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红楼写日记,众金钗移情别恋

第49章 林如海泪流满面(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人在红楼写日记,众金钗移情别恋》最新章节。

贾环问安后的第一句,便这样说道:

“其他暂且不提,先与姑父讲一个故事罢。”

“我叫林黛玉,初次离家前往贾府,去到外祖母身边、舅舅家里,因为是别人家,自当时时留意,步步留心,唯恐别人笑了去,说我有娘生没娘养。”

“这里一切都很陌生,外祖母倒是心疼我,住所一切妥当,也不差什么,倒是第一次见宝玉,他问我有玉没有,我说没有,他便将颈上的通灵宝玉狠命掷在地下,倒是让我心生惶恐。”

“胆战心惊的日子日复一日,我常想念远在扬州的爹爹,不知他是否安康?身边也没人诉说,便一个人偷偷抹泪,刚开始身边人也会安慰,几回后大家兴许习惯,便任由我哭罢了。”

“宝玉待我很好,后来也才发现,他对颜色好的妹妹都好,我如无根浮萍,已不奢求什么,能有如此便已无他求,只是后来薛姨妈家的宝钗到来,她有金锁,宝玉有通灵宝玉,府里上下都在传金玉良缘,我倒成了边缘人。”

“远在京城,唯一的慰藉便是远在扬州的爹爹了,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接我回去。”

“这天舅妈的陪房管事送东西来,问了一句这东西是独给我的,还是其他姐妹都有,这管事说都有,我便说了一句: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如此罢了。”

“后来有一天我去找宝玉,他的丫鬟刁蛮不给我开门,我站在门边等了半晌,最后默默离去,在这别人的屋檐下,我确是没有资格进门的。”

“这日子从春到秋,从冬到夏,一日我夜晚做了一个梦,梦见爹爹仙逝,从此这世间就只剩我一个人,寄居在外祖母家,再无至亲之人,在这大府里愈发谨小慎微,不敢多言。”

“白天这个梦还挥之不去,我四处散心,恰好看见桃花盛开,风一吹便落英缤纷,我感伤花盛开的时刻短,不由想到既然这花会凋谢,那么何必要盛开呢?这人要是总会分离,那还不如不聚了罢!”

“想到此处,我便做了一首诗,名字就叫葬花吟罢:”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这诗我自是记得,甲子难忘。”

“后来呀,我又做了一个梦,爹爹仙逝后,我在这府中,连吃饭都感觉用别人的,便愈发谨小慎微,人也消瘦不少,慢慢的身子骨也愈来愈差。”

“然后在某个年月,我卧病在床,听着外面敲锣打鼓,原是宝玉和宝钗成婚,独留我在这床铺上,起身不得。”

“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我万念俱灰,将平日里的诗稿全烧去,最后在泪光朦胧中,陷入永远的沉睡,我的魂魄看着我的尸身,我才省悟过来,原来我已经死了呀!”

“真好呀……”

“……”

…………………………………

林如海看到这里,已然眼泪汪汪!

刚开始见贾环要写什么故事,他还疑惑呢,又见以林黛玉为叙事主角,他感觉新奇的同时,便认真看下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其他穿越者:小心翼翼,偷偷摸摸,做啥都要苟着,生怕别人知道自己是穿越来的。朱橚:本来吧,我只想以躺平的方式苟过这段人生,可换来的却是苦难。那不装了,我摊牌啦!爹啊,其实,我是穿越者!朱元璋:???
引火松果
我就上山打个猎,你让我争霸天下?
我就上山打个猎,你让我争霸天下?
兵王死后刚穿越到古代,就土匪逼着买媳妇,却不料那女子竟是当朝开国将军之女。朝廷腐败土匪横行……家中残疾的爸,多病的妈,家徒四壁粒米不存……简直就是天崩开局。但,乱世荒年,物资匮乏却资源丰富!他亦然进入野兽横行的原始密林,跑山打猎养活一家子。杀虎猎熊勇闯险境,山参灵芝纳入囊中,更是带全村剿匪安家让一方安宁太平。他窝在深山老林一不小心便富可敌国!在他的观念里,就是一个字:干!干着干着,家里的成员却多
白凤丸
汉节
汉节
龙套赵德猝死片场,然而在一个类似古代宋朝平行世界醒来,系统傍身,面对一个个书中的人物,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面对外敌,能否称雄于世,树立起汉人的气节!
二一大叔
启龙图:我在敌国当皇夫摄政王
启龙图:我在敌国当皇夫摄政王
我在敌国当皇夫摄政王:-穿越-古代-架空-战争-权谋-后宫-现代学渣穿越古代成为魏国太师府三公子,阴差阳错成为楚国皇夫摄政王,如何在时代漩涡中玩转风云……
莫道无花
放弃出轨长公主,改选青梅世家女
放弃出轨长公主,改选青梅世家女
架空魏晋+套娃追夫火葬场+穿书活阎王顶号+女二上位+驸马篡位陈蒨意外?传书成三流古代言情小说里,被结发妻子剖心头血而死的绿帽驸马。来看主角陈蒨如何摆脱原主的冤种人生,带领自己的拥趸者们走向篡位的康庄大道。
邑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