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1980

第九百八十二章 出谋划策(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国潮1980》最新章节。

嘿,就这一口酒,那是真够劲儿!

喝到嘴里,仿佛顺着肠子眼儿能辣出一条胡同去。

宁卫民几乎是眼角挂泪动了快子,赶紧尝了一口小菜儿。

结果这一口下去,他就体会到这个小酒馆的市场竞争力有多么强了。

没错,康术德刚才的话一点不错,这里确实是酒好菜更好。

张大勺的小菜儿如果跟坛宫的比,那都不是平替了,而是高替啊。

宁卫民咂摸着嘴里滋味,此时心里就一个念头了。

千万可不能让坛宫的客人们知道这里有这么个酒馆儿啊。

否则他真怕那些客人转头砸他的店去。

想想看,同样的小菜儿,两个地方价钱差了能有几十倍啊。

可这小酒馆的小菜儿味道,居然要比坛宫的更好,那谁甘心当这样的冤大头啊?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换源app】

至于张大勺,端起杯子来先美滋滋的嘬了一口,结果就看见了宁卫民无比享受的样子。

或许是因为名厨也需要真懂行的食客来欣赏吧。

于是本来优哉游哉的心情又平添了许多得意,这才拉开了话匣子。

“中餐与日本料理的区别,简单的讲就是中餐靠火,日餐靠水。中餐烹饪法之多,远超日本,不是小鬼子能想象的。日本烹饪法除了炸、烤之外,就是炖煮而已。说白了,中餐囊括了日本所有的技巧,而日本的烹饪技巧仅仅只是中餐技法的一小部分而已。因此相比起来,日本饭实在没什么技术含量。”

“其次,华夏幅员辽阔,不但食材种类丰富。而且在过去交通极不便利的时候,由于各种食材的运输导致到食用时已经不够新鲜,只能通过火和调料来遮盖这个缺陷。这就让中餐发展出了独特的变味技巧。所以说,我们既能投通过各种调料和烹制改变食材的味道,也能保持食材本味。”

“而日本地域集中,靠海多数食材就近取材且鲜活,所以日餐就只会尽可能的去保持原味的鲜美。这种地理条件,其实进一步局限了日本的烹饪发展,实在没什么可羡慕的。说句揭短的话,日本连他们自己的物产都不会吃。就像鱼翅,在明治维新之前,一直被日本人当成垃圾抛弃,直到有华侨在日本开设中餐馆了,他们才知此物为海中珍品。”

“所以我给你的意见就是别把日本人太当回事。日本人吃惯了鲜味,我们就用鲜味压过他们。像开水白菜,茉莉清汤这样的菜,这是我们华夏饮食对于鲜味的最高理解,纯粹的技术活。日本人可是比不了的。还有,日本人没有怎么感受过醇味和味道的丰富性,那么你就用奶汁菜,吊汤的提纯法,还有复合味,去震撼他们的味蕾。快炒的菜肴就更容易了。日本人是不懂什么火候的,你用他们最常见的材料就能得鲜嫩、脆爽,吃服了他们。何况日本烹饪的表现手段又是那么单一,像三不粘、桃花泛、平地一声雷,这样的噱头菜足以让他们惊掉眼球。说是重视菜式的美观性和仪式感,可我们的花刀,他们玩儿得转吗?”

“我实话实说,我并不认为你的菜单有什么大问题。虽然这些菜肴在咱们眼里普通,可这些菜肴对于日本人已经足够丰富多彩。我给你唯一的意见就是别自甘堕落。别出去了之后盲目的迎合日本人的口味,丧失了咱们中餐烹饪的本味。也别为了图个省事,就用勾欠、亮油这种骗人的法子,让自己的水平和海外那些炒杂碎的馆子靠齐。”

“我认真的告诉你日本人爱好传统的中餐是有定评的。日本人自己都说,吃中餐就要吃真中餐,不要吃日本人开的假中餐。尤其明治时期,日本人就发现,无论怎么模彷中餐烹饪,味道都不如华人做的好。为了要探寻中餐烹饪的秘诀,他们甚至鼓励日本女子嫁给在日本开餐厅的华人厨师。可一样没用。因为真正合格的中餐厨师,不是简单的秘诀能催生的。谁手上要没少过二两肉,那是练不出来的。时间和能吃苦才是诀窍。”

张大勺对宁卫民很有投缘的好感,意见也就给的很透彻,全是专家级的干货。

宁卫民听过之后,果然心里踏实了不少。

不过疑虑虽然减轻,却不能说完全没有,他想了想又说,“张师傅,可问题是海外也有中餐厅啊。没在日本转过我还不知道,元旦那阵,我在日本几个地方一转悠才发现,日本个大城市的中餐厅还真不少。东京、京都、大坂,菜虽然做的不怎么地,都不能算正统的中餐。可山珍海味,他们是真敢往菜单上招呼。我不怕别的,就怕……”

“就怕日本人拿那些餐厅的菜色跟你的比,先入为主会认为你的餐厅档次不行,是不是?”

张大勺抢着接过话来,结果一语中的,宁卫民不禁略显尴尬的点点头。

这样一来,张大勺沉思了一会儿,也觉得有点麻烦。

不过名厨就是名厨,没多大工夫,也就是咂了半盅酒吧,张大勺再度开口了。

“我给你出几个点子吧。你斟酌着来,或许能帮你的坛宫尽快在日本站住脚。”

“您说您说……”

此言一出,宁卫民顿时精神为之一振,全神贯注。

“首先啊,你要学习日本烹饪的优点。日本烹饪也不是全无特色的。至少在我看来,有一样也值得称道,那就是海物提鲜的办法。日本人叫做“出汁”。这是日本特有的一种调味品。日本料理的出汁,是从鲣鱼干及晒干的海带中提取制作而成的。我说这个东西是什么意思是呢?日本人能用,你也能用啊。怎么用?你理解为日本的海鲜高汤即可。回头去了日本你让你的厨师多试试,用来烹饪中餐,有异常奇妙的变化。这种办法,咱们的厨师要是掌握了,不但很容易能做出味道鲜美又营养健康的新菜来,也至少可以解决一定口味差异问题。”

这老爷子的话,果然有料,宁卫民他就不可能不重视。

拿出纸笔,认认真真把这条写了下来,没想到接下来的话则更让人意外。

“还有啊。你要懂得利用自己所长。中餐的丰富性,味道的调和,讲究色、香、味、意、形、触,足以让我们做出普通人难以想象的菜色来。要我说啊,旁人能用山珍海味做噱头。你也可以啊。”

“我……我也这么干?是,是可以。可……可问题是这些东西进出口手续太麻烦了,在日本可能还要冒法律风险,我确实弄不来啊。”宁卫民还有点没听明白。

“我没让你真卖啊。就像鱼翅,你可以卖素鱼翅。熊掌,你也可以用猪蹄来做嘛。你忘了我教给你们的几样假荤菜是怎么做的了?类似的手法塑形,再用调味的手法变味,弄假成真的山珍海味怎么就不能卖呢。只要你写明白了怎么回事,告诉客人真实的原料,这卖的就是手艺了啊!我还跟你说,解放前就有酒楼靠着这些假的山珍海味以低价招引客人呢,愣是没几个人能吃出来的。怎么样想学不想学?想学我就把做法告诉你……”

好家伙,这主意可出的太绝了。

是啊。怎么就不能冠以山珍海味的名字卖些普通原料的菜呢。

功德林的素席不就挣得这份钱嘛。

什么假鸡、假鸭、假猪、假牛,足能以假乱真。

没错,咱们中餐早就是什么“人造肉”的祖宗了。

而就在宁卫民欣喜不已,想要求方子的时候。

张大勺最后的一个主意才真是重量级的。

“哎对了,我还想起一件事来,日本人不是懂得大米的优劣嘛。这样的话,咱们京城过去有一种米是贡米,就适合你弄到日本去打牌子,卖高价,壮门面。知道京西稻吗?那香味冲着呢,你要用京西稻做饭熬粥,隔着一条街都能闻到。京西稻里有一种粉红色的胭脂米,色微红而粒长,气香而味腴。那是米中的极品,叫做‘紫金箍’,慈禧太后顶爱吃。到了民国时候一袋子能卖十八块大洋。那可是玉泉山水浇灌出来的。只可惜产量太少,价钱也太贵,解放后就没人种了。真要是真能找到的话,还没绝迹的话,那你这买卖可行了。要是你肯花钱培育,今后光卖这种米,就够日本人追着你屁股后头转的了。”

“什么?咱们京城,居然还……还有这样米?”

宁卫民简直不敢置信,吃惊无比。

他的屁股蛋子算是再度被深深地拉了一刀,又开了眼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满级武力在魔法世界里搞升学
满级武力在魔法世界里搞升学
许昭穿成被调包的真千金,好消息是——她天生神力,一拳能打飞高级战士。坏消息是——这是个魔法至上的世界,而她连咒语书都看不懂。当家族决定放弃培养她时,许昭自己摸进了全帝国最野的职校——魔法课?不存在的。文化课?那是什么能吃吗?许昭看着这群摩拳擦掌的未来打手,默默掏出了。“都给我坐下,今天开始,这所学校的目标是——全员考上大学!
菜菜好好吃
满级大佬混都市
满级大佬混都市
关于满级大佬混都市:17岁的少年云霄跟随不良老头王大爷在山中修行了十年,有所成就的他懵懵懂懂的就踏入了都市之中,修行十年的他如何去在尔虞我诈的都市之中翻云覆雨……
白老鹿
说唱:从地下开始崛起
说唱:从地下开始崛起
如果让巅峰时期的贝贝去参加会走到哪里?张晓贝本是一位BattleMC,在一次直播因为一场大火重生到了平行时空的高一时期,这个时代的说唱文化还是太过小众,想要用说唱在这个时代快速地往上爬,只有先走underground这条道路。
灰拜
九个哥哥团宠我
九个哥哥团宠我
沈令意外得知自己有九个同母异父的哥哥,不仅如此,九个哥哥都是宠弟狂魔。沈令还意外获得了一个无敌的系统,他的人生一下子发生了巨大改变,武道天赋更是远超同龄人,哥哥们更是一个比一个强,实力非凡。大哥是拥有大半个世界财富的总裁,不仅如此,他还是地下某个强大帮派的老大;二哥是华国东部海域强大势力的主人;三哥是神秘杀手组织的老大;四哥是华国五大战军之一的军主;五哥是神秘刺客;六哥是娱乐圈无人敢惹的大明星;
树风临
星光祈愿录
星光祈愿录
关于星光祈愿录:我叫徐然,真的只是个在半岛留学的学生。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原本黯淡的天空多出了很多点缀的明星。玫瑰星座、松鼠星座、柴犬星座、木鱼星座…本来只想安安静静地继承家产,却被星星绕得有点眩目。幸运的是,从此以后,我不再需要抬头看星星。因为你们在我身边,我的宇宙里从此绚烂多彩。(hy,不喜勿入)
蔚蓝孤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