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姬不愧是天选的才女,自会说话走路以来,她就表现出非凡的能力,不仅比同龄人还要聪明,而且对文学很有见地。
蔡邕对她非常上心,除了专心写作的时候,他都在培养蔡文姬。
蔡邕因为精通音律,所以自己制造了一把焦尾琴,没事儿的时候就用它来哄蔡文姬睡觉。
先秦有名曲《高山水流》,讲的是琴师伯牙和樵夫钟子期相会并成为知音的故事,五六岁之前,蔡邕每每弹奏此曲,不到片刻,文姬必然入睡。
待她七八岁时,便不好再糊弄了。
一日,蔡邕又弹奏此曲哄蔡文姬睡觉,不料蔡文姬却给他背道: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蔡邕纳闷,问:“你怎么知道这个?”
蔡文姬反问:“我怎么就不能知道这个?这是阿瞒告诉我的,这首高山流水讲的就是俞伯牙和钟子期的友谊,知音难觅,就像你,阿瞒和卫叔一样,对吧?”
蔡邕哭笑不得,说:“阿瞒阿瞒,这是你能叫的吗?没大没小,要叫曹叔。”
蔡文姬撅了撅嘴,嘟囔着:“曹叔?阿瞒哪有那么老?”
蔡邕又气又无奈,只得又提醒,“总之不能叫阿瞒,成何体统!”
女儿对文学的态度很敏锐,蔡邕很高兴,开始教她读书识字,她果真聪明,一学就会,而且还过目不忘。
此后,蔡文姬的睡前音乐变成了睡前故事,而蔡邕每天给她讲的不是先秦诸子百家的故事,就是不同时期的古人学说,有趣的是,蔡文姬总是听得津津有味。
林夕因为贴身相伴,更加肯定蔡邕爱女之心,而且,他这人确实很好,从小到大,对她也不错。
可能是朝夕相处的原因,林夕已经渐渐和他们产生了感情,所以她格外珍惜这难得的时光。
……
转眼十年过去了,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桌上,她们会并肩坐在那里,用细小的毛笔在纸上描摹着精美的图案。
蔡文姬已经有了才女的模样,出落得亭亭玉立,她的文笔总是更加熟练些,她一边写一边给林夕解释着笔画间的奥妙。
而林夕的外貌并不惊艳,只是小家碧玉,古怪精灵。
陪着陈佳佳长大的时光让林夕对这个人多出了很多感情,也更加真心将她当做好朋友了。
如今,两人坐在院中的秋千上,轻轻摇晃着,欣赏着天边那美丽的晚霞。
每当这时,蔡文姬会和她分享自己的梦想和秘密,她们的谈话内容虽然简单,但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彼此的信任。
冬天,她们会围坐在暖炉旁,听蔡邕讲述着古老的传说和故事。
那些神秘的故事仿佛有一种魔力,让林夕在黑暗中也能感受到无尽的温暖和安全感。
而大家的身影在火光下相依偎的情景,仿佛是岁月中最温暖的画面……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蔡邕每日必定领着蔡文姬早读。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蔡文姬对知识的渴望远比蔡邕想象的那样热烈,所以他尤其上心。
另一个和她一起读书的便是林夕了,整天净想着偷工减料。
蔡邕和蔡文姬拿她没办法,觉得她学多少算多少,我不为难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