖牙和利爪哪有长矛好用。从荒野流浪,捡到乖巧可爱的兔耳娘,收拢被抛弃的各种兽耳人,钻木取火,结网捕鱼,制造工具,迈入青铜时代统一百族。陈默:我只是想打造一个兽耳文明,当然不是为了收集各种兽耳娘,她们自己就贴过来了。
金克斯的鱼骨头
我的年代怎么还有四合院
我的年代怎么还有四合院
一位现代的厨师,魂穿1948年解放前夕,入住四合院,没有系统,没有符篆,没有超能力,仅有的一个祖传的储物戒指,在艰苦的年代悠闲的生活上上班,做做菜,没事逗逗四合院的禽兽,戾气不大,没有屎尿屁,没有恨人不死平淡的年代生活,
晴瑶的小白猫
LOL:她们非要,我也没办法
LOL:她们非要,我也没办法
来到符文之地,获得龙王赐福,拥有永恒的寿命,接到支线任务,打穿巨神峰,解开龙王禁锢,至于主线任务?那当然是打爆虚空了!在走遍符文之地后,蓦然回首,伊文发现,知己...好像有,仇敌...好像死光了,红颜...好像有点多?!......简洁无力,以下是摘抄自正文:由于监狱终年暗无天日有关,蔚的肌肤不算干净,但很白皙,而且身体曲线流畅有力,一看就知道是个合格的健身达人。可能是因为伊文观察得过于肆无忌惮
白黄白
明日方舟:岁十三
明日方舟:岁十三
关于明日方舟:岁十三:正常人穿越的流程,咱也是知道的...但是...貌似...有啥不对劲的呀?穿越来到了泰拉。好消息:不是神圣泰拉。坏消息:自己也不是博士。“今日降世,吾为岁第十三女,流离千年,便知真名为鸠。”“自知为罪臣骨血,罪孽深厚,设百年之期施行善举,施医众生,以偿余罪。”看着不远处因为自己这个意料之外的在13月13日新生的岁,而整齐凝视的龙子们,还有更远处黑压压的禁军们,鸠很识时务的说着
honoke
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
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
苏润一朝穿越,成了个父母双亡,还名落孙山,声名狼藉的舔狗书生。他两眼一睁,正遇到未婚妻PUA,当众打压他,甚至扬言要退亲?行!退亲就退亲!苏润当机立断,立刻甩掉渣女,转身回报一直默默供养自己的亲人们。经商科举,壮大家族,结交好友,带飞贵人……从此,大哥走上仕途,二哥成了首富,好友们名利双收,连王朝都转危为安。而苏润不仅成为大炎唯一一个连中六元的状元,还因才能卓绝,引得皇室不惜下嫁公主来拉拢他。多
龙行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