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奏陛下,现在中秋已过,天气开始转凉,辽东更是如此,而棉服储备还有不少缺额。”黄嘉善说道。
下意识的看向了户部尚书李汝华。
“陛下,这同样得等到十一月秋税开始收缴。”户部尚书李汝华说道:“当然,如果陛下焦心辽东将士,可先发內帑物资冲抵,待秋税之后再归还。”
我去!
內帑內帑,就盯着朕的內帑了是吧。
门都没有!
“将士在朕心中重于千金。”朱常洛痛惜道:“怎奈之前刚登基之时为了褒奖人员,內帑已经捉襟见肘了。”
“这样,大伴,待奏对结束之后,定要派遣最得力之人,用最快的速度的前去洛阳。”
“诺。”
朱常洛对户部尚书李汝华说道:“李爱卿,你也得从户部选出最得力之人才是。”
“微臣遵旨。”
朱常洛对兵部尚书黄嘉善说道:“黄爱卿,兵部当做好准备,等福王的上缴进入国库之后,要用最快的速度兑换成棉服送往辽东。”
“微臣领命。”
“如此,黄爱卿,可还有其他奏本?”
神情有些犹豫。
七十一岁的兵部尚书黄嘉善说道:“陛下,本来今日陛下首次国事奏对,老臣没有打算再奏其他,可心中实在焦虑。”
“爱卿无须如此,尽可上奏便是。”
“谢陛下宽宏。”兵部尚书黄嘉善说道:“陛下也知,臣在先帝四十六年(1618)入京掌管兵部之前,曾在西北坐镇二十载。”
“没错,皇考曾告诉朕,爱卿正是因为先皇三十九年(1611),鞑靼大规模进犯延绥、宁夏、甘肃三镇,爱卿统军斩获敌首级数千,大获全胜,是为“三边大捷”;当时,皇考就要召爱卿入京接掌兵部,可怎奈爱卿突发急症,经太医诊治需要调养,不曾想,归乡一去就是七年。”朱常洛感慨道。
“老臣有负先帝。”
“爱卿切不可如此,虽然事有缺憾,但如今爱卿接掌兵部,也算是重归正轨吧。”朱常洛说道:“爱卿所奏之事,可是和那鞑靼有关?”
“是也不是。”兵部尚书黄嘉善说道:“老臣在西北之时,因时常有鞑靼扣关,虽然总能将之击败,但也让老臣颇为头痛;多番思虑之下,对临省山西以北的归化城与我大明二十年没有边衅很是好奇,就了解研究了一番,发现,其归化城俺答部与我大明的通商互市,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安定边防之用;因此,在西北就试验了一番,发觉效果不错。”
“爱卿所言的归化城俺答部,可是被封为顺义王的蒙古部落吧。”
“陛下圣明。”
“嗯,朕记得,这俺答部有一位奇女子,好像叫三娘子。”
“民间是有此叫法,其姓奇喇古特,本名那颜出·中根·哈屯。”兵部尚书黄嘉善说道:“我大明为褒奖其在维护边境交流和安定而做出的贡献,敕(chi四声)封其为‘忠顺夫人’,并且,同归化城的一切交流,只有其署名才会被承认有效。”
“原来还有这种内情。”朱常洛说道:“那爱卿刚刚所说的焦虑,莫非是出了什么变故?”
“在老臣归乡养病的第三年,既先帝四十一年(1613)三娘子病逝;等老臣在先帝四十六年接掌兵部之时专门查看了西北的军情;
了解到。
原来三娘子病重之时,因前顺义王长孙‘卜失兔’,集结七十三路台吉同三娘子亲长孙‘素囊’争夺顺义王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