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大明摄政

第878章 本宫身为皇后不要面子的吗?(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回大明摄政》最新章节。

“你确定张家兄弟是自愿参加的这什么探路工程而不是你逼迫的?”

了解完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弘治皇帝狐疑的看向朱厚照,眼底满是不信任。

不是说他多么不信任朱厚照,主要是这件事情的主人公吧,他实在是太过于熟悉。

张家兄弟是何许人也?

每年接到关于他们两兄弟的弹劾数比朱厚照的超级加倍都还要再打个弯。

他每个月基本都要因为一些破事找这俩家伙喝茶谈天,基本都快要变成固定节目了。

虽然说这两人被扔到镇国军校被朱厚照、朱厚炜折磨......咳咳,被二人细心调教好好改造重新做人了。

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话可不是说说而已,打死弘治皇帝也不相信这件事会是张家兄弟自己的意思。

已经有所好转的张皇后此刻的眼神也是有些失焦,感觉天塌了。

原本是想着跟儿子缓和缓和关系,也趁此调教调教自己那不成器的弟弟好让张家在以后能有些期望。

谁曾想,现在会落得个这样的结局。

这还期盼什么张家店未来呀,直接回去准备准备办流水席立衣冠冢吧。

老张家没指望了。

“父皇、母后,这真是他们自愿的,儿臣和厚炜真没逼他们呀,甚至儿臣和厚炜觉得此事风险太高都不愿意让他们参与进来,是他们硬求着要加入的。”

见自己口水都要喷干涸了弘治皇帝和张皇后还是不愿相信他的话,朱厚照那真的是憋屈恼火至极。

这本来就是事实嘛,虽然他在刚开始的时候有那么小小的忽悠了一手,但那次也是明确告知了风险很高的,根本不能算是欺诈行为。

后来两人自己凑过来可就跟他没有啥关系了,甭管心里是怎么想的,你就说当时都言辞有没有问题嘛。

满满的犹豫不愿意让亲母舅涉嫌的丰富情感,评个弘治十八年演技之星都不为过!

弘治皇帝、张皇后静静听着朱厚照的“狡辩”,任由他说的天花乱坠依旧难以消除二人的质疑,给朱厚照气个半死。

“您二位要是在不信,那就问厚炜吧,儿臣不说了,公道自在人心。”

朱厚照见自己说什么都没有效也是冷哼一声。

没效果?

没效果本宫还说个屁!

本宫现在要保持沉默了,在你们听完厚炜的说辞还本宫一个公道之前本宫一个字都不会再说了!

“那就厚炜你来讲讲,这件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见朱厚照居然还耍起小脾气,弘治皇帝也没有惯着他,而是直接转头看向朱厚炜,让他给予解释。

“这......”

“回父皇的话,虽然听上去确实显得比较离谱,但皇兄说的这还真就是事实。”

“当时儿臣也在现场,确实是二位母舅强烈要求的。”

被点名的朱厚炜面对这种场合也是显得有些不自在。

倒不是心虚,这事反正是朱厚照干的,真要被罚他直接来个死道友不死贫道可以毫无愧疚之情直接脱身的。

只是,面对处于“阴雨天”的父母,没有一个小孩是能全然感觉毫无压力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那年那景那些人
那年那景那些人
兴盛强国败的莫名其妙,山河破碎,万民遥遥望北。外敌再犯,是谁热血未凉,纵身报国?又有谁与虎谋皮,在背后伺机而动?隐姓埋名离开战场的阵前小卒再投军去:“我这一生没有什么最想做,如果有,就是宰北招蛮子!一夜间从富商成首富的薛老家主,不惜散尽家财:“商亦有国。被君王抛弃的大将军九死一生,踏骨再登青云:“我想让大景的天,又再晴朗。有钱有兵,朝廷南安,宣有功之臣归京受赏。民心所向的大将军一睁眼,身上多
团灭发动机
八部云河
八部云河
大道不存,人心崩坏,三生石裂,神魂不齐,轮回不转。亿年钟情,穿书历险,捡拾碎片,修补轮回,重建大道。
木虽榆
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
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
君主们直接互喷吐槽99+!双管齐下!所向披靡!尽量考据!六大品级,给君主们分分类!目标:从大邑商开始,努力写完中国古代史,目前写到春秋。努力把每个朝代的兴衰给写清楚。下面有请君主代表们登场!!!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秦始皇: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汉高帝: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汉武帝:汉家庶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
西夏的黑猫女
炮灰他不想修罗场
炮灰他不想修罗场
关于炮灰他不想修罗场:洒脱摆烂(真万人迷)受x高岭之花(假万人迷)攻(双男主,穿书,古早,狗血,苏爽万人迷,包养,1V1)啪唧,白妄被迎面扑来的一只垃圾袋给整嘎了…然后被一个系统捡到了,把他打包送到了一本万人迷的买股文里扮演恶毒作死炮灰N攻。他本想不理,奈何系统一直在他耳边哭哭唧唧:“宿主如果不走剧情收集炮灰作死值,就会噶,呜呜呜......为了狗命,他上了104的贼船......……可是谁来告
甜不闲
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
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
关于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明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个铮铮铁骨的汉人王朝,朱雄英的早逝对明朝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去世后,朱标一系的继承人空悬,使得朱允炆与朱允熥成为皇位继承人的候选人,最终朱元璋选择朱允炆为皇太孙。而朱允炆即位后的削藩政策引发了靖难之役。若朱雄英未早逝,以他的身份和地位,继承皇位的可能性极大,或许能够避免明朝初年的这场内乱,朱雄英作为嫡长孙,继承权无可置疑,无需急于削藩,可采取更稳健的
西风山鬼九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