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唐盛产逆子

第14章 贞观朝,当官没油水(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大唐盛产逆子》最新章节。

“不错”李象沉声问道:“敢问陛下,自问与隋文帝治功孰为了得?”

李世民又是一愣,若不是看李象认真,几乎以为在调侃自己。

他张了张嘴,答案是现成的,却是一时之间没好意思说出口。

李象目光鼓励。

李世民发现了,撇了撇,还用你鼓励?朕有何不好意思承认。

他笃定道:“朕当然不弱于隋文帝。”

呃,李象一滞,还以为李世民会说肯定是他强过隋文帝这等话。

没想到只是不弱于。

这位陛下还真是谦虚。

李象摇头道:“陛下太过谦虚矣,臣觉得陛下治功过之隋文帝远甚。”

李世民没说话,此等夸赞之言还动摇不了他的心志,等着李象接下来的话如何跟“扩户”联系在一起。

“但为何世人眼中,隋文帝之世国富民安,太平盛世,而我大唐无其气象?”李象问出了疑问。

既然李世民认为治理能力强过隋文帝,为何国家与百姓却比不上大隋,没有天下遍地富裕的景象?

李世民当然知道原因,他摇头道:“大唐与前隋不同,隋之一统,天下无起大兵戈,而大唐却是在一片废墟中建立。就如隋之于秦之一统,唐之于秦亡汉兴。”

李象点头:“陛下此言恰如其分,但在臣看来,归根结底还在于人口。”

“开皇九年隋人口三千两百万,而到了大业五年,人口已是四千六百万——二十年之间,人口竟是增长了五成。

虽然天下承平,无战事之扰,但二十年间人口增长如此之多,历代未有也。”

下面的不用李象再说,他看过隋朝遗留下来的户册,李世民多半也看过。

隋朝初年的人口暴涨,很大程度上是靠搜检户口而得来的。

遍观隋朝户册,“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等字样,屡见不鲜。

大索貌阅”,就是比对实际年龄和户籍中的记载,针对的是改年龄——因为老人和小孩是不纳税的,所以也就有了“诈老诈小”的猫腻。

这项举措,重点是在山东,即崤山以东,也就是当时的北齐故地展开。单这一项措施,搜检出的人口就有一百六十多万户。

而“输籍定样”,则是治本之策:当时很多人成为隐户,主要为豪门大族所隐。这些人成为大户的佃农后,一样要交租,但因为不在籍,所以可以躲掉官府的税赋和徭役——在这当中,佃租肯定是比税赋水平要低的。

“输籍定样”针对的就是这个差值。在降低了民众的税赋水平和徭役期限后,官府征收的比大户还要少,百姓自然就愿意接受官府的授田,成为编户之民。

从史料的记载来看,“输籍定样”是个长期的政策。在隋文帝早期,这是地方官府每年的“规定动作”。

正因为隋朝坚持扩户,所以隋文帝一朝增加两百多万,隋炀帝时又增加近七十万户,加起来就是国家户册上多了一千多万人。

人口才是一切的根本,有了人口,开垦土地多了,赋税多了,兵源多了,创造物质财富多了,在社会上流通多了,于是全都盘活了,士农工商全都受益,最终反馈到国家层面上。

就是国家富。

有隋一朝,为历代国富之最,朝廷府库钱粮布帛多的无处存放,以致不得不下令连年免除百姓赋税。

另一方面,增加的户口除了百姓隐户之外,大多是从豪强门阀手里“搜”出来的,又打击了门阀势力。

是一举多得之策。

再反观李世民的贞观之治。

为何只是“贞观之治”,而不是“贞观盛世”?

唐玄宗李隆基又有哪一点强过唐太宗李世民?

是治政能力,还是军事才能,还是胸怀仁厚,乃至个人魅力?

没一点比得上,可是偏偏盛世出现在李隆基朝。

无他,人口多而已。

经历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三代励精图治,国家人口上来了,再加上国内安定,皇帝不昏庸。

而李隆基前期又恰好符合这一切,于是盛世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了。

贞观十六年的大唐,人口只有三百多万户,不足一千五百万口。

哪怕李世民再励精图治,也只不过是抚平乱世疮伤而已。

盛世,是万万不及的。

可以说,只要补足了人口这一短板,哪怕比不上隋朝搜扩人口的力度大,哪怕只扩户一百万户,那也可能达到两千万。

届时李世民的贞观朝,是可以再跃上一层楼的。

想到这里,李象抬起头期待的望向李世民,希望他能纳谏。

而且还可以借此打击山东世家门阀,这也是李世民一直在做的事,想必他不会拒绝的。

然而李世民却摇了摇头,缓缓道:“你说的这些朕都知道,可是你可知隋如何能做到这些?”

不等李象回答,他便说道:“首先便是行政之高效,其次,少不得严刑峻法。

在‘输籍定样’中,严刑峻法随处可见。

到隋炀帝年间,已经发展到‘若一人不实,则官司解职,乡正里长皆远流配。又许民相告,若纠得一丁者,令被纠之家代输赋役’的地步。”

“你要朕也学隋连坐之法乎?”李世民深深看了李象一眼,问道。

李象一滞,一时难以回答。

“还有,朕也曾设置‘乡长’之秩。”李世民又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话。

李象面色一变,他听懂了。

自秦之后,便皇权不下县,作为有为之君,很显然李世民是想打破这一现状的。

于是设置“乡长”,意图将触角深入基层。

可惜,设“乡长”之后不久,最终又罢废。

原因太多,只说一点,光是支出朝廷就负担不起。

大唐三百一十多辖州,一千五百多县,余外更有羁縻之州八百多数。

一县又至少十数以上乡。

光是设置乡长一职,吏员就比官员数目翻上数倍。

如今的大唐官员是没有俸禄的,官员只有官田,还有就是皇帝降下的赏赐。

以至于,只在贞观朝初期,李世民下旨过一次,给政绩出色考评中上的官员发放钱财俸禄。

整个贞观朝,有且只有那么一次。

还是到了高宗李治时,才逐渐给官员发放俸禄。

以至于在贞观朝出现奇事,那就是地方学子不乐于到长安参加科举,李世民不得不罪于州县长官,说他们不积极举荐学子。

实在是,当官没啥好处啊。

李世民治下,政治清明,没有贪官污吏的生存土壤。

“百废待兴啊”李世民感慨道,他面色复杂的看向李象,隐隐教育道:“立国之初,当以恢复民生为要务,不宜大刀阔斧行改革事。”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
大明: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
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现代青年一朝穿越,成了朱元璋孙子朱允熥。他深知伴君如伴虎,只想远离朝堂纷争,在封地安稳度日,当个富贵闲人。然而,命运却总爱捉弄人。一次朝会上,他随意发表的观点,竟让朱元璋眼前一亮,开始频繁委以重任,朱允熥由此被卷入权力的漩涡。此后,政敌朱允炆不断刁难,抛出各种棘手难题,企图让他出丑。感情路上,朱允熥想迎娶徐妙锦,却遭到徐辉祖拒绝。被逼无奈之下,他甚至想出带兵逼婚的荒
萧山说
开局一颗头,争霸全世界
开局一颗头,争霸全世界
那一年,他睁开眼睛,旁边滚落一颗头,砍头的刽子手已经拎起了他的辫子,此时脑子里响着系统让他争霸世界的声音……
狂人啊Q
1951之大国重器
1951之大国重器
李子腾,意外穿越到了1951年抗鹰时期。刚开始因为身份不明被安排到了一个偏远的马上要关闭的子弹兵工厂。李子腾表示一点都不慌啥都没有那就从头开始。铜覆钢子弹107火箭炮步枪,大炮,导弹,青霉素,杂交水稻。等走上了钢铁洪流之路。李子腾的名言格句,在座的各位都是弟弟。
流云肥
母皇别传位,五个皇姐拔我氧气管
母皇别传位,五个皇姐拔我氧气管
李谨穿越就死了父皇,成为帝国唯一的皇位继承人。大皇姐:“三十万玄甲军已到城下。”二皇姐:“不管你藏在哪里,我有一百种方法找到你,我需要皇弟的心头血炼秘术。”三皇姐:“荧惑守心,九曜异动,皇弟今日不宜登基。”四皇姐:“天下文人联名弹劾,皇姐给你写的罪己诏。”五皇姐:“信徒说,皇弟被邪祟附体了,急急如律令……”皇后(女帝):“皇儿瘦了,哀家刚给你熬了碗参汤(砒霜掉碗里了)。”李谨:“还请母后登基称帝
一叶瓜州
拜师亮剑成为轻步兵之王
拜师亮剑成为轻步兵之王
欧瑀穿越亮剑,获得拜师系统,拜师后,受师傅指导就能快速的获得师傅的相关技能。就这样欧瑀拜师魏和尚,赵刚,李云龙,张大彪,王根生,段鹏等有本事的人,成为最强大的战士。他还拜师军工老师傅,裁缝老师傅,作曲老师傅,工匠老师傅,成了发展根据地最强的后勤人才。拜师旅长,师长,副总指挥,成为八路军的强大的战将。李云龙:欧瑀你小子的还真是个天才,打鬼子的花样比我还多。赵刚:欧瑀的狙击水平是比我强十倍。魏和尚:
飞猪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