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崛起,从边军开始

第145章 农事(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崛起,从边军开始》最新章节。

田地里的小麦收割完毕,另一波生产户又加紧投入播种的行动中,主要播种春小麦、高粱、大豆等农作物,王初仁感叹,可惜没有玉米,玉米又耐旱产量还比较高,对土质要求低。

于是,在黄甫川堡就看到两拨人,一拨人刚刚将小麦收割运走,马上就来了另一波人开始翻土播种,堡内外各处空地上灰尘漫天,全是小麦脱粒、晾晒、车小麦产生的灰尘,生产户每天傍晚收工时脸上、身上、头上全是灰尘,有些人就两个眼睛是干净的,鼻孔里面、牙齿上都是黑的,但是没有一个人嫌脏、累,脸上全是满足、幸福的笑容。

为了保障此次农忙,王初仁下令全堡各部门全力配合,还特意吩咐食堂为生产户们加餐,本来按规定每五日吃一次肉变为三日一次,所以生产户们不仅有收获的喜悦,还有能多吃几顿肉食而高兴。

为了保证安全,防止蒙古人或者流贼前来劫掠,王初仁下令各地守军进入最高戒备,不能放一个敌人入境。

...........

又是十多天时间过去,紧张而又快乐农忙时节过去了,看着最后一车小麦被送进了仓库,王初仁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此时陕西正值大旱,根本没有下雨,所以小麦几天就晾晒完毕了,堡内的仓库已经堆满了金灿灿的小麦,原本的仓库根本不够装,为了装下这些小麦,又在新城扩建了几个大型仓库,才堪堪满足。

王初仁看着天上的烈日,看来想要老天爷下场雨是没有希望的了,农田处的蓄水池全部都干渴了,于是王初仁只得命令大坝管理员开闸放水灌溉农田,要不然种下去的种子根本不会发芽。

王初仁站在一旁,看见管理员将灌溉总渠的闸门打开,源源不断的黄甫川水流进灌溉总渠,又分别流经干渠、支渠,最后流入各个蓄水池,王初仁可不会直接让水流进农田进行漫灌,这样太浪费水资源,只要把蓄水池灌满,然后用人力进行浇淋,毕竟现在堡内最不缺的就是人力,陕西地区的大旱,怎么能让宝贵的水资源全部浪费在农业上呢,还需要满足工业、饮用水。就这一次开闸放水都有可能让大坝的水车转慢几圈。

蓄水池的水用完又开闸放一次水,这样就能在保证节约用水的同时又能保证农业生产,只是生产户们累一些,需要一直在田间浇淋禾苗,顺便进行施肥。

操守府官厅,王初仁正看着北京一带的地形图,此时李光高兴奋地走了进来:“大人,大丰收啊!”

王初仁微笑:“收了多少粮食?”

李光高激动道:“总共收获了五万一千六百石小麦,一千二百三十石豌豆,光是小麦按照一万五千人,一人一天一斤粮食计算,都能供堡内人口大吃六百余天了,现在堡内根本不用为粮食发愁了,而且我们到了秋季又可以收获了。”

“产量这么高,四万三千亩土地居然收获这么多,亩产达到了一点二石每亩,要知道这其中大部分都是新开荒的土地,一般新开荒的土地能有个零点七八石就很不错了,现在居然突破了一石!”王初仁有些不可置信。

李光高道:“这都要归功于大人的几个大的项目落地,一是我们的庄稼基本上没有缺水,二是有大人的人工堆肥,三是有堡内的硝土增肥,最后还有我们广大生产户的辛勤劳作。”

王初仁被夸得也有些不好意思:“都是大家的功劳,哈哈哈!”

李光高接着说道:“大人,是否将多余的粮食拿出去卖一部分?”

王初仁思虑后:“不卖,一颗粮食也不卖,未来几年还会更干旱,农业生产更为严峻,以后粮食还会更紧缺,我们不仅不卖粮食,还要慢慢的买进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李光高赞叹道:“还是大人看得长远!”

“小麦收割后全部播种完了吧?”王初仁问道。

李光高:“四万三千余亩土地已经全部播种完毕,一些播种早的已经开始发芽了,生产户们正在进行施肥工作。”

王初仁听了很满意:“清水河堡的开荒工作进度怎么样了?”

“回大人的话,清水河堡开荒已经基本结束,共计开荒七千余亩,加上原本的一千余亩土地,共计八千五百余亩!”

“怎么才这么少?”王初仁疑惑道。

“大人有所不知,清水河堡比黄甫川堡地势平坦,但是却没有黄甫川的水坝,确实还能开荒,但是开荒出来无法灌溉,在这个干旱时节根本没有办法成长,而且新开荒的七千余亩土地全部需要黄甫川这这边引水过去才行,要不然也是白干,下官今天来一是向大人报喜,二就是向大人进行请示,是否开挖水渠引水灌溉清水河堡土地!”李光高道。

“你怎么不早说,这么重要的事情应该早说啊,以后这种涉及民生的你可以先做决定后向我报备都行,明天马上安排人手开工,不,今天就开工,不知道多少天能完工?”王初仁有些懊恼。

李光高道:“多谢大人信任,清水河那边地势比黄甫川这边低,工程量不大,一些老师傅评估如果人手充足,十多天就能完工!”

王初仁听后顿时放下了心接着又道:“那还能赶上这一季播种不?”

“问题不大!”李光高道。

王初仁顿时大喜:“那就好,又是近万亩农田,秋天收获的粮食就更多了,哈哈!清水河堡的城墙、房屋修建得怎么样了?”

李光高:“基本已经修建完毕,我已经组织了四千多人迁移过去了,他们在那边直接参加当地生产,比这边过去方便多了。”

王初仁很满意李光高的安排,看来读过书的人就是不一样,做起事来井井有条!

看着堡内的仓库满满放着粮食,王初仁现在一点都不慌了,毕竟手中有兵没有粮,底气不足,有粮没有兵,害怕被抢,现在有粮又有兵,根本不慌,底气十足。

于是王初仁决定将精力放到兵事上来,决定对军官进行一定的调整,王初仁打算让周银任一哨哨长,一哨换防石门崖,罗世伟任二哨哨长,二哨换防大边长城,王建河任三哨哨长,三哨换防清水河堡。

书记官孙艺斌写好任命文书后,王初仁亲自签名盖章并用蜡进行封口,印上勘合。

然后让传令兵将命令公文传达到各驻防地。

本次调整是王初仁为了避免军官长期待在一个地方成为军头,虽然在后勤上已经断绝了这种情况,但是王初仁还是不得不防,这样做虽然会让军队战斗力短期下降,但是王初仁还是做了,毕竟接下来的大战还有一段时间,足够军官与士兵之间的磨合了。

与三哨哨长一同调整的还有一部分队官,队官只是少量调整,这些基层军官确实不敢动太多,那样就会使军队战斗力下降很多,而不是略有下降,王初仁也不想这样。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关于大明:我朱雄英来了:先救妈,后救爹,救完奶奶救爷爷!我本科院研究员,转世投胎好圣孙,洪武爱我胜珍宝,家人改命把我靠。我爱发明和创造,爷爷爱我让我搞!成立各种研究院,科技医疗类目全。酒精玻璃抗生素,医疗条件大跨前。红薯玉米种下田,百姓消饥展开颜。土地改革进行中,生产力大幅提升!大明有了炮和枪,藩王海外守边疆。世世代代镇他乡,十年百年成故乡!皇明有了蒸汽机,远洋战舰把敌欺!万国物产献神州,天下万
春风卷碧云
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
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
关于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叶晨穿越到了大魏王朝,成为被废的太子。他本想埋头搞钱,做一个纸醉金迷、妻妾成群的皇子,岂料在时局的推动下,他只得除奸臣、荡敌寇、南征北战!蓦然回首,他已然建功立业!
三白金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苏治只是一个普通的短视频制作者,直到有一天他点进了一个小网站。只要在该网站发布的视频,就能被平行世界里各个朝代的人物所看到。他不仅可以获得点赞奖励,还能得到大哥们的打赏。半信半疑的苏治,发出了自己精心制作的于是,皇帝们轰动了。秦始皇:朕灭六国,一统华夏!第一名,不为过吧?汉武帝:朕扫平匈奴,建汉家脊梁,前三名,应该有吧?李世民:朕文治武功,打得周围番邦磕头求饶,不是第一,也肯定是第二!朱元璋:咱
权照
阿姐,我中举了!
阿姐,我中举了!
陈秀才苦读一辈子也没能中举,临死之前对大女儿嘱咐道:“一定要让你弟弟读书,让他考取功名,不然爹,死不瞑目!”长兄如父,长姐如母。陈招娣带着爹的遗愿,毅然决然放出了自己的条件,“想要迎娶自己,就必须要送小弟去读书。”村里其他人沉默不语的时候,逃难来的糙汉眼巴巴将陈招娣与陈及冠两姐弟带回了家,任劳任怨供养小舅子读书。多年以后,衙役敲锣打鼓,簇拥陈及冠来到村里。“阿姐,我中举了!”......意外落水
螳螂爱跳舞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我与朱棣争天下:大明永乐盛世,我是朱高煦。后代史书称我父皇:“再造宇宙,功同开创、故勋业甚盛---是汉唐宋以来英君明主轶,而过之远矣!”但我就想问问父皇:“当年奉天靖难,我拼死力战,你对我说:“勉之,世子多疾。”到底还算不算数?”
明镜要高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