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倚天屠龙之大明天下》最新章节。
所有考生就位,刘伯温登上高台,朗声道:"奉陛下旨意,本次科举正式开始!考题将由侍卫统领当场拆封宣读!"
全场肃静。
侍卫统领当众拆开火漆密封的锦囊,取出考题,高声宣读:"策论题:论治国平天下之道;诗赋题:以'江山如此多娇'为题,作七言律诗一首。"
题目一出,有人喜形于色,有人眉头紧锁。
周文渊略一思索,便提笔蘸墨,在试卷上写下第一行字:"臣闻治国如烹小鲜,不可不慎..."
同时,那位男装少女——实为将门之女赵清芷,也在认真作答。
她父亲是边关大将,自幼教她读书习武,此次女扮男装应试,正是为了证明女子同样可以报效国家。
北方学子李默则额头冒汗。
他虽饱读诗书,但面对如此重要的考试,仍不免紧张。
忽然,他感到一阵眩晕,手中的笔"啪"地掉在地上。
监考官闻声而来:"这位考生,可有不适?"
李默强撑着摇头:"学生没事..."
话未说完,便眼前一黑,栽倒在地。
考场顿时骚动起来。
刘伯温快步走来,查看情况后立即吩咐:"速传太医!将这位考生抬到静室休息,待他醒来后,单独为他计时补考。"
有考官低声道:"刘公,这不合规矩..."
刘伯温正色道:"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若因一时不适而埋没人才,才是最大的不合规矩!"
这一幕被众多考生看在眼里,无不感佩刘伯温的仁厚公正。
考试持续了整整一日。
黄昏的余晖为贡院的青砖黛瓦镀上一层金色,最后一名考生离场后,偌大的考场顿时显得空旷起来。
刘伯温站在高台上,望着渐暗的天色,轻轻舒了一口气。
"刘公,今日的考卷已全部封存,是否现在就送往阅卷处?"一名考官恭敬地问道。
刘伯温微微摇头:"不急。陛下对此次科举极为重视,老夫想先过目一遍。"
他走下高台,忽然注意到考场角落站着一个身着锦袍的中年男子,正饶有兴趣地打量着四周。
那人约莫三十出头,面容儒雅却隐含威严,身后跟着两个看似随从却目光锐利的年轻人。
刘伯温心中一动,快步上前拱手道:"这位先生,考场已经封闭,不知有何贵干?"
那人微微一笑,回礼道:"在下姓张,是个商人,听闻今日科举盛事,特来一观。没想到来得晚了,考试已经结束。"
刘伯温仔细打量对方,只见其手指修长,指甲修剪得极为整齐,腰间玉佩看似朴素实则价值连城,心中已有几分猜测。他不动声色地说:"张先生对科举也有兴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张姓男子意味深长地说,"更何况为国家选拔人才这等大事。今日见主考官为一名晕倒的考生破例,实在令人敬佩。"
刘伯温淡然一笑:"不过是尽本分罢了。若张先生不嫌弃,可随老夫一同用些茶点,聊聊今日见闻。"
两人来到贡院后堂,侍从奉上清茶。刘伯温注意到,这位"张先生"接过茶盏的姿势极为优雅,显然是长期养成的习惯。
"刘大人,"张先生轻啜一口茶,"今日那位晕倒的考生,您为何要为他破例?科举规矩森严,历来如此。"
刘伯温放下茶盏,正色道:"规矩为人而设,非人为规矩而生。
考生面色苍白,双手颤抖,显然是紧张过度。
若因一时不适而埋没人才,岂不可惜?"
张先生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刘大人果然慧眼如炬。不知今日可有令您印象深刻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