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第143章 诏狱里捞人(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最新章节。

位于燕京的一处秘密诏狱中,里面的灯光昏暗,只见上面有着几盏煤油灯和几只红色蜡烛在不停的闪烁着光芒,照亮着黑的可怕的诏狱。

在不停的晃动的烛光里,光的照影不断的照射在一个血肉模糊的人身上,只见几名壮汉拿着皮鞭和榔头,不断的捶打着这个人。

痛苦的哀嚎响彻在诏狱里,让这里的犯人无不胆战心惊的,有些胆小的人还没被打,就已经求饶了。

这里面关押着各种间谍和疑似刺客的人,因为这座诏狱位于地下,潮湿的空气已经让这里的木墙出现了一些腐烂,一股发霉的气味环绕在蒋易石的身边。

此时的蒋易石也是浑身是伤,他已经被打的哭爹喊娘,审讯的锦衣卫不断的询问着他幕后主使,可他只是一个杀手,这种事情只有赵程翔知道,他也真想说,可说的锦衣卫压根不信。

现在的他浑身是血,心里只想着如何从这里活下去,不过诏狱里面基本上只能活着进来,死了出去。

但是前两天他隔壁的大牢里面30多名人竟然安然无恙的出去了,还好酒好肉的吃着,简直刷新了他的认识。

在这个没有窗户的世界里,唯一的陪伴就是剩饭和那些烦人的老鼠。

他也想要吃一顿好的饭,和那些人一起走出去,可他哪会知道走的那一批人是朱铭轩的情报员,有了这一层关系自然是平安出狱,也是这么多年诏狱头次活着出去那么多人。

“吱呀~”一声,他所在的大牢门房被打开,一名刚才被打的皮开肉绽的汉子被丢了进来。

只见这名汉子嘴角铁青,浑身发抖,嘴里不停的念叨着他听不懂的鸟语,不过听那汉子叽里呱啦的口音,他认定这是个扶桑人。

蒋易石看着门外那两名锦衣卫凶神恶煞的模样和那带着鲜血的鞭子,不由的缩了缩脑袋。

这锦衣卫还是非常人性化的,一个犯人只抽打四个小时,防止被打死,失去利用价值。

“大哥,我求你们待会能不能打轻点,我真的就知道这么多了,你们想知道的东西应该问赵程翔啊!我是同盟学社的人,你们应该去上沪抓他们啊!”

蒋易石看着走进牢房的两人忍不住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道。

他已经被打了6次了,这熟悉的流程,熟悉的配方让他浑身发抖,想想接下来那四个小时生不如死的感觉,他就想要一头撞死。

“蒋易石是吧!你的狗命保住了,外面有一个人想要见你,走吧!”

两名锦衣卫挥动着手里的鞭子,忍不住感叹的说道。

不过两人的那种说话方式让蒋易石感觉是准备让他去见阎王。

毕竟他听诏狱里是“老人”说,这里出去见人就是去见阎王爷,锦衣卫还喜欢糊弄人。

“我这是要死了吗?”

“鬼啊!我不要死!”

蒋易石双腿打颤,竟然没法站起来,他抱着床边的稻草,拼命的挥舞着双手大声的喊着。

“咳咳,看来又疯一个。”

其中一名锦衣卫咂咂嘴说道,他已经见识过很多人在这里疯掉,已经成为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带着他上去吧!”

这两名锦衣卫如同拖死狗一样,将吓的昏厥的蒋易石给带到了上面的“会客室”中。

只见“会客室”里面只有几个玻璃小窗和铁栅栏,那全屋的装饰都是钢铁黑色的,里面早有一个人在等待着蒋易石的到来。

“谢谢!”

只见随着锦衣卫手持煤油灯点亮了整个会客室,在等着蒋易石的人赫然就是王亚樵,这个让朱铭轩看重的男枪杀手。

王亚樵将两盒江城卷烟厂生产的香烟发给两名锦衣卫,并顺手一人塞了3块银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