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云重重

第二五一七章 连老鼠都不肯逛的家(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谍云重重》最新章节。

重新把工具收了起来,他拿出一个手电筒,然后直接坐在那里休息,同时更是拿出一些吃的,开始吃起来。

更是拿出一些煎的药,喝上几口,防止一会儿这个墙太厚,他打开时消耗太多的精神力。

过了半小时,他才睁开眼睛,无名心法也停了下来,精神更是恢复到了顶峰。

接着他双手轻轻的按在墙上,然后一股精神力不断的涌出来,伸向这面墙。

“起!”

他猛的低喝一声,只见这面墙微微颤抖起来,而且动作幅度越来越大,大约十几秒之后,这一面墙突然出现了一个不大的洞,中间那足足有半米直径的一个洞出现在他的眼前。

至于那么大的水泥块直接消失不见了。

“咦,今天怎么轻松,原来特么的只有不足半足厚啊,这也太夸张了吧!”

只有十几厘米的厚度,他还以为日本人对外宣传的两米厚,真是两米厚呢。不过,也就是差了那么一点而已。

看着已经出现的洞,他的嘴角再一次扬起一抹微笑。

带着手套的他,直接从那小洞钻了进去。然后开始检查自家的仓库,毕竟这里的所有东西,都是他的。

反正他的是时间,不过,他现在要做的,便是把这个大门直接焊死,这样,日本人发现的时间会晚上许多,上一次便是吃了这样的亏。

拿出几个手电筒,然后开始在地下室里起了他的钱,黄金,大洋,这些都是这里全有的,而且基本上不会有假的。看书喇

半小时后,他看着比老鼠逛过还要干净的保险库,他又不由得笑了起来,毕竟到了这个时候,他那里还有什么不开心的。

只可惜这里虽然有大量的钱,但黄金之类的,远远没有上一次多,只有不足三千万美金,黄金只有那二百多斤,大洋也只有十来箱子,其他都是纸币,与第一次抢到的五吨多黄金,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特么的,这日本人怎么这么穷啊,这里只有这么一点儿钱,是不是太穷了,还是日本人现在没有多少钱了。”

他骂了几句之后,然后取出一些他早已经准备好的废纸直接堆在这里,然后放在这里,开始放起火来,更是拿出一瓶红酒,慢慢的喝了起来。

一只烤鸡也被他拉了出来,慢慢的吃了起来。

当他离开的时候,整个地室除了一堆黑灰以及那个空酒瓶,鸡骨头,还有那个水泥块,对了,张天浩离开之前,还留下了一堆便便。

也不知道日本人看到这里的场景,会不会气得晕过去。

日本人的正金银行,已经被人抢了不止一次了,大家都能习惯便行了。

……

重新回到家里的张天浩,只是这一次回来的有点儿晚了,都已经临晨一点多。

而孙欣欣还没有睡觉,只是看到张天浩一手提着一个箱子回来,也是有些好奇,毕竟平时张天浩很少带东西的,现在提着两个箱子回来,这的确有些意外。

“少爷,你去买东西了?”

“那里有什么东西,这全是钱,别问那么多,明天还要去跟别人交易,不过,大部分钱还是可以放在家里的,你这个管家婆管的。”

“少爷,你这话说的,好像我把钱私吞了似的。”

孙欣欣直接白了张天浩一眼,然后不满的笑着骂了一句。便接过一个箱子往楼上提去。

到了书房,孙欣欣也是松了一口气,张天浩提到是没有什么感觉,可她一接手,便感觉到箱子有多重。

双手才勉强提上来的。

拿开了箱子,便看到了里面全是法币,还有日元,马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白话三国志
白话三国志
在华夏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宛如一颗璀璨而独特的星辰,散发着无尽的魅力。将为你揭开这段历史的神秘面纱,以通俗易懂的白话语言,生动再现那个英雄辈出、战火纷飞的时代。本书以陈寿原着为蓝本,精心雕琢,摒弃晦涩难懂的文言文表述,让每一位读者都能毫无障碍地沉浸其中。从东汉末年的天下大乱,到魏、蜀、吴三国的鼎立纷争,再到最终的三家归晋,书中详细描绘了众多叱咤风云的人物,如智慧化身的诸葛亮、一代枭雄曹操、义薄
诗韵拾梦人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关于穿越古代儿孙满堂:赵清虎穿越古代农村,成了半大老头,儿孙满堂!可是,上面有偏心的爹娘,下面有吸血的弟妹!堂堂新时代五好青年,赵清虎岂能给别人当牛马?反正儿子女儿一大堆,努力赚钱让儿女去拼搏,当我的老太爷摆烂享受它不香?
钓雪寒江
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
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
蓝星宅男穿越大夏,遭遇极品渣爹。渣爹抛妻弃子攀附权贵,得以位列朝堂。看主角如何逆袭打脸,喷渣爹,以蓝星诗词和发明,成就大夏词仙与首富之名。
飞翔的叭戒
港综:最强嚣张恶霸
港综:最强嚣张恶霸
关于港综:最强嚣张恶霸:1982年深水埗码头,我浑身刀伤瘫在咸腥血水里。垂死时刻,垂钓系统突然激活——首抽竟是剑圣传承!当十二把西瓜刀劈头砍下,我迎着暴雨甩出钓线,寒光闪过,二十四截断刃插进青石板。邓伯在茶楼轻吹杯沿:
思绪的海洋
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
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
通过改良火药技术获得李世民赏识,巧妙化解与武则天的第一次交锋。在曲江诗会上一鸣惊人,与上官婉儿结下不解之缘。李世民临终托付传国玉玺,李琰在凌烟阁前立誓永保大唐。改革科举制度,设立军机处,为盛世奠基。
轩辕靖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