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华彩

第195章 刊报院(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满唐华彩》最新章节。

下午,薛白则去见了杨銛一面,聊的依旧是邸报刊行之事。

朝中众人都还未意识到真正能为阿兄带来实权的便是这邸报。”薛白道:“若圣人诏谕直达臣民,这相当于集翰林待诏、中书舍人之权。”

“真的?”杨銛大喜过望,拍膝道:“好啊,无怪乎阿白让我答应哥奴,不再到中门省去与他争权,原来是在此等着。”

薛白嗅到堂中有一股药味,先提醒了一句“阿兄也要注重身体,莫太过操劳了”,之后继续道:“秘书省这些匠师是大财宝,不惜花费也要笼络过来。如此,旁人再想效

仿,也无法再撼动阿兄。”

“阿白不必担心,我多的是钱财,直管将这些人才收买得死心塌地!”

“将作监已在铸活字铜版了,阿兄当把这批工匠完全掌控,让李岫也不知进展。”薛白道:“到时邸报一出,才能让人摸不着头脑。”

杨銛奇道:“何谓摸不着头脑?”

“我们会非常有效率。”薛白沉吟道:“旁人想不通为何能做到,遂以为原因在这活字铜版,而这铜版有成千上万字,绝非寻常人有能力铸造,只能望洋兴叹,认为只有秘书省有能力刊行邸报。”

“那实则呢?”

薛白神秘地笑了笑,道:“实则非常简单,阿兄到时便知。”

杨銛十分好奇,但本着对薛白的信任,忍着不问。

薛白又问道:“当然,技术的壁垒阻挡不了旁人来抢邸报的刊行之权,当无妨,我们是阳谋,抢的就是这最初的声望,文章学术越兴盛就越下沉,寒门学子天然地就会以我们马首是瞻,这是大势…….’

这话里有太多新鲜的词汇,杨銛常常要细想一下才能反应过来,听得十分吃力,有些迷糊,总之知道这位谋主十分有能耐,听他的便是。

接下来几日,秘书省中那偏僻的小院被薛白称为“刊报院”,院中的匠师们得了丰厚的月俸与赏钱,夜以继日地忙着。

与此同时,将作监中,造竹纸、油墨、铜版的几处坊院也彻底被杨銛派人控制起来。

如对李林甫的承诺,杨党从不去中书门下争权,专心于廉价纸的普及…….只求这一点点政绩而已。

月沉日升,铜汁被倒入字模,置入水中,滋起烟气;纸浆在蔑子上被慢慢晒干,形成了竹纸;木屑纷飞,雕刀在木块上刻出一个个小楷;墨石被锤碎,熔胶,杵捣,仔细研磨,流淌着浓浓的墨汁。

之后,“啪”的响声中,被排好的雕版沾了墨汁,印在了竹纸上....

终于到了四月十五,圣人于大明宫早朝。

鸡鸣时,京中五品以上以及特定官员们早早起来,提灯笼,骑马上朝,正是“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

薛白官职太小,还不在早朝之列。而是在大明宫建福门外的太仆寺车坊中等候。

等到百官退朝,便有宦官来下诏。

“召承务郎、太乐丞、校书郎薛白,东苑伴游。”

“臣遵旨。”

一路趋往东苑,只见宫殿玉栏绕砌,金辉兽面,凤池春草生绿,微风正好。李隆基正带着一众臣子在赏美景,气氛正好。

那些官员以紫袍、红袍为主,也有一些绿袍,薛白是唯一的青袍。

还未上前,已听到了有人在吟诗。

‘翠叶浓丹苑,晴空卷碧虚,忝同文史地,愿草登封书。”

“好!徐御史这诗好。”

“左相来一首吧。”

那老臣便献丑了。”陈希烈也是张口就来,吟了一首颇好的诗,未了还感情充沛,“野老歌无事,朝臣饮岁芳。皇情被群物,中外洽恩光。”

此时薛白上前行礼,李隆基心情正好,招手让他上前,却不是让他赋诗,而是指了指那正在抄录诗词的宦官,笑道:“新科状元来了,且看看这盛唐气象…….”

早朝结束之后,依例,官员们会在朝堂廊下会食,称为“廊下食”,这日薛白却是来不及在宫中用食,径直出了大明宫,直奔刊报院。

“薛郎来了!”

“快开门。”

两道院门被打开,薛白大步而入,只见两排匠师们已报着雕版在严阵以待。

“有八首新诗要雕!黄九公你雕左相的诗。”

薛白径直将一封纸笺递给一名老匠师,目光看去,只见对方已经把“奉和圣制”四个字都雕好了,可谓是艺高人胆大。

“刘十四公,你雕崔颢的诗。”

“崔颢回了长安了?

“是,调为司勋员外郎,我消息太慢了,他是临场作的诗,你快雕。”

“喏。”

八张纸条被分给十余个匠师,薛白快步往里走去,再穿过一道更隐秘的院门,只见里面正热火朝天……工匠们正在印邸报,且已经印好一半了。

“顺利吗?”

“不顺利,雕版被墨汁泡发了,又不小心磕掉了许多笔划.…..

“莫慌,我们已抢了非常多时间。”

薛白安抚着工匠,同时拿起一张邸报看了看。

因还不好双面印,每份邸报他打算印正副两面,而第一面已经印好了。

头版说的是修《天宝大典》之事;下一个版面说的是秘书省东院书库将开放给诸学子。

第三个版面说的是四月望日,圣人开早朝,名家赋诗颂赞大唐盛世。

名家们刚刚才写的诗,墨迹还未干。在这刊报院内,却已将他们的刚写的诗印了上千份了。

开头一首就是韦述的《奉和圣制修大典应制》,“修文中禁启,改字令名加。台座徵人杰,书坊应国华。

之后便是王维的《奉和圣制登御苑与监修同望应制》,“佳气含风景,颂声溢歌咏。端拱能任贤,弥彰圣君圣。”

李泌与王维一道一佛,平时看起来淡泊,写应制诗也是一个样子,这次写的是“皇恩降自天,品物感知春。慈恩匝寰瀛,歌咏同君臣。”

苏明源、萧颖士、李华等人的诗也是早早便印在报纸上了…....这是他们好几天前就窜通好的。

薛白则是让王维帮忙写了一首,他以前抄诗都是不告而取,这次却是让原诗人直接送了他一首。

如此,报纸的这一面都已经印完,只需再把那些今日才出的诗文印到副版就可以了,若能两三日内刊印,两三日内传遍长安,方可一举奠定他这“刊行邸报第一人”的地位与声望。

这也就是他与杨銛说的“实则非常简单”。

“薛郎,有一个麻烦。”

“怎么了?”

“这八首诗里,有一首七言律诗,与我们预先排好的版面不符。”

“拿掉吧,我换一首。”

“只怕……不行,是嗣歧王的诗,本该排在背面的第二版。”

薛白确实没想到李珍会作一首七言,不由皱眉想了想,道:“先刻吧,我看看如何重新排过。”

“薛郎,或可以改改字的大小?”

“不可,大小不能变,让人看出来。”

薛白对着邸报与雕版排列许久,始终没有适合的办法,因他用的不是活字印刷,而是一整首诗一块雕版,此时再改已来不及了。

若不改字的大小,李珍那首七言只能换成更大的版面,那别的诗便排不下了。最后,薛白干脆把那刘御史的诗拿掉。

可如此一来,最后却又空出一小块版面,放整首律诗不够,不放又显得空。

薛白思来想去,干脆提笔写了几句话,递到匠师手里。

“刻这个,动作要快,我们天明时便开始印。”

“喏。”

“好了吗?”

“好了。”

次日,几块雕版被拼在一起,蘸了墨的刷子将墨水刷上,覆上白纸.....

工匠们已开始有条不紊地印报了。

一张,两张…..正副版被装订在一起,摆放在木箱当中,初时只有寥寥几份,而到了日落时,第一口箱子已被装满。

第一个箱子被抬上马车,先是送往宫城;紧接着,第二个箱子则是被送往丰味楼。

如此,第一批成量刊印的邸报已应运而生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李世民穿越赵构!
李世民穿越赵构!
关于李世民穿越赵构!:一觉醒来,天策上将李世民穿越南宋成了连下十二道金牌召回岳家军的昏聩帝王赵构,于是,南朝大改,真龙亲临。李世民用两月时间肃清朝堂,斩奸臣,除阉党,肃清世家顽疾。用一年时间强军,振国,驱逐金人,收复旧疆,将积弱南宋打造的铁板一块,而后迁都长安,重塑盛世大唐。一年后,岳飞领兵征战沙场,要开疆扩土,目标吐蕃诸部。未曾想到,一夜之间,高坐在帝王宝座上的李世民一日之间再下十二道金牌。“
空心竹
范进,求求你快脱下长衫吧!
范进,求求你快脱下长衫吧!
关于范进,求求你快脱下长衫吧!:一朝穿越,成为里的范进。还没等他拍掉长衫上的清灰,温一壶黄酒,炒一叠茴香豆,骤然传来高中乡试第七的喜讯。看着阖城恭贺的乡绅,范进一把掀了桌子,杯盏俱倒,茴香豆撒落一地。乡试第七,会试头名,殿试状元,范进实在是太想进步了!他发誓,他要一步一步走到最高,走到人臣的极致!金银珠玉,良田大宅,娇妻美妾,他全都要!他要胜天半子,更要这个世界在他面前低头!进翰林,入礼部,掌内
贪花好色
红楼:大明圣皇,坐拥十二钗
红楼:大明圣皇,坐拥十二钗
大明圣皇,坐拥十二钗:一个小子带着系统闯入红楼,本以为是个普通世界,结果接触到了“文气”从此踏入修行之路.儒家的以德服人,可为什么没人告诉他“德”居然是一把剑的名字.各学说的修行各不相同,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本以为撒豆成兵是传说,没想到他真看到了.而他在这个世界又有什么意义呢,是碌碌无为,还是轰轰烈烈.(第一次写简介,不知道怎么写,本书多女主,但不是圣母,有自己的规划)追求逻辑合理性.
农历二月十二
显微镜下的太平镇
显微镜下的太平镇
关于显微镜下的太平镇:着名的历史学家王笛老师说,把历史放在显微镜下,如果没有小人物的历史,这个历史是不完整的。套用一下王笛老师的话,把一张行政地图放在显微镜下,如果没有那些小镇,这张地图也是不完整的。这是关乎一些小人物,一个小镇的故事。
哥别喝
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
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
关于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现代青年苏长青意外穿越古代大乾六皇子。刚穿越就在朝堂上被诬陷为反贼。家人们,谁懂啊!“叮!超级全能辅助系统正在加载中......”“叮!新手大礼包发放中......。”“叮!恭喜宿主获得最强人类体质。”“叮!恭喜宿主获得第七感。”“叮!恭喜宿主获得500玄甲铁骑。”从此大乾少了个窝囊废六皇子,多了个铁血战神苏长青。
勤奋小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