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元1399

第694章 汉中再战(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灭元1399》最新章节。

同时,与上都相隔三千里之处的汉中,有一场攻防战在此即将打响。

领兵攻城的,是铁穆耳手下大将,蒙古副万户奥鲁赤。

此次南下,铁穆耳不仅拔给了奥鲁赤三千蒙古精兵,还从陕甘各地为其调集了三万兵马。

这三万人之中,虽然大部分都是汉兵,却是更擅长攻城之战的步卒。

奥鲁赤将兵马分成两路,五千人在定军山以东十余里处安营。暂时不求攻下定军山,只防其从背后突袭。

其余人马,陈兵于汉中城北,开始打造各式攻城器械。

汉中城两面临水,只有城北处地势相对开阔,适合大军攻打。

能否攻下汉中,对于只领一万兵马驻守于临洮的铁朱耳来说,已经成为他是否可以平定西北的关键。

取下汉中,不仅可以借此打通南下的门户,也意味着铁穆耳将会获得无数的粮食与财物,以支撑其后续的征战。

若取不下汉中,他就不得不防备源源不断的江南兵,自汉水逆流而上,涌入西北。

奥鲁赤在铁穆耳麾下,名声不显,却是个极为稳重的将领。虽然他拥有的兵力远远超过汉中的守卒数量,却始终不急不躁地将攻城的准备事项做到了极致。

回回炮、冲车、云梯,每打造出一件器械,奥鲁赤都要认真检查一番。

同时,游骑不住绕着汉中城巡视,细细评估城中的防守力量。

城中兵力最多三五千,但是横列于城头间的一尊尊黝黑的炮筒,引起了奥鲁赤的警觉。

这很可能便是传言之中,产自日月岛的火炮!

还好,数量不算多,不过二十尊。

据奥鲁赤了解,这种火炮虽然射程远超过回回炮,但是精确度并不高,而且很容易炸膛。

防备的方法,奥鲁赤也早有计较。

一是不能让兵马过于聚集,只要不惊到战马,就算炮弹打到人死伤也是有限。二是准备好许多的沙袋,可以阻住炮弹落地后的滚动。

好在这是攻城之战,本就无须战马参与。

至于一直站在城头上的将领,奥鲁赤并不太在意。无论是谁在负责守城,在他看来都一样。

终将都逃不过屠城的命运!

城头上的李登平放下手中望远镜,揉着微酸的眼角,打了个长长的哈欠。

这不是李登平第一次面对蒙古兵的攻城之战。

上一次的守城,是二十年前,不过十二岁的李登平,流着鼻涕跟在他叔叔李芾身边,艰难守卫潭州城。

兵尽粮绝,全家遇难,除了被叔叔强行送走的自己。

那一战,让李登平终身难忘。也让他此生绝不肯对蒙古人屈膝求生。

故宋降后,李登平依然转战湖南近十年,在最绝望的时候,遇到日月军的招揽。李登平毫不犹豫地加入其中,又凭着日月岛军的支持,将湖南境内所有的蒙古官员,悉数驱离。

虽然还未能手刃一个蒙古人,李登平却并未遗憾。他相信,终究会有自己快意恩仇的时候。

只是这一天来临之时,李登平燃起的满腔热血,却被城下的这个跟娘们似的蒙古人,搞得浑身的不耐烦。

我故意透露出城中兵力不足的弱势,也只是龟缩于城中不敢或动。都怂成这样了,对方竟然还不开始攻城!

这磨磨蹭蹭的蒙古人,是准备在吃完粮食之后,上山砍树皮充饥吗?

没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前期咒回,后期石纪元沈芜看着开屏小广告的话想都没想就点了是当沈芜努力卷生卷死的打算出生时,却发现要去的世界好像不太一样?说好的石纪元呢?我眼前这坨乌漆嘛黑的东西是什么?眼前这个白毛和怪刘海又是怎么回事?货不对板啊!就这么打算在咒回世界好好生活时,又看见了熟悉的大葱头……两个世界融合在一起了,双厨狂喜……完全不是啊!要操心的事情好像更多了。
清宴宴宴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