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救马皇后,朱元璋尊我大明太上皇

第116章 朱标见杂交水稻!心中万分震惊!(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开局救马皇后,朱元璋尊我大明太上皇》最新章节。

朱标诧异的看向吴风!

要知道,平日里吴风都在皇帝身边,向来都是公务,如今出城,只怕是也是执行皇帝的命令,他顿时问道:

“你出城做什么?”

要是一般人问,吴风肯定就不回答了,甚至还要怀疑对方的意图是什么!

但太子亲自问了,这可是朱元璋指定的皇帝接班人,也是除了皇帝之外,唯一一个能够调动锦衣卫的存在。

不对,如今多了个魏王林安!

他连忙翻身下马,拱手道:“回太子殿下的话,臣要去一趟魏王处,给他老人家带去陛下的旨意!”

“什么旨意?”

不知为何,朱标心中咯噔一下,忽的就联想到了,先前那一众淮西老臣联名上奏的事情,明明洪武皇帝已经置之不理了,偏偏又找他把那份奏章要了回来。

以他对朱元璋的了解,这位洪武皇帝肯定要做文章了。

吴风没有丝毫隐瞒,直接将老朱的命令全都说了出来!

朱标的猜测算是得到了证明,他不由得为那些淮西老臣担忧起来,但也于事无补,他点点头,没有多问,点了点头,就将门帘放下了。

马车徐徐朝着城外驶去。

吴风也不敢超车,只得等他们分开之后,再纵马驰骋,可走了好久,他惊奇的发现,他们竟然是同一个方向,顿时有几分惊讶起来。

“难道太子殿下也要去魏王那里吗?”

吴风诧异,但臣子哪能揣摩太子的心思呢,他只得放慢脚步,亦步亦趋的跟在马车后面。

一个时辰后,马车停了,车夫的声音传了进来。

“太子爷,到了!”

车厢内的朱标睁开眼,刚才的假寐让他短短的休息了一下,因为赈灾以及筹集军粮的事情,他愁的已经好几天没睡了。

此刻浅浅睡了一个时辰,倒是让他精神好转不少,他嗯了一声,便是走了出去,刚刚掀开门帘,下了马车,刚抬头一看,却是直接愣在原地。

他看到了什么!

那是一片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绿荫,风一卷来,便是滚滚麦浪荡漾而出,绿色农作物就是养眼啊!

有些叶子,已经开始出现了枯黄,微微弯曲着!

朱标心头猛地一震,他快步走到田边,看着那些已经弯腰的水稻,上面结着硕大饱满的米粒,他亲手碾开,晶莹剔透,看着品相极佳,比起各地上贡的稻米,都要好上几个层次。

他心头震撼至极,入目眺望,不由得心生激动之情,“这得是种了多少庄稼啊!”

朱标笑着。

而后他又到了一旁的小麦田地,小麦他还是认识的,只不过,他从未见过这么浓这么厚的小麦,这一亩的产量,只怕是要比那边的粮食还要多!

“这可以做多少个馒头,可以多养活多少人啊!”

“魏王……功德无量啊!”

朱标说着,眼眶却是忍不住红了起来。

“大哥,你怎么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婚后春潮
婚后春潮
关于婚后春潮:江家现任掌权人江靳年是出了名的克己复礼,性情冷淡。哪怕江、沈两家早就定有婚约,也没人将他与沈南枝联系在一起。那些年中,沈南枝也这么认为。江靳年常年在国外,性子冷,一年到头不见回来,两人几乎没有见面的机会。哪怕见了面,沈南枝也向来对他避而远之。她从没有想过,两家的婚约会阴差阳错落在她和江靳年身上。更没有想过,在领证后的每一个黄昏深夜,他会带着她做尽夫妻之事。—圈子里刚传出江靳年和沈南
轻卿辞
真千金带崽嫁权臣,太子爷求当外室爹
真千金带崽嫁权臣,太子爷求当外室爹
关于真千金带崽嫁权臣,太子爷求当外室爹:侯府接回真千金那日,全京城等着看笑话。让她替嫁?她带着太子的崽炸翻侯府!她出嫁当天,太子带兵抢亲。榻上女子慵懒挑眉:殿下当年嫌我出身低,如今怎么跪着求当外室?太子红着眼将她抵在榻上:抛夫弃子三年,夫人该给孤生个二胎赔罪了。罪?她匕首抵住男人咽喉:不如先算算你父皇灭我全族的血债。那日金銮殿炸成火海,烧出前朝血书,三岁萌宝踩着尸山血海奶声冷笑:敢动我娘亲?小爷
福大富
萧黛玉传
萧黛玉传
关于萧黛玉传:萧清音的人生格言:滴水之仇,滔滔相报。生命不息,折腾不止。父母眼里的萧清音:逆女,竟想弑父弑母!紫娟雪雁眼里的萧清音:姑娘是个好人,就是贪吃了点。师父眼中的萧清音:乖乖徒弟,能不能别祸害师父了?师伯眼里的萧清音:奸商!但我喜欢。江湖人眼里的萧清音分明是:魔女,哪个缺大德的人说她是潇湘仙子?仇人眼里的萧清音:唯小人与萧清音难养也!不是,不是我们说的,别再拿我试毒了……百姓眼里的萧清音
江南布衣李
大佬穿越啦?
大佬穿越啦?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咸鱼小杨yxl
我一夜之间成了丑闻女主角
我一夜之间成了丑闻女主角
关于我一夜之间成了丑闻女主角:周云只是一名三线女演员,却在偶然和顶流男明星宋迟入住同一家酒店的第二天,成为了全国瞩目的“宋迟的地下女友,爆上热搜。更让周云没有想到的是,宋迟竟然宣布,他喜欢周云。周云傻了眼。就这个时候,又有一个女人站出来,说她是宋迟的女友,周云是插足者。一夜之间,周云成了闻名全国的“小三。……
宋不留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