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的社恐日记

第84章 收获满满(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末世的社恐日记》最新章节。

今晚罕见的大家都在大口闷头干饭,也许是今天都在收割稻谷累了,又或许是最后一天大家都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

直到都吃饱后,朝奶奶才说她代表大家说两句。

她首先是感谢了苏悠,因为今天大家收割的水稻全是苏悠一人种下的。

虽然言家也只收获了一百多斤,但是这可是主食啊?

只要节省些吃,是能够扛过冬天的。

朝奶奶说感谢话的时候,苏悠只是坐在一旁面无表情的听着,没有打断更没有回应她什么。

朝奶奶只当苏悠就是这样的性子,也不要求她能有所回应。

直到朝奶奶又开始说第二件事情的时候,言芬拿出了四包东西摆在了客厅茶几上。

苏悠的表情才有些松动并且有些诧异。

自从医院拿回粮食之后,食物一直存放在朝奶奶家,苏悠不负责做饭,她一直都不知道这一两个月以来吃掉了多少食物。

她只知道这段时间大家基本上都是吃的白米饭,包子和面条这种很饱腹的主食,就连白粥都吃的很少。

心想这么多人这么个消耗法,她一直都以为从医院拿回来的没剩多少食物了。

直到现在朝奶奶拿出来说,把剩下的食物分成了四份,言芬不算在内,因为她的那份已经吃完了。

不需要再另外给她分。

就按照苏悠,苏圆,言光以及张根生四人份平均分剩余的物资。

四人每人分到手里的是21斤大米,8斤面粉,9斤挂面以及红豆绿豆等各一斤,盐13包白糖6斤。

等苏悠拿着属于自己的东西下楼准备回孙家时,走到孙家水泥房外时,再一次被张根生叫住了……

“小悠,你等下。”

苏悠停下脚步转身,张根生快步走上前把自己手里的那一包刚分到的物资递给苏悠说:

“小悠,我听你杨姨说你想去山里住,很抱歉,你对我们家有恩。

但是你张叔和杨姨没什么本事,护不住你,让你受委屈了。

我们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劝你留下,你杨姨也没有把你要离开的事情告诉言家人。

之前你说把言家天台的水稻和楼下菜地给我们时,说好了我们一人分一半的。

但是你以后如果执意要去山里住的话,那些蔬菜和稻谷你还要花时间处理又不易存放。

所以我想拿这包可以存放久一些的物资跟你换哪一半的稻谷和蔬菜你看可以吗?”

苏悠震惊的看着面前老实憨厚的张叔,好半晌才找回自己的状态说:

“张叔,你知道你这一包物资对于你们家现在来说意味着什么吗?”

那知张根生满脸严肃的对苏悠说:

“我知道,目前我们几家就我家物资最少。

但是我张根生是个男人,我有手有脚,等开春了食物不够我也能上山去找吃食回来,绝不会饿着她们娘俩。

但是小悠,我是土生土长的庄稼人,我能明白你去山里生活只会比我们更艰难。

小悠,我没有什么能够报答你的。

这一包物资是我目前唯一能拿的出手的东西了,希望你能收下,不然就算我拿着良心也会不安的。”

最后,苏悠收下了那一包物资对张根生说:

“张叔,我拿了你的东西,以后你我的恩情就两清了,你以后不用再说欠我什么需要回报的话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当全球天灾降临后
当全球天灾降临后
春节前夕,因未知病毒突然爆发,丧尸横行,宋依依被迫留在华舞市。城市秩序骤然崩塌,幸存者只能在废墟中抱团求生。噩耗接踵而至……宋依依历尽千辛回到北方老家,短暂的寒冷成了抵抗病毒的天然屏障。但危机,远不止这场灾难!无论如何,宋依依只想带着家人活...
一十一同学
无机杀手:平行路口
无机杀手:平行路口
关于无机杀手:平行路口:末世其实是一段很美妙的时光,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真正的自己,每个人都有机会找回真正的自己。世上真的无事值得冒险吗?即便面前有着把手变成枪也无法跨过的鸿沟,我们依旧坚定向前。我们想了,我们做了;我们夺回,我们摆脱;我们生于世上,我们生来自由……
废话科技
东北第一阴堂:我供奉的竟全是鬼
东北第一阴堂:我供奉的竟全是鬼
关于东北第一阴堂:我供奉的竟全是鬼:我叫周铁,我将用这本书讲述我出马立鬼堂的十年的真实经历。出生的时候满院的蛇群离奇死亡,七岁时有一神秘妇人拦路赐名,十八岁我顶香立堂,但我这堂口怎么跟别人的不一样,堂口里全是鬼,那碑王竟是我爷爷嘴中疯死的姐姐。被飞来棺材板砸死的男人,水鬼索命,黄皮子换命...
四喜阁
末世:精神陷落后
末世:精神陷落后
作为珍贵的净化师,祁安在基地里安稳苟了三年。但是就因为私下里过于居安思危,学习勤奋,某一天她忽然被领导发配战场。在一个人类全员强化,女性平均身高170的年代,祁安一个158小鸡崽,怎么打仗?靠她那出了bug的精神力吗?!——主要人物——于爽...
白麓和我
假装菟丝花,五个星际未婚夫缠上
假装菟丝花,五个星际未婚夫缠上
【星际,异能,团宠,打脸,回溯时间】穿越星际的洛一以为死亡是解脱,没想到她死了99次,世界也循环了99次。看着因为复活自己被榨干力量的宇宙意识,洛一歉意一笑,她不是故意的。宇宙意识无奈,自己找来的人,哭着也要接受。干脆给了她一个回溯时间的金...
贰十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