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没想到自己的心思就这这样被糜节道破,女儿家果然心思敏锐啊。
“相比于当小吏,我确实更喜欢在这田间地头种地。”
“为何?”糜节不明白,小吏虽说是吏,但也是吃官家俸禄,地位更是比寻常百姓高出一节,无论怎么看,当吏都比当农人好。
“个人喜好而已。”
李易不再和糜节多说“糜小姐,我还有秧苗要插,便不久留了。”
李易端上竹笆,就带着李清就准备往田里走。
而密糜节却是被李易手中竹笆上的秧苗所吸引。
“李小郎,你这秧苗,为何?为何已经发出嫩苗了?你是如何做到的?”
糜节没种过水稻,但有关农学的常识她还是有的,种子都没有种到田里,是怎么发芽的。
“糜小姐,应该知道温棚吧?”
汉末温室已经出现了,不过仅限于达官贵人手中,他们用温棚种植一些蔬菜以及花卉。
“我知道。”糜节点点头,糜家是徐州豪族,府邸里自然有温棚,她便利用温棚,养了好些花。
李易道:“这些稻米种子,便是在温棚之中培育出来的。”
“这样也可以吗?”
“当然。”李易平淡道:“温棚之中可以养花,种植蔬菜,为何不能培育种子呢?”
“用温棚培育,先让种子发出嫩苗再将其种入田中,这样便可以提高种子的存活率,还能让植株长的更好何乐而不为呢?”
“说的有理。”糜节也是聪明人很快明白过来。
“那粟米可以这样做吗?”
“粟米自然可以,不过粟米直接种植倒也不妨事。”
比之水稻,粟米种子直接种植存活的概率还是不错的,大可以不必那么费事。
温棚对于寻常百姓来说,还是有些麻烦的。
像李易家,一家三人,其他消耗不谈,仅仅看护温棚就直接耗去两个劳动力。
这对于种植粟米的百姓来说大为不值得,毕竟粟米就是不用温棚培育,存活率也是不错。
“那好吧,若是这样也可以提升粟米种子的存活率,我倒是不介意,在庄上建立温棚,供大家培育种子。”
眼见糜节对于帮助百姓耕种,有些心思,李易倒也愿意,帮她一把。
“糜小姐,其实有关种粟米,我倒是有些心得。”
“你且说说。”
糜节看李易神情就知道,他不是有些心得,而是很有心得。
“是这样,我观庄上其他庄户有些田地之中的粟米已经发出嫩苗来但这些嫩苗都过于密集,小姐可告知庄户们,让他们将这些嫩苗减少,移栽到其他田地,如此更有益粟米生长。”
为了提高种子的出苗率,庄上的农户,在每亩田地播撒下的种子,完全超出了,每亩田地所需要的留苗量。
进而在种子发芽后,每亩田地里,自然而然出现幼苗过多,幼苗拥挤的情况。
而庄上农户,认为每株成活的幼苗都来之不易,不肯将其移走,进行疏苗。
如此,反而导致田地里,幼苗太多争抢土地肥力,从而使得每株幼苗都长势不顺。
“李小郎,这是为何?”糜节有些不明白其中道理。
“其中道理很浅显易懂啊。”李易笑道:“糜小姐且将这田地,当做面饼,而那幼苗便是饥饿的百姓。”
“这面饼大小有限,而糜小姐又想让饥饿百姓都吃饱该如何?”
糜节不假思索道:“增加面饼减少百姓。”
“不错。”
“我明白了。”糜节很快反应过来,李易这是借面饼百姓来比喻田地和幼苗的关系。
不过,虽然想明白了,糜节却又又多了一个疑惑。
“李小郎,你既然知道,为何不自己告知其他庄户?”
李易略带调侃道:“我说话,哪有糜小姐,在庄户心中分量重呢?”
李易自己不过也是一普通庄户,年纪还不大,其他庄户一把年纪半生都在种地,干嘛听你这个毛头小子的?
论经验,他们哪个会承认,自己不如李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