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盖主怕被杀,结果女帝要下嫁

第575章 小人物有大作用(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功高盖主怕被杀,结果女帝要下嫁》最新章节。

九月初八,金陵城,未央宫。

从肚子里的孩子有五个月那天开始,姜梦璇仿佛就换了个人。

或许是养胎的日子实在太无聊了,一向崇尚节俭的女帝,破天荒开始奢侈起来。

奢侈的原因是她无聊时翻阅了一本野史杂记,被上面的千层浮屠塔描述给深深吸引。

因此,她也异想天开打算在金陵境内造一座高耸入云的浮屠塔。

这可不是仅限于想象,而是真的开始付诸实践。

她找来工部李有才,命他以最快速度构建一份草图。

这可让本就忙的不可开交的工部更是忙的就差吐血。

现在楚国交通线路规划已经搞得工部头昏脑涨,哪有时间给你研究什么浮屠塔?

但女帝的命令怎么敢违背?

于是,李有才耗费了足足一个月时间,总算在同僚帮助下,构建出了一份高达八十八米的浮屠塔设计图。

经户部预算,这个工程至少要耗费两千万两白银才能完成。

但姜梦璇却是想都没想,直接命工部招人去建造,至于选址……

自然是要在京畿最显眼的地方了。

对于姜梦璇为什么忽然开始不再节俭,不惜花费上千万两白银去造这么一座中看不中用的浮屠塔,沈浪压根没有过问。

为什么……

答:没必要。

女人的思维本就难以揣摩,尤其是怀孕的女人,能顺着来就顺着来,反正一两千万两花的都是女帝自己的钱,犯不着争那么多。

何况,眼下沈浪有更重要的事要办。

未央宫,会宾殿内,如今坐着一帮特殊的群体——地头蛇。

这群地头蛇,但凡跟人沾边的事,他们基本都会抱着看热闹的态度起哄,干的都是劫贫济贫(赌庄、高利贷、低买高卖)的买卖。

按道理这群家伙是压根没有机会进入皇宫大院这种高档场所的。

但眼下,却是沈浪亲自吩咐,让精卫司亲自出动,把他们一个一个“请”到这里的。

虽然这些地头蛇平日里耀武扬威,稍有不顺就打群架,吹起牛来更是上帝来了都得跪着喊自己耶稣老弟。

但到了皇宫这种地方,却是老实的连个屁都不敢放。

此刻,他们心中十分不安,坐在席位上的屁股只觉有无数针在扎一样,身体都在瑟瑟发抖。

所有人目光都聚焦在主位上正低头翻阅一份奏疏的沈浪身上。

今天这群人有幸能入宫见大世面,都是沈浪号召的。

而沈浪这时也是皱着眉头。

这份奏疏是从南洋传来的。

果然如沈浪预期的那样,黎国殖民地因为楚籍侨民的不可持续性竭泽而渔的压榨土着,导致本地土着群起而攻。

从一月份殖民地建立至今八个月时间,殖民区域内就爆发了七十多次小规模的土着抗议事件。

虽然暴乱很快就被平息下去,但却严重阻碍了殖民地发展,光平复暴乱就要耗费太多精力,还怎么从中获取利益?

这就给楚国朝堂上下提了个醒。

参与殖民地区律法制定六部尚书一致认为,这是这群刁民不懂王道教化所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关于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杨安开局穿越大夏,发现大夏新帝竟是女儿身。为保住小命,杨安先扑倒女帝,再征服皇后。想逃出皇宫却发现大夏内忧外患。前有狼,后有虎,奸臣又一堆堆。只想安稳活着的杨安无奈操起了屠刀。
天青色呀
亮剑金陵十三钗
亮剑金陵十三钗
苏耀阳来到1937年的南京,看着那即将饱受蹂躏的城市和即将被屠戮的百姓,他的内心涌起不甘和无奈,最后化为了愤怒。既然来了,那就开干吧,就从拯救那群从教堂里逃出来的学生们开始。
千斤顶
大明抄家王
大明抄家王
关于大明抄家王:崇祯末年,大明王朝这艘四处漏风的破船即将沉没。汉人长达三百年的屈辱史即将开启。沈战穿越成为锦衣卫百户在的帮助下,沈战一步步逆转乾坤。抄谁的家?答案是贪腐成风的官员,兼并土地的勋贵和士绅地主,以及大发战争财的无良商人。明末的百姓和士兵只认银子,不认皇帝。靠抄家发财的沈战刚好掌握了时代的命脉。有钱才有兵,有兵才能扭转乾坤。赈济灾民,整肃朝政,改革税收,你快等等吧!流民大军都要攻破北京
生活趣事多
终极:绝世武尊
终极:绝世武尊
武铭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身穿到终极世界。不是异能行者?没有战力指数?没关系,激活系统,开局10000点战力指数!没有武功心法?没有神兵利器?没有异能体质?没关系,战斗胜利就能获得奖励!异能体质:遇强则强、无限潜能、混元体质……神兵利器:石中剑、鬼狼刀……武功心法:行天破、盘龙踢、虚弥拳……集合了金时空的刀剑之力,铁时空的终极体质,银时空的绝世武功,最终成为十二时空最强的存在!
不是麒麟啊
大乔尚在,夫人请自重
大乔尚在,夫人请自重
三国,皖城。穿越成濒死流民,庆幸的是,有个可视化地图,可以上帝视角看地形地貌以及人员为位置,并且每天眺望半个时辰,增长一定距离!桥公战死,桥家招募部曲,为能活命,陈石连蒙带骗混进桥府。看着底层人极端的生存环境,陈石燃起从未有过的斗志,凭借能力,帮助桥家斡旋与各大士族的魔爪之下,带着桥府一步步崛起!一年后,看着如日中天的桥府,桥母笑道:“陈石,我这两个女儿,你看上哪一个?”陈石:“要不……两个一起
老婆逼着开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