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盖主怕被杀,结果女帝要下嫁

第204章 愁死了(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功高盖主怕被杀,结果女帝要下嫁》最新章节。

散朝后,百官齐齐聚集到相国府内。

“这可怎么办?”

“六千万两白银啊,上哪搞那么多钱去?”

“完了,今年这个年怕是没办法过下去了。”

叶墨在鸟笼前逗弄着一只刚从老家送来的青雀,听着后面一堆唉声叹气,却没有任何表示的意思。

他现在的精力都放在是否迁都之上,至于给太后修园子的闹剧,他一眼就看出是沈浪跟女帝这对夫妻的节奏。

不过,叶墨在心里是支持沈浪和女帝这么做的。

六千万两银子修做园子,这要浪费多少财力?

反正这事交给六部去管,修园子的事注定成不了。

六部官员八成都是自己的学生,虽然人品私德这块参差不齐,但在大是大非上还是很有分寸的。

从沈浪提出要让天下臣民尽孝那一刻起,叶墨已然断定给太后修园子这事,断然无疾而终。

但他觉得这件事绝对不会如表面看到的这么简单。

沈浪这个人他了解,绝对不可能只是为了阻止修园子,更不会无聊到恶心一把六部官员。

这里面还有更深层的意思需要自己揣摩。

于是,他索性一言不发,听听这群自己培养的学生能吵出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来。

不过,眼下这些吵闹的官员还没清醒过来,还都在为如何筹集钱粮发愁。

“好了,闹也闹够了,不如想想,如何筹出这笔款项给太后尽孝吧。”

林宇到底还是沉稳些,毕竟筹集修园子的钱都要他来负责筹备,在最初的震惊过后率先冷静了下来直切正题。

“户部账面上倒还有些银子,但不多,大概可以挪用五百万两银子,

其余的费用,你们其余各部想想办法吧,争取早些把这钱凑出来,

好早些动工,这样大家也都可以轻松一些。”

话音一落,李有才立马说道:“反正我工部是没银子了,下半年还要开凿漕运的钱我都还没凑齐,

要再筹一笔钱来修园子,我是真没什么办法。”

林宇:“你就想想办法吧,说到底这修园子和你工部也是息息相关,这样一句没银子就可以开脱了?

实在不行就把那些零散的工事先缓一缓,为太后尽孝才是最要紧的事,可别延误了工期。”

“缓?怎么缓,林尚书啊,你话说的可真够轻巧的。”

李有才扶着椅把手,一脸的不满。

“我工部很多本该完工的工程都拖了好几年,要不是沈帝君送来一笔赔款,这些停摆的工程怕是至今都烂在那里,

如今好不容易开工了,你又要我停下?你让我怎么跟自己的下属交代?嗯!”

林宇:“反正户部就只拿的出五百万两,多余的是一分都没有。”

李有才:“林大人,我可提醒你一句,我工部只是负责工程修建,

可不管钱不钱的事,你一天不把银子给我送来,我是一天不会动工,

延误了工期我工部自然要受责,但你户部责任更大。”

林宇闻言,一把将茶盏摔在茶几上:“李有才,你别给脸不要脸!

别忘了以前你工部缺钱时,我可是尽力为你筹钱,哪次少了你的?

现在为太后娘娘修园子,本就是整个大楚臣民一起尽孝的好机会,

你居然在这里给我摆脸子,真以为一句没钱就可以置身事外了?”

李有才大手一挥:“你少在那里给我危言耸听,你不是掌管天下钱粮么?

实在不行你可以苦一苦百姓啊,多加征一些税,这钱不就有了?”

“放你娘的屁!”

林宇闻言厉声大喝。

“苦一苦百姓?你以为我是韩朝宗那种沽名钓誉的清流么?

李有才,你少他妈在哪里给我打马虎眼,这钱你工部必须允一部分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四合院之赵正凡的幸福人生
四合院之赵正凡的幸福人生
关于四合院之赵正凡的幸福人生:一次偶然的机会赵正凡穿越到了四合院的世界,同时还激活了任务奖励系统,而属于赵正凡的幸福人生也从此刻开始了。
拔丝大地瓜
综影视之沉浸式穿越
综影视之沉浸式穿越
(作者简介无能,详情移步文内。另作者有一完结快穿文,快穿之狐作非为,感兴趣的可以加书架看一下。)PS:不是大女主文,不喜欢这类的请移步。综影视世界快穿,无固定cp,林一猝死后进入了中,沉浸式体验影视剧中的人生。每个世界都是新的人生,主打一个沉浸式穿越。
一只羊吱
立渊传
立渊传
前朝崩裂,吴梁邺夏四国鼎力,颖水之战以后各国关系相对稳定。男主周游各国五年回来,先遭遇刺杀,接着被王爷安排迎娶渤海公主,各种状况一步一步出现,一直推动着他前行,最终实现他的宏图雄心。
王子余
四合院之嫂子别闹
四合院之嫂子别闹
斗禽兽+系统+多女主+爽文男主孙枫是幸运的穿越了,可没想到的是,竟然是五二年禽满四合院的影视世界。既然有禽兽,那就要以德服人,必须是武德的德!既然有美女,那就不要让禽兽去坑人家了,本就生活艰难!既然人生能肆意,那不得是能开多大就多大,玩呗!
乐农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一个来自后世的烂好人,一个现实生活中超级万金油。自称“天下技能七十二行,自己会七十三样,但无一精通”的自由职业者。投胎到了四百多年前的大明万历四十七年八月二十五日的灵魂,历经天启朝,崇祯朝,没有随身空间,也没有金手指,唯一有的是前世的记忆。什么古人都食古不化,问题不大,天下无家可归的儿童多得很,咱从儿童开始,自己培养几万、几十万有新思想的新兴人才不好吗?老古懂们食古不化,不用就是。没有机床?问题
心慈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