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神尊

第1050章 不朽金身(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太古神尊》最新章节。

至尊骨中蕴藏着十分磅礴和高级的能量。

此时叶风知道,要抓紧炼化进入自己的身躯之中,一定要趁着这一次机会,将自己一直没有觉醒的第七阶段的伴生天赋给觉醒了。

此时此刻,叶风突然想到了,自己之前所看到的自己身躯中的异象。

那就是血肉和骨头皮膜之上,都是出现了一层散发着不朽光泽的金色物质。

这个时候,叶风一边吞噬炼化至尊骨,一边关注着自己身躯中的变化。

果然,随着至尊骨能量的融入身躯,叶风看到了,自己整个身躯,内部中的各种部位表面,都是出现了一层十分璀璨的不朽金色物质。

这种金色物质,让叶风感受到了一种不朽和至高无上的感觉。

这似乎是一种十分古老的力量,存在于人族生命的最本源之中,此时被激发了出来。

而此时,这一片黑暗荒野之中。

咚咚咚。

咚咚咚。

伴随着一阵阵震动,一头头凶恶的荒野猛兽,从深山莽林的黑暗中咆哮着冲击了出来。

一共十几头巨大的恶兽,烈焰巨猿,深山巨龙,六臂雄狮,黄金大鹰,等等,他们都是这群深山中的霸主,一个个修为都是媲美人族第六秘境虚空境的超级高手,是这一片莽林中统帅级别的恶兽。

十几头虚空境恶兽,而且还是太古遗种,这么一股庞大的力量,恐怕都能够将整个齐国踏碎,一晚上就能毁灭掉。

但此时此刻,这十几头虚空境的凶恶巨兽,都是纷纷嘶吼咆哮着,眼神之中充满着深深的贪婪,朝着端坐在中间地面上的叶风冲击而去。

因为此时此刻,叶风身上散发出来的至尊骨气息,实在是太吸引人了。

这些荒野莽林深处的恶兽们,一个个都是把叶风当成了香饽饽,想要直接吞下去,壮大自己的生命本源。

宁轻雪眼眸十分紧张,道:“整整十六头虚空境恶兽,一旦到来,我们全部都要被踩成碎泥!”

腾蛇眼神无惧,只是淡漠道:“就算死,也要死在主人的前面。”

“轰!!”

但突然觉得这个时候,盘膝端坐着的叶风,突然间站起身来了。

他整个人,此时此刻竟然在开始变大膨胀之中,身体的每一部分,躯体和肢干,都是开始耸入云霄,最终直接在原地变大成为了一个足足有着一万丈的巍峨金色巨人。

整整一万丈的金色巨人,充满了无尽的威压。

这金色巨人,和叶风使用兽皇变,成为的太古神猿不一样。

叶风此时此刻成为的金色巨人,并不是任何太古恶兽的形象,而就是叶风本身的模样,不过通体就像是黄金铸造而成,就像是放大了一万倍的叶风。

这是真正的人族本身的力量!

而不是通过其他种族的血脉变换成的巨人。

“法天象地!”

“这是我觉醒的第七阶段的伴生天赋!”

“法天象地,能够极尽开发人体身躯的终极奥义,让人体显露出远古时代的威能。”

“人族,身躯本体并不弱于任何种族,极尽开发人体身躯奥义,能够法天象地,变化不朽金身。”

“法天象地,不朽金身,一共十八重,每突破一重,法天象地的时候,耸立起来的不朽金身,便会高一万丈。”

“法天象地第一重,便是一万丈不朽金身,第二重,则是两万丈雄伟,第三重,便是三万丈!而最终的第十八重,便是十八万丈雄伟的不朽金身!真正是能够有着移山填海,摘星拿月般的盖世伟力!”

……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白虎劫:十神录
白虎劫:十神录
关于白虎劫:十神录:“这世间最烈的毒,是人心;最利的剑,是因果。白虎城,一座被神力与战火交织的雄城。城中藏着十大帝子的传说,城外盘踞着虎视眈眈的异族。李当归,一个从药铺走出的少年,体内沉睡着名为“解厄的神力——能替人承灾,却要以己身代偿。宁芙,冷若冰霜的螭吻将军,手中寒螭剑可斩万物,却斩不断自己与这座城的宿命。阿朵,叛逃的俱卢族雨女,手上沾过血,心里藏过毒,却在百草堂的烟火气里,学会了流泪。白泽
四月兮
封神:我为人皇
封神:我为人皇
帝辛,最后一代九九命格的人皇,我,李纣,既然来到了封神世界,必定扰动整个封神世界,阐教如何?截教又如何?看一个强盛的大商如何在这场波及整个三界的劫难中,脱颖而出,越战越强!
许小彭
神雕:从全真走出的剑魔
神雕:从全真走出的剑魔
穿越神雕开局加入全真教看着眼前近在咫尺的龙骑士我默默拿起了手中的剑,我辈中人当义不容辞原着的遗憾一一弥补,原着的机遇尽收囊中我李某人所在之地便是你等仰望的星辰,苍穹又如何?看我李星辰一剑破之神雕不是起点,我的剑也没有终点……
夜下小白
短刀集
短刀集
当风铃碎于刀光,寂寞是否才是江湖最后的答案?
纸上谈戈
神诡异仙
神诡异仙
关于神诡异仙:(别名《神诡聊斋:从写小说开始》:聊斋风原生世界观,即神诡志异、诡异修仙,类似于信仰封神争香火,规则斗法拼算计。)“神诡无常离乱天,列仙却把俗人牵。坐观浊世圣贤谱,钓取琼楼道果筵。“今在他乡为陌客,苟于异世度流年。怎料小说犯天律,竟惹群魔论我愆。此方异世,道法隐秘,神诡暗伏,几如聊斋。南奕穿越至此,只想苟在凡间慢慢长生。奈何身无分文,为谋生计,只得行文抄之举,着武侠小说。却不想,竟
修行真知未曾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