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尽倭寇

第625章 认清明大楼(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杀尽倭寇》最新章节。

胡天佑静静地伫立在自己办公室窗前,深邃的眼眸凝视着远方。

他心里清楚,这场惊心动魄的假币事件仅仅只是一个开端罢了。

后续的局势肯定会变得更加错综复杂,犹如一张密密麻麻交织在一起的大网,让深陷其中的人无法自拔。

周佛海、明大楼......这些来自不同阵营的各方势力此刻正躲在暗处较劲,彼此勾心斗角,展开一场没有硝烟的激烈斗争。

胡天佑尽管一直小心翼翼,试图置身事外,但最终还是身不由己地被卷入到这场旋涡之中。

短短数日之后,原本就闹得沸沸扬扬的假币事件更是如火上浇油一般愈演愈烈起来。

市民们心中的不满与愤怒情绪已经累积到了顶点,他们再也无法容忍这种恶劣行径继续肆虐下去。

市政府门前每日都人头攒动,挤满了前来抗议示威的人群。

面对如此汹涌澎湃的民愤浪潮,周佛海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无奈之下,他只得硬着头皮亲自出马,妄图通过安抚民心来平息这场风波。

然而,他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却收效甚微,根本无法缓解民众心头的怒火。

对于这一局面,胡天佑看得真真切切。

他深知这一切都是明大楼在背后推波助澜、刻意纵容所致。

这个明大楼手段阴险狡诈,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全然不顾普通百姓的死活。

想到此处,胡天佑不禁紧紧皱起眉头。

经过这件事胡天佑得出判断:像明大楼这样丧心病狂之人绝对不可能是自己的同志!

因为真正的革命者永远都会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绝不会做出这般伤天害理之事。

夜幕降临,万籁俱寂之时,胡天佑悄然来到明大楼那座豪华的别墅前。

四周一片静谧,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虫鸣打破这夜的宁静。

此时,明大楼正静静地站在书房窗前,昏黄的灯光映照出他那张轮廓分明的脸庞,他的嘴角挂着一抹若有若无的微笑,仿佛早已预料到胡天佑的到来。

当胡天佑被管家带进书房的时候,明大楼才缓缓转过身来,目光如炬地注视着他。

轻声说道:“胡处长,你可算是来了。”

声音不大,却充满了威严与自信。

胡天佑微微一笑,向前走了几步,靠近明大楼后说道:“明主任,不得不说,您的手段当真是高明至极!这次的假币事件已然让周佛海陷入焦头烂额的困境,完全打乱了他原本精心策划的所有计划。”

明大楼闻言,冷笑一声,语带讥讽地回应道:“哼,周佛海这个狂妄自大之人,竟然妄图掌控一切。但他大错特错了,上海可不是他手中随意摆弄的棋盘,而我更不会成为他任意驱使的棋子!”

说完,他眼中闪过一道寒芒,透露出坚决不让他人摆布自己命运的决心。

胡天佑面无表情地看着明大楼,不咸不淡地回应道:“明主任,这接连数日的动荡不安,老百姓们可真是被折腾得够呛,叫苦连天!不知道明主任您后续还有什么计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与竹马校霸官宣后,前世老公气红眼
与竹马校霸官宣后,前世老公气红眼
当苏虞死后才明白,陆淮安和她结婚也只是为了苏阮阮复仇。更离谱的是,那个被害死但假死的养妹苏阮阮,设计车祸让她掉入圈套,目的让她纵叛亲离。最最最最离谱的是,前世针锋相对的竹马兼宿敌江砚却刨她坟,为她复仇,还为她殉情。而这一切居然是因为江砚暗恋她?不是哥们?你顶着这张女娲毕设最满意作品的脸,搞暗恋?重生高二,苏虞扔掉陆淮安的书包课本:从我家滚出去!转头勾唇一笑对江砚说:以后,我只和你补习。全校哗然那
石榴煎蛋
替嫁夜,疯批权臣宠我入骨
替嫁夜,疯批权臣宠我入骨
沈雪尽被逼替嫁纨绔当日,带着病重母亲藏身平南侯府。白天她谨小慎微抄经奉茶,入夜却在茶盏里下药让庶妹自食恶果。当她以为筹谋得当,却在暴雨夜被当朝新贵霍南池抵在藏书阁——这位白日清冷端方的状元郎,竟是每夜入梦掐着她腰说
谢居安
【娱乐圈】私藏太阳
【娱乐圈】私藏太阳
朴茗知是韩国最有潜力的女solo,权志龙是韩国大势组合Bigbang的队长。2011年他们相遇了!两人从相知到相伴再到相爱,一路并肩到顶峰的小甜饼!我有一个喜欢的人,她像太阳一样温暖着我,刚开始我太渴望温暖,想把她藏起来,我不知道怎么让她喜欢上我,让她独属于我一个人,然后我推开了她,想放她回天上……但她告诉我她爱我。我才意识到,原来是她将我拉出了泥潭。大概是天生爱神狗狗女VS傲娇敏感猫猫男需要注
鸭鸭努力补鸽
血刺玫瑰【刑侦】
血刺玫瑰【刑侦】
一句话简介:女法医为父报仇、追凶过程中,与真爱强强联合、屡破奇案。法医温阮与刑侦队长荣曜第一次见面,他们在彼此眼里一个是需要远离的草包花瓶,另一个是必须举报的犯罪分子,两人四目相对,心里都想为民除害。第二次见面,一心为父报仇的温阮,在“深井藏尸”案中通过尸检反推凶手的方式,不仅解生者困惑、慰亡者魂灵,更让荣曜刮目相看。“密室灭门案”中两人再次交锋,一个解读“尸体语言”,另一个洞悉“活人想法”,在
山烈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
简称,俗名,是中国清朝着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蒲松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