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崛起,从边军开始

第130章 肥皂和高度白酒投产(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崛起,从边军开始》最新章节。

崇祯二年(1629年)正月十二,在榆林也待了些许天,是该回去了,不管杜氏有多么的不舍,还是踏上了归家的道路,王初仁也有些不舍,不舍的是尤氏这个俏寡妇,但是没有办法,时局不等人。

王初仁在归家的路上也认识了大舅送给他的三个铸炮工匠,都是军器局的老匠户了。领头的一个叫老廖头,问他叫什么名字,他说别人都叫他老廖头,另外两个叫孙大炮和张小火。

由于有了来时的经验,路也熟悉了,也不用担心把杜氏颠簸到,王初仁加快了返程的脚程,在崇祯二年正月十五顺利到家。

远远地看到黄甫川堡,堡内的生产工作在正月初十已经恢复了生产,所以看到堡内高耸的烟囱正在冒着黑烟,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股味道,王初仁知道这是堡内的焦煤厂、水泥厂、钢铁厂产生的废气,这些废气对空气还是有一定影响,但是没有办法,这个年代发展工业是无法避免的,这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熟悉。

回到堡内休息一天后,王初仁已经决定将操守府搬迁至新城管委会,以后这里也就是操守府。

操守府的东西看似不多,其实一点都不少,王初仁不得已叫来自己的牙帐亲卫,杜氏则站在一旁指挥,反正王初仁是插不上手,他就书房里的一些东西,一个人就可以搬过去。

经过半天的整理,在操守府门前堆了一个小山,让王初仁看了都张大了嘴巴,还好有货运马车,几辆马车一次性就运过去了。

运过去之后亲卫又在王初仁的指挥下开始搬运、摆放,又是一下午过去了,傍晚时分来临,整个搬家工作才算是彻底完成,这与王初仁的设想完全不一样,本想半上午就搞定,结果用了整整一天时间,王初仁不得不叫后厨准备吃食犒劳亲卫,又给每人打赏了一两银子,那些亲卫拿到银子后笑得嘴巴都合不拢了,他们以前哪有这些待遇啊,都是军官叫他们白干活,有时候连午饭都不供应,而现在帮千户大人干活,不仅有好酒好肉,还有银子那,相当于半个月的军饷了。黄甫川堡普通士兵月饷一点五两银子,骑兵二点五两银子,亲卫是按照骑兵军饷发放的。

在新的操守府里,每个房间都安装有特制的蜂窝煤炉子,杜氏和王初仁的房间地板下面还有暖气,取消了原来的床改为火炕,门窗都是双层的油纸粘贴,确保房间的温度不流失,暖气是由焦煤厂、炼铁厂、水泥厂产生的废气加热水,通过管道传输到这里的。

在操守府,还专门修建了浴室,以后杜氏再也不用去公共澡堂洗澡了,在家就能舒舒服服洗澡。澡堂的私人浴室就给王初仁的两个婶婶和军官、管理人员的家属用了,毕竟是堡内有地位的人,还是需要一定特权的,不可能人人平等,那么谁还拼命向上呢!

搬到新的操守府,以后在家终于不用挨冻了,杜氏更是一步都不想出房间了,整天不是躺在土炕上就是待在房间里喝茶,也是,大西北的冬天有多么寒冷南方的小伙伴是没有办法体会的,真正的滴水成冰,上厕所都需要快点,不然就会被冻成冰棍,这时候又没有羽绒服,出去穿再多也不觉得暖和。

搬进新的操守府享受了一夜之后,第二天,王初仁早早地起了床,还是土炕睡着舒服啊,暖和,小玉也是,进了他的房间就不想出来了,王初仁只能允许小玉睡在房子外间,小玉也是美滋滋地睡了一晚上。

........

经过王初仁二婶和三婶的筹备,肥皂厂和酒厂已经开始小规模的生产了,知道这个消息之后,王初仁也有些意外,想不到两个婶婶这么快的速度就把人员凑齐了。

于是王初仁就来到火器厂旁边,人还没有到,远远地就闻到了酒香味,正印证了那句酒香不怕巷子深。

酒厂和肥皂厂其实就在一个院落里面,一边生产肥皂,一边生产高度白酒,王初仁进去后,里面正干得热火朝天,时不时传来妇人们的聊天说笑声音,氛围很轻松,感觉不是在工作,而是在聊天,王初仁也不会去管,只要能交出产品就行,管你上班在干什么。

肥皂厂内,第一个屋子内,一些妇人正在一个大案板上将猪油切成小块,然后将切好的小块猪油放进大锅中熬制,大锅旁边还放着几盆已经熬好的猪油,黑亮黑亮的,正在冷却中,在寒冷的冬天,这里居然感觉不到一丝冷意,几个妇人都是穿着秋装,王初仁进来站了一会儿就开始流汗了。

第二个屋子内,几个妇人正在正在将收集而来的草木灰放进装有水的大桶中搅拌,弄得满房间都是飞扬的草木灰。

第三个屋子内,一位妇人将过滤完毕的碱液慢慢倒进装有猪油的大锅中,碱液进去的瞬间,猪油就由黑亮变成乳白色,另一个妇人就开始不断地搅拌,土灶下面小火正在慢慢加热。

让王初仁惊奇的是,为了使搅拌省力,这些妇人特意让五金厂做了一个类似后世炒菜搅拌工具,这样来,就很省力了,即使是妇人也不会显得吃力。

后来负责人才从二婶口中得知,那位负责搅拌的妇人天天搅拌,手确实有点遭不住,于是就给在五金厂中的工作的丈夫说了,他的丈夫灵机一动,就给她打造了这个工具,让他省了大部分的力气。

这三个房间就是制造肥皂的简易生产流程,按照王初仁与二婶定下的规矩,三个房间的人不能相互交流,第一个房间的人不能去第二个房间,物料的传送都是专人负责,这样是为了避免技术的泄露。

还有一个房间里就更为保密了,是二婶们找的最信任的人在干,就是萃取植物精油的小作坊。至于酒厂就是简单的蒸馏过程,没有什么看的,王初仁去走了一圈就回来了。

至于为什么两个厂子的人员这么快就招满了,原因就是两个婶子本来就是堡内的老人,自己也有个交际圈,从王初仁处领了任务后就给自己经常耍的妇人们谈论,一说不得了,听说要招人,这些人一下了兴趣就来了,谁不知道在堡内除了士兵就属这些厂子的待遇最好了,外人特别羡慕,能为家里创收她们更乐意,比天天出去做工,日晒雨淋强多了。于是两个厂子的人很快就被堡内小军官、工匠的家属占满了,外人根本没有机会。

这也很符合王初仁的初衷,召可靠的人,既能避免技术泄露,又能增强堡内老人的忠心和凝聚力。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苏治只是一个普通的短视频制作者,直到有一天他点进了一个小网站。只要在该网站发布的视频,就能被平行世界里各个朝代的人物所看到。他不仅可以获得点赞奖励,还能得到大哥们的打赏。半信半疑的苏治,发出了自己精心制作的于是,皇帝们轰动了。秦始皇:朕灭六国,一统华夏!第一名,不为过吧?汉武帝:朕扫平匈奴,建汉家脊梁,前三名,应该有吧?李世民:朕文治武功,打得周围番邦磕头求饶,不是第一,也肯定是第二!朱元璋:咱
权照
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
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
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抗战+系统+争霸+反殖民+钢铁洪流)穿越抗战前线,身份溃败部队小兵,武器老套筒没子弹,面对天崩开局,张云峰本想拼掉一条小命,干掉一个鬼已不亏。什么?有系统?那不好意思,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几十人几十条枪,请叫我张排长!几百号人几百条枪,那我得是张营长!占据一地,拥兵数万,我就是张军长!雄踞数省,部将数十万,坦克大炮喀秋莎,那得叫我司令!驱逐外敌,反向殖民,大家谁
古城老巷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我与朱棣争天下:大明永乐盛世,我是朱高煦。后代史书称我父皇:“再造宇宙,功同开创、故勋业甚盛---是汉唐宋以来英君明主轶,而过之远矣!”但我就想问问父皇:“当年奉天靖难,我拼死力战,你对我说:“勉之,世子多疾。”到底还算不算数?”
明镜要高悬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关于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洛尘穿越古代平行世界,成为科举考场上抓耳挠腮的穷书生。离金榜题名只差最后一篇治国策论,可他连毛笔都不会用。好在穿越时绑定历史推演器,在虚拟推演中可以练习文章,锻炼技能,只要辅助皇女登基,就能将练习的才能带回现实。本想着随便选个最有优势的皇女速通游戏,却误打误撞选中政治头脑为零的秦王李瑾瑜。与此同时。得到天道推演能力的秦王李瑾瑜好奇之下开始未来推演,却发现自己的父皇将
灰色的灰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关于大明:我朱雄英来了:先救妈,后救爹,救完奶奶救爷爷!我本科院研究员,转世投胎好圣孙,洪武爱我胜珍宝,家人改命把我靠。我爱发明和创造,爷爷爱我让我搞!成立各种研究院,科技医疗类目全。酒精玻璃抗生素,医疗条件大跨前。红薯玉米种下田,百姓消饥展开颜。土地改革进行中,生产力大幅提升!大明有了炮和枪,藩王海外守边疆。世世代代镇他乡,十年百年成故乡!皇明有了蒸汽机,远洋战舰把敌欺!万国物产献神州,天下万
春风卷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