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努尔哈赤屠城,朱常洛重生

第48章 见风使舵(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挽明:努尔哈赤屠城,朱常洛重生》最新章节。

而他这种不显山不露水、不温不火的老阴逼并不讨喜。

现在,渴望已久的机会终于来了,温体仁摇身一变,变成了自己从前最不屑的那一类人。

温体仁敏锐地看出,太子搞郑国泰是假,真正要搞的其实是福王,只有替太子搞掉福王,才能得到太子欢心。

三法司会审,王安派了司礼监的小太监赵本清旁听,用意已经很明显了。

张问达、周延儒也是千年老狐狸,当然看得清这一层,但他们没有胆量以身入局,介入皇家纷争。

温体仁清楚得很,想要上高楼,就得攀高梯。

事前,三法司三巨头碰面,温体仁什么也没说,现在却突然袭击来了这么一出,令张问达、周延儒俱感措手不及,二人惊疑不定地望着温体仁,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温体仁已经挥出了第一刀,自然不吝啬第二刀。

他对张问达、周延儒说道:"事不宜迟,下官建议查抄郑家宅子,一定可以查到郑家兄弟勾结郑妃和福王的证据。"

郑国泰气得哇哇大叫:"温体仁,你个遭瘟的,你也太狠毒了,你断子绝孙,不得好死!"

温体仁一拍惊堂木,喝道:"大胆人犯,咆哮公堂,辱骂朝廷命官,拖下去重责十大板子,以儆效尤!"

几个衙役扑了上去,扭住郑国泰、郑国秀就走,二人诅骂不己。

温体仁不以为意,充耳不闻,继续向张问达、周延儒施压,笑吟吟问:"二公以为如何?"

三法司是平级的,互不隶属,温体仁也是副审,也有权提出自己的意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问达字斟句酌说道:"郑氏兄弟也是皇亲,三法司没得到授权,也不好搜他家,要不还是先请示请示太子殿下吧?"

周延儒借口更衣,溜到了后堂,尿了一泡之后,站在屏风后面偷听温体仁和张问达的对话。

只听温体仁说道:"下官认为,妖书案、梃击案,背后的主谋一定是郑氏兄弟,事关国本,于情于理都应查个水落石出。"

这两起旧案,当初闹得沸沸扬扬的,如今旧案重提,又不知会引起什么轩然大波。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天家总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惹是生非的永远是臣下,背锅的自然也是臣下。

虽说太子监国,但皇上毕竟还在,况且南北诸省还有那么多藩王、宗室。

张问达快六十岁了,只想平平安安退休,实在不愿,也实在不敢卷进这种掉脑袋的烂事里去。

刑部大堂的空气凝滞了,只有赵本清在伏案疾书。

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与其得罪太子,不如得罪皇上,张问达心一横,说道:"当初梃击案时,我是刑部侍郎,案子就是我审的,的确有许多悬而未决的疑点,为江山社稷计,也的确该厘清。"

宋本清又呼呼呼写了一大张,温体仁又是笑而不语,这时候,周延儒踱着方步从屏风后走了出来,说道:"我也是此意。"

赵本清又记上了一笔。

张问达再也不敢提禀报太子了,当即呼来部吏,签发文书,搜查郑家宅子。

三四十个衙役乘车的乘车,骑马的骑马,呼啸着奔向郑家宅子。

郑国泰、郑国秀被缉拿到刑部,郑氏阖家老小如丧考妣,正惶恐莫名时,衙役们突然踢门而入。

郑氏老小哭着喊着四处躲藏,衙役们挥舞着鞭子乱打一气,男男女女二百余人被驱赶到柴房里关了起来,一时间哭声震天。

温体仁背着手走进郑氏宅子,大声命令:"搜!"

衙役们四处翻箱倒柜,搜出违制衣冠、首饰不计其数,都是郑贵妃偷偷搬到娘家的,内中竟然有九爪金龙皇袍一袭,皇后凤冠霞帔一幅。

温体仁嘴角勾起一丝笑意,大声命令:"都给我搜仔细一点!"

有衙役从暗壁中搜出一个紫檀木箱子,上着重重大锁,温体仁命令砸开,赫然躺着许多信件,温体仁拆开一封,只看了几眼,脸上神色就陡然变了。

自古富贵险中求,温体仁知道,已经没有回头路了,自己选的路,就算是爬,也只能爬到底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系统:召唤千古人杰,铸造万古仙
系统:召唤千古人杰,铸造万古仙
召唤千古人杰,铸造万古仙: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流年如梦
明日方舟:坏了,我成了红龙末裔
明日方舟:坏了,我成了红龙末裔
(女主苇草,不过剧情在后面)我的名字叫作塔里克·雅特利亚斯,一个穿越到明日方舟的人,我现在要向你展示如何才能在这片大地上生存下去,我将面临残酷的天灾,蔓延的矿石病,各国之间的勾心斗角,我将直面这些困难,将心中的一些遗憾打破。
雷阵宇
明末最强督师
明末最强督师
重生在大厦将倾的明末,是力挽狂澜充当救世主,还是出海远遁当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岛主呢?义父尸骨未寒,还有那即将被外人纳为妻妾的美姨娘,前世在公司内部尔虞我诈中生活的加班狗,决定在而立之年开始第二次创业了。
龙燚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上辈子,崔岘(xiàn)是985高校汉语言文学博士。这辈子,他穿越到了古代寒门——贫困的家、怀孕的娘、年幼的哥姐、六次落榜的学渣父亲大伯、日日幻想儿子桂榜高中到癔症的祖母,和只有八岁的他。崔岘:这也太惨了吧。为改变命运,崔岘外出务工,给富家少爷做书童。但少爷是个学渣,害怕进考场,想出个馊主意:让崔岘替他参加科举。结果崔岘不仅中榜了,还‘杀’疯了。八岁开蒙,八岁作、八岁半作,九岁作……无数诗坛大家
日照前川
此去直上青云路
此去直上青云路
李瑜,字子璇,原名沈大魁,四川顺庆府人,祖籍湖广黄州府,兴安二年二甲四十九名,大雍初年政治家、理财家、火器家、水利家、军事家、教育家……李瑜早年丧父,随母改嫁营山县巡检李纲,勤奋好学,乾安二十六年十六岁中举,次年会试落第,同年娶妻宁氏,兴安二年登科后任章丘知县,任职期内得鲁王赞誉。兴安六年鲁王登基,瑜迁升任右春坊右谕德,授奉训大夫,入内阁,景和元年帝赐二品金织衣,评议六部事宜,次年升太子右庶子…
卿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