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我拿蟠桃当饭吃

第4章 伊存授经(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西游:我拿蟠桃当饭吃》最新章节。

无论佛道,大成之后都有超脱之力。从长生而言,佛法更甚。从斗法处说,道悠而盛,神通法术之数更甚佛门许多。但无论佛道,终究是在个人能为。以贫僧见解,斗法者,最重法宝,其次心性,再是内经,而后神通,又是根基,最后法术,无关何门何派也。”

敖伯玉听后就问道:“大师,晚辈听家中长辈说的是,法宝最重,神通次之,其余排后。”

伊存耐心解释道:

“个人有个人缘法,个人有个人观点,贫僧看来,凡生灵者,若是无好斗之心,悍勇之意,纵然有神魔法器,亦不会与人对敌,故贫僧觉着,心性需在前。真法为基,故作第二。法宝再次之。神通法术落尾。不过这也只是贫僧一家之言,当不得至理。”

“晚辈冒犯,敢问大师是何境界,有无那神通法术傍身?”

伊存依旧脸色平淡道:“贫僧修行七百三十二载,有十贤觉境界,五信修得三信,十信、十住、十行,还不曾领悟得十回向、十地。至于神通法术,也习的一二。不过你非我佛门弟子,传不得你。”

敖伯玉倒是没什么失望的,本身也没想过要拜入佛门,只是像听戏文一样,听个热闹。

按照伊存的说法,十贤觉等同于仙人之后的境界,修了三信,那至少是仙人第二境了,却被那帝君看了一眼后,连话都说不出来。那么那个所谓的帝君到底是哪种的境界?何方的大神!

不过仔细想来也是,那帝君光是情绪变化,就能让周遭环境大变,称谓中既帝字,必然是大神通者。可惜人也见不到了,不然也许有拜师求道的机会,也是机缘。

“晚辈对大师之师与那帝君心存向往,可有缘能拜见两位神佛高人。”敖伯玉试着问道。

“帝君应是邀贫僧之师去仙府之中论道,你既未受邀,自然去不得。”伊存说道。

........。

敖伯玉又问道:“大师,按你所说,你已是神仙中人了,为何不操使那云雾腾空而去,何必徒步。”

虽说腾云驾雾乃是龙族本能,但敖伯玉由于修为太低,所以驾云需要在水气极多的地方,还要变作龙身,且也飞不高,去不远,故有此一问。

伊存已经平静的说道:

“传经在诚,若不能历经磨难,世人不重,经书难存。需一步一印,行至洛阳,见帝王,奉真经,宣扬我佛。”

敖伯玉还有诸多疑问想问,但伊存这次却先开口道:“我传你佛法,又与你解惑,你可愿回报一二?”

虽是被强买强卖,但问话确实是自己问的,敖伯玉便说道:

“请大师吩咐,若晚辈能做到,定要回报大师之恩。”

“经书本轻,可越是行至东方,经书越发沉重,行至此处,已然不能再进,你可愿化为白马,为我驮经东去?也为自己挣一份功德。”伊存问道。

敖伯玉顿时大惊,本就是想离开西海,避开当坐骑的命运,不曾想直接提前了六百多年!

“大师见谅,晚辈顽劣,道不精,佛不全,修为浅薄,若是大师都不能拿动,晚辈万万拿不动那经书。”

“非也,贫僧携经重,重的是‘运’。你应了天数,却只是驮那经书,不过一二百斤,怎会驮不动。”伊存说道。

敖伯玉只得说道:“晚辈虽不才,却非是江河蛟魔,山野蟒精,也为西海龙宫正统,不愿做那驮货拉车的畜生,若让父王知晓,恐下罪罚我,还请大师见谅。”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天谴之心
天谴之心
荆柯守出品若生为林木,我当欣欣以向荣。若生为幽草,我当萋萋而摇绿。就算是一根小草,也不必羡慕大树伟岸参天,我依然可以长成一片碧绿德鲁伊之心,就是自然
荆柯守
从肉体凡胎到粉碎星球
从肉体凡胎到粉碎星球
关于从肉体凡胎到粉碎星球:哪有什么常胜无敌?哪有什么至强不败?这个世界没有谁能永恒第一,谁都可以被击败。包括我。我一直在等着那么一个人出现,击败我,告诉我,我的路,错了。只可惜,那个人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来。……虚假的武道:强大自身,打破人体极限,以血肉之躯硬抗子弹。真实的武道:以生命磁场主宰星辰磁场,以人体小宇宙引动大宇宙力量,遨游星空,粉碎星球。
乘风御剑
艾尔登:灾厄之环
艾尔登:灾厄之环
关于艾尔登:灾厄之环:穿越交界地,却误打误撞来到了黄金王朝的全盛时代,成为了龙王与龙神的独子,天空城法姆.亚兹拉唯一的半神。彼时,伟大的艾尔登法环尚未破碎,女神与新王的冲突只是稍显端倪,少年时代的蒙葛特和拉塔恩只知道舞刀弄枪,菈妮与玛莲妮亚还是两个小姑娘.......
斩钢剑士
独臂剑尊
独臂剑尊
林阳,从一个天才少年跌落到一个丹田破碎,宗门唾弃的废物。又一步步从废物逆袭成仙武大陆至尊,镇压当代千万豪杰……
六道沉轮
心神变
心神变
共十卷,分述同归首尾定,中卷无序随览阅。吾欲去芜存精以惜君时,故锤炼词句以求言简意赅、微言深意;是以更新稍缓,望君海涵。各卷略介如下(详见分卷简介,分卷首章):首卷:一书之纲领,总揽背景设定,元素构成、主线走向、及诸深邃奥义,悉数收录卷二:述一强盛王朝之辉煌事迹,其体系之庞大,将缓缓铺展于万界诸天卷三:乃诗荒蔗之传奇,世间因之而更添斑斓之色卷四:渡生渡死渡来去,渡善渡恶渡圣凡卷五:言夫媒妻接连理
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