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医至明

第1252章 减肥灵药(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上医至明》最新章节。

今日的午饭是周沫家的阿姨做的。

按照约定,周沫也给大办公室的几人带了午饭。

因为她家中没有那么大的盆装饭菜,就用了一次性的纸质餐具,每人一份三荤一素一汤,形同快餐盒饭。

“余医生,周洛父亲在研讨会上公开了分析报告,说在尧女士体内发现的亲油脂物质,是一种新的有机化合物。”

周沫小嘴叭叭的介绍说:“还说,这种新化合物的亲油性特别好,能够把血液中的油脂聚合析出。”

“还说,要是能人工合成,理论上可以使用这种物质完美的净化血液中的油脂。”

“还有,还有……”

周沫语带跃然的说:“余医生,周洛父亲还在研讨会现场做了一个试验,他把一小块肥肉丢进那种有机物的液体中,很快肥肉变小变扁了,里面的油脂被析了出来。”

她眼睛大大的说:“余医生,这完全可以用来减肥灵药啊,用它来做减肥,肯定比做抽脂手术安全又便捷。”

余至明沉吟着说:“你说的有道理,要是真的能用来减肥,能产生不小的经济效益。”

他又问道:“关于尧女士的疾病,确定下来是基因突变了?”

周沫点头说:“说是通过基因分析确定是一段基因出现了异常,导致患者的肝脏分泌出了这种新有机物。”

“这种有机物绝大多数随着胆汁流入十二指肠,很少一部分渗漏进了血液中。”

余至明轻轻的点点头。

胆汁是由肝细胞分泌的,它持续分泌,在非消化期间是贮存在胆囊里。

当我们进食食物的时候,胆囊就会通过胆管将胆汁释放到十二指肠,对食物进行辅助消化。

胆汁一个很大的作用,就是促进对食物中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它主要对食物中脂肪进行乳化作用,乳化后的脂肪形成小的脂肪粒,可以溶解在液体当中,促进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

它还可以和脂肪酸结合形成水溶性的复合物,促进脂肪酸的吸收。

而肝脏分泌的这种亲油的新有机物,其功能却出现了叛逆,和胆汁原本的作用背道而驰,把油脂析出聚合在了一起。

至于这种新有机物如何进入血液,可参考胆汁反流入血液。

当胆汁排泄受阻时,小肝管内的张力增高,当这个张力超过周围毛细血管的压力时,胆汁就会反流进入毛细血管。

这导致血液内胆红素增高,再随血液到达其它地方,就会出现皮肤粘膜黄染,尿液发黄,造成肝病最常见的黄疸……

余至明在脑海中思索了一番病情发作原理,对治疗方案也有了一些想法。

基因突变很难治疗,只能治标了。

一是血液透析,把渗漏入血液的新有机物连同它聚合的油脂分离出来。

二是尽可能的阻止这种新有机物渗出小肝管,再渗入毛细血管。

余至明耳边又响起了周沫的声音,“还记得柳芸医生主刀的那个子宫移植手术吧?”

余至明看向周沫,就听她接着说:“上午我看到那对母女来了。”

“柳芸医生带着鼓楼医院的席珍医生,还有你那大学同学一同迎接。或许,你那大学同学短时间内要留在我们至臻楼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四合院:从工程师开始一路狂飙
四合院:从工程师开始一路狂飙
林胜利穿越到六零年代。本以为只是情满四合院的世界,不曾想后院居然住着近乎完美的郑娟,左手院子里住着梁拉娣,右边院子里住着爱好收藏老物件的九门提督关老爷子,胡同口还是徐慧珍的小酒馆...他是红星轧钢厂的工程师,备受领导的器重。他还是易中海的外甥,易中海夫妇对他视为己出。就这身份,说是钢厂和四合院的太子爷都不为过。禽满四合院?他表示不关他的事,他只想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过好自己的小日子。秦
临海听雨
重生矿奴,却成为人类救世主?
重生矿奴,却成为人类救世主?
关于重生矿奴,却成为人类救世主?:穿越异族入侵,武道重启的高武世界。苏浩本以为自己将秒天秒地秒空气,却发现这不是穿越是重生。这还不说,竟重生到自己做矿奴的日子?好在及时觉醒了金手指,完成任务就能获得高额奖励,还有商城兑换宝物。“发布任务:既要挖矿,那就要做第一。挖掘一百克能源石,奖励玄级身法无影无踪。“发布任务:这个破地方,爷不待了。逃离矿场,不做矿奴。奖励爆血狂刀,奖励时光戒。“开启商城,淬骨
老鹰下山
反派:从收服绿茶女友闺蜜开始
反派:从收服绿茶女友闺蜜开始
什么?我穿越到了小说世界里?还成了一个被主角拿来打脸升级的小反派?“叮!天命大反派系统正在绑定中!请稍后!呵,我萧麟就是这片世界的天道!气运之子?不过是本少的经验宝宝罢了!
海底漫步
刚下山,就被小姨子送进警局
刚下山,就被小姨子送进警局
关于刚下山,就被小姨子送进警局:单女主+双强+修真+修仙山中修炼十几载,下山之后,我无敌。陈天承师命,携一纸婚约,下山入都市,寻找未婚妻。
九幽月光
我真不想努力了
我真不想努力了
关于我真不想努力了:回国接手地产集团,恰逢大时代浪潮席卷而来。从商住房到度假村,从海边公寓到核心区写字楼,这是一个纸醉金迷的“房二代的故事。——————————群号:618863420已完结三本高定破万作品,一本均定破万,三本精品,信誉保障。
陶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