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弦也选择了横笛,作为其演唱的伴奏,这会在视觉上更加坐实才子的人设,给观众以更多震撼与感动,也会令评委青眼相加。
陆旷在各种乐器上,也下了不少功夫,像是所有音乐系学生一样,主修钢琴,辅修一种民族乐器。
由于缺少天赋,寻找天赋,陆旷则把琴笛胡杨这些乐器都摸索了一遍,后续证明天赋的缺失是统一性的,不存在漏网之鱼。
也就,啥啥都不行。
现在“肌肉控制”提升到了55,约莫就是一个优秀天音学生的水准,加上同样在55的“逻辑思维”辅助,陆旷对乐器的操控能力也得到飞跃性的提升。
顾筝给出建议:“如果用《IN THE DUST》配合以我们的扬琴,达到一种中西合璧的效果,应该是很有意思的。”
这个主意,很好,天才之选。
“七弦扬琴肯定不行,音域太窄了,《IN THE DUST》虽然整体音调偏低,但音域很广,我建议你选二十一弦木质扬琴!”
杨琴分为七弦、十三弦、十六弦和二十一弦,按弦数论,难度逐级提升。
木质扬琴声音温暖、柔和、低沉,金属扬琴音乐明亮、清脆、高亢。
目前全班中,能掌握二十一弦扬琴且对其乐理、旋律、音质特点有深刻理解的,只有顾筝。
“我帮你完成重新编曲,一天时间,没问题的。”
厉害啊。
可问题不在编曲。
而在于陆旷目前仍无法比较完美的演绎一种乐器。
他的“听觉分辨”太低了,只有24。
演奏乐器是需要听到、听懂、反馈乐器的音色、音质与音量的,“肌肉控制”、“听觉分辨”与“逻辑思维”缺一不可。
那天弹奏《乌苏里船歌》的时候,陆旷就注意到这一点了。
当然那并非舞台,少许失误可以被忽略,但如果是在专业舞台上,玩这么高难度的弹唱合一,面对专业性四位导师及一百位专业评委,陆旷信心不足。
以目前陆旷的水准,乐器只能是辅助,和俞弦一样,俞弦就很聪明。
所以,陆旷打算选另外一种乐器,配合的也不是《IN THE DUST》,而是三首备选中的另外一首。
对于陆旷的选择,顾筝相当失望,并且据理力争。
“扬琴改编《IN THE DUST》还是具有一定音乐性的,这绝对是个好主意,你现在的选择,我都不知道你在干什么!”
顾筝身上的红色冉冉而升。
一旦破表,就可以变成1点S值。
陆旷并不奢求这一点S值。
他也不是什么S值都想要。
涉及到音乐时,他更想追求美。
他知道另外一种选择更美。
但他暂时做不到啊。
这种逼迫与窘境。
让陆旷脑壳有点发痒。
他注视着蓝红相间的顾筝,想像着她的天赋与天才是如何的遥不可及,耳畔似是听见了一声歌剧般的咏叹调:
“……Come scoglio immoto resta, temerar, srite fuori questo loco! Profanialto infaustodaglinfamideto strocor
(如同磐石般坚定不移,追逐的人们,离开世俗,投奔向我吧,亲爱的爱人)……”
眼前世界开始变得鲜红起来。
连场景都变了。
变成了一个华丽的剧场。
戴着白色假发、身穿华服的演唱者。
正向他伸出手。
他目光炯炯。
他气若神明。
他渊博似海。
啊,他就是音乐与美的化身。
掌握着旋律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