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古代当军阀

第837章 调查摸底(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混在古代当军阀》最新章节。

现在近半数的人都不愿意打仗,因为各种原因想离开兵营,这个结果让他们难以接受。

这也就意味着,一旦发生战争的话,这一半的人有可能临阵脱逃。

毕竟他们的心里都不愿意待在兵营了,想要他们拼死战斗,那是不可能的。

校尉黄浩也没想到想离开兵营的人这么多,他的神情也有些凝重。

“这个结果要保密,不要外传。”

“将这些木棍都销毁了吧。”

黄浩搞这一次的调查,仅仅是为了摸底而已。

只是摸底的结果大大出乎他的预料。

在吃过午饭后,他将操练的事儿交给了副尉马大力和监军徐英,自己则是骑马去了海州城。

海州城东街的原巡盐衙门,如今已经挂上了左骑军都督府的牌匾。

三十多名披坚执锐的左骑军军士手扶长刀,身前立着盾牌,正在执勤站岗。

“哎呦,这不是黄校尉大人嘛。”

都尉孟鹏见到黄浩过来了,当即笑吟吟地迎了上去。

“校尉大人,您啥时候去咱们亲卫营指点指点我们的骑射功夫呀?”

“弟兄们可是听说校尉大人您骑射无双呀!”

黄浩翻身落马,上前对着都尉孟鹏的胸口就锤了一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黄浩笑骂道:“我说老孟啊,你狗日的这是诚心笑话我是吧?”

黄浩在骁骑营一战成名,如今已经传开了。

“校尉大人,我哪敢呀。”

“呵!”

“你不敢?”黄浩揽住了孟鹏的肩膀道:“那日谁他娘的喝多了,一口一个小浩叫着呢?”

都尉孟鹏装懵,憨笑着说:“嘿嘿,那不是喝多了嘛,不算数。”

黄浩在张云川身边担任参军的时候,很多时候与这帮亲卫营的弟兄混在一起。

毕竟每日一起操练,一个锅里舀饭吃,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

校尉黄浩和都尉孟鹏在门口谈笑了几句。

黄浩这才问道:“我义父在府里吗?”

都尉孟鹏回答说:“还真不巧,都督大人一大早就去海边了,说是去巡视盐场了。”

“那我王叔呢?”

“参军大人倒是在府里。”

“那好,你忙着,我去找我王叔聊聊。”

黄浩告辞了都尉孟鹏后,轻车熟路的进了左骑军都督府。

这原是巡盐衙门的宅子,巡盐衙门又是油水最肥的,所以宅子修建的很阔气。

这宅子除了官厅、客厅等外,还有独立的十多个小院子,拢共上百间房。

如今张云川这位左骑军都督直接搬了进来,成为了这里新的主人。

王凌云这位参军如今位高权重。

他的饮食起居和办公都在中厅左侧的一个单独的小院子,有足足的十多间房。

在亲卫军士通禀后,黄浩直接迈着方步进了小院子。

王凌云这位参军正在客厅一侧的书房内办公,桌面上的公文堆得宛如小山一般高。

听到脚步声后,正在奋笔疾书的王凌云抬起了头。

“小浩来了啊。”

“哎!”

“王叔你忙着呢?”

“不打扰你吧?”

黄浩乖巧地喊了一声王叔。

王凌云放下了手里的笔,站起身从书桌后边走了出来。

“什么打扰不打扰的。”

王凌云笑着招呼他说:“坐,坐下说话。”

“哎!”

黄浩走到椅子跟前,弯腰落座。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梦回真新镇
梦回真新镇
关于梦回真新镇:本书不会出现钛金化,不会有朱紫的任何精灵,因为本人觉得朱紫既垃圾又恶心!剧情也是大致跟着原着走,可能会加入少许漫画元素,基本设定也是动漫设定,不过,战斗环节会加入一些游戏设定,也会对原着做出一些修改。有些精灵在本书中也可以学会一些游戏中不能学会但动漫里可以学的技能,例于喷火龙可以自然学会雷电拳。并且,本书对于有些人物和精灵有着强烈的个人偏见,不止狗毫会被爆锤,有些人气角色和精灵也
S大摆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关于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每个读者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穿越到四合院,又是激情澎湃的年代,咱就主打一个躺平。
成人的童话
原神:异世的光芒降临提瓦特
原神:异世的光芒降临提瓦特
关于原神:异世的光芒降临提瓦特:(在原神中变成迪迦奥特曼)(无女主)当黑暗降临时,总有一道曙光照耀着大地,黑暗过后终是黎明.........圆光古是个中二少年,同时也是一个特摄迷,和游戏迷,试问谁不想成为迪迦,拯救世界呢?在一次偶然的遭遇中,圆光古穿越到原神的世界中,可这个原神却有点不正常...“拜托,这是原神啊!这是提瓦特啊!迪迦里面的金字塔怎么会在这里啊?圆光古苏醒就看见了面前巨大的金字塔吐
又摸鱼的一天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苏瑾并不知晓他刷的短视频会被投放到万朝的观众面前。于是,无数的上古、商周、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的皇帝、士大夫、官员、读书人乃至普通人,都将这每天固定时间就会播放的天幕当做了学习知识的老师或是茶余饭后的乐子,引起了各个朝代的许多原本不会发生的变化:朱棣:“让我看看是哪个兔崽子给我上的成祖的庙号!崇祯:“对、对就是那个,快点进去看啊,朱由检看着天幕上的一个的标题,急的直跺脚。当康熙看到庚子赔
江北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