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话事人

第二百一十八章 站在风口上(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话事人》最新章节。

再将赵志皋与那几个条件对应,发现竟然完全符合。

老成持重,江南旁边的浙江人,在南京国子监工作有士林人脉,当年因为反对张居正被贬出京师。

或者说,这几个合理的条件,看起来就像是给赵志皋量身定做的一样。

于是海瑞不屑的说:“说到底,原来是他!你直接说出此人就可,何必又先装模作样的摆出一堆条件!”

林泰来就解释说:“我提出的这些人选条件,并非是为了推出赵学士,而是为了给老大人你准备的啊。”

海瑞:“???”

林泰来更详细的解释:“有了这些增加合理性的条件,就能够让您获得一些自我安慰。

具体说,能让您内心感到,确实举荐了非常合适的人才,没有对不起国家,没有违反道德。

不至于因为被迫推荐了我提名的人选,而导致心情抑郁。”

海青天是带着怒气来找林泰来的,可是没有想到,离开的时候又带走了更多怒气。

回到都察院,海瑞翻阅了赵志皋这两年考察情况,这些资料都察院里都有。

却发现此人像是个兢兢业业老黄牛式的人物,若说去当巡抚绝对合格。

退一万步说,就算此人能力不足,但有林泰来助力,也完全能应付的住。

然后海青天又亲自与赵志皋会面,交谈过后越发的感到,赵志皋真不是奸猾之辈,反而有忠厚长者之风。

而且赵志皋当年得罪张居正后,在地方当过几年官,对基层工作也很了解,才力绝对够用。

所以从各方面来看,作为巡抚人选,赵志皋确实没有问题。

于是海青天又迷惑了,林泰来这种人怎么会推荐赵志皋?

一个是投机取巧的刁钻年轻人,一个是有点能力的忠厚长者。

常言道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林泰来和赵志皋两个人怎么看也不搭。

海青天顺着油然而生的感觉叹道:“卿本佳人,奈何从贼。”

赵志皋:“???”

端正刚严的海青天何时也学会了阴阳怪气?这人设是不是要崩?

“本院修养不足,一时失言,赵学士勿怪。”海瑞连忙把话往回收。

然后又说:“本院只是想问,赵学士你怎么与林泰来那种人走到一起的?”

赵志皋答道:“因为林泰来是近几年来,唯一愿意与我走得近,并且积极为我出谋划策的人。”

海瑞不禁陷入了深思,难道自己对待林泰来以貌取人,流于表面了?

时间紧迫,之后海瑞再次与魏国公、南京兵部尚书、南京吏部尚书会商过后,就将赵志皋举荐给了朝廷。

然后终于在十月中旬,征税开始后,朝廷加急诏书发到南京,升赵志皋为右佥都御史、总理粮储、巡抚应天府等处,也就是俗称的江南巡抚。

随即赵志皋迅速动身,启程前往苏州城,而林泰来也要跟着赵志皋回苏州。

主要是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林大官人最看重的江南巡抚已经“到手”,其他就无所谓了。

比如席家那些人具体判几年流放到哪里,亦或临淮侯李言恭具体什么时候被罢职,都是无所谓的事情,不用林泰来天天盯着关注。

赶紧跟着赵志皋衣锦还乡,大肆收割胜利果实更为重要。

而且秋收后农闲时间到了,按照这时代惯例,农闲时侯也是搞工程的时间。

心系家乡基建的林大官人,迫切想要返回家乡,为家乡基础设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怕回去晚了,今年就没机会为家乡的建设做贡献了。

林泰来陪伴着赵巡抚,一路同舟而行。

赵巡抚回头看看消失在视野里的石头城,忍不住就问道:“现在应当可以说说,如何平定风波了吧?”

先前答应出任江南巡抚的前提就是,林泰来肯帮忙摆平这次抗税风波。

苏州府抗税一直是传统艺能,也盛产刁民,任何官员上任后遇到这样大面积的抗税舆情,都会感到非常棘手。

如果不是林泰来信誓旦旦的保证,赵志皋也不想趟这个浑水。

林泰来此时胸有成竹的说:“如果换在其他时间,就未必好办。

但是时势造英雄,站在当前这个风口上,猪都能.啊不,我的意思是这个巡抚并不难当。

第一步就是豁免钱粮,以此安抚人心!”

赵志皋转头就想对船舱外面喊一句,调头、回南京、辞职!

林泰来刚才所说的豁免钱粮,纯粹就是一句没用的屁话!

面对抗税风波,傻子都知道知道豁免钱粮最管用!

但这现实吗?你想豁免承担漕粮六分之一的苏州府钱粮,那小心朝廷先把你人头豁免了!

“赵公别急!听我说完!”林泰来连忙说,“如果我说的是,先豁免近十年所积欠钱粮呢?”

前文也介绍过,苏州府这地方税赋非常重,但也很难收齐,每年能收够定额七成就算合格了。

既然每年都收不齐,所以每年都有欠税,常年积累下来苏州府经常欠着朝廷几百万石。

每隔若干年,等欠税积累多到不可能被追缴回来的时候,朝廷往往就被迫无奈的豁免一次。

赵志皋并不是不通政务的小白,经过林泰来提醒后,很专业的抬头问道:

“上次朝廷豁免苏州府欠税是什么时候?”

林泰来答道:“万历三年时,江南巡抚与户部因为苏州府欠税问题,发生了激烈争吵。

当时相国张江陵为平息事端,做主豁免了苏州府历年所有欠税。”

赵志皋若有所思的说:“万历三年距今已经十年,如此说来也该再豁免一次了。”

林泰来说:“这十年间,苏州府怕不又是欠税几百万石了。

朝廷也清楚,这些欠税已经根本不可能追缴回来了,但若一直拖欠着不管,又会影响朝廷威信。

所以最佳的办法,就是由朝廷按照惯例,主动下诏豁免苏州府那几百万欠税,还能保全朝廷颜面,落一个善政名声。

而且赵公别忘了,如今内阁里面有两个苏州人,其中一个还是首辅。

所以说老大人这时候出任巡抚,就等于是站在了风口上,有一次奏请豁免欠税的机会,先以此安抚民心并不难。

然后再把济农仓拿到手,调动济农仓存粮来弥补一部分缺口,忽悠一下民众还是很容易的.”

越想越觉得有戏,赵志皋不禁睁大了老眼,不可思议的看林泰来,就像是看怪物。

一个不到二十岁的人,家世也只是普通农户出身,怎么做到对朝廷运行机制了如指掌的?

一般普通人谁能这么清晰的回忆起万历三年的豁免,然后又敏锐的意识到,如今十年又是一个周期?

想起书评有个无锡书友说,受不了无锡人被苏州人欺负弃书。。我说看个不至于不至于啊,如果都这样敏感,这就没法写了。

另外继续求月票,不求不行啊,不求就掉名次!最近没有推荐,只能靠榜单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诸葛亮假死?那我打造最强蜀汉!
诸葛亮假死?那我打造最强蜀汉!
关于诸葛亮假死?那我打造最强蜀汉!:建兴四年,诸葛亮出师北伐的前一年!居然……死了?既然丞相仙逝,那这蜀汉还不是我杨仪说了算?直接自行开府,继承丞相遗志,镇压朝堂,成为丞相的顾命大臣。开发军事科技,进行经济改革,打造最强蜀汉。只是杨仪不知道,这是诸葛亮为了写出一篇出师表,才想着用假死来试探朝中群臣。但万万没想到,满朝文武竟不敌一个杨仪?“你说杨仪自己开丞相府了?他哪来的这个实力?”“什么?杨仪手
天帝
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
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
李济世穿越异世界,成为大周皇子,却被篡权夺位的女帝送到北蛮和亲。第一天,和亲:“皇子和亲,还有这种好事!?”第二天,入北蛮:“岳父,我可太想当皇帝了!你有兵,我有名,你我合并,岂不成功解决了游牧民族不能匡扶正统的问题?”第三天,天下正统在草原,起兵南下平叛!第四天,爱你老妈,玄武门见。第五天,没有人比我更懂游牧民族的危害。第六天,各位娘家人,别人找不到你,朕还找不到你吗?第七天,封狼居胥,天下一
清炖小皮
家国天下之天若有情
家国天下之天若有情
这是一部很精彩的关于家国情怀的小说。一位满腹才华心忧天下的学子,奉母亲之名赴京赶考,以苏州为转折点,开启了极其艰难又不平凡的人生之旅,从孤身一人到位极人臣,拥有众多知己好友,到最好的隐退山林。该书讲述了一位极具中国色彩的传奇人物在面临艰难险...
原创作家子正
短视频:跪下,不准站起来
短视频:跪下,不准站起来
跪下,不准站起来:刘武玩吃鸡游戏被雷劈中了,手机与平行时空连接,将他所看的一切给投射在了古代。独夫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他说:“世界是属于所有无产阶级的!”他们跪下,高呼:“吾皇万岁万万岁。”他站在高楼,高呼:“人民万岁。”.........食肉者惊恐:“闭嘴,闭嘴,不准说。”“闭眼,闭眼,都不准看。”“掩耳,掩耳,都不准听。”他们,在害怕!!
星汉玄羽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
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立朱允炆为太孙?复活奶奶马皇后,怒骂朱重八!吕氏以侧妃上位?复活母亲太子妃常氏,正位东宫!朱元璋倚老卖老?复活朱五四,吓得朱重八直呼亲爹!淮西勋贵不团结?复活外公开平王常遇春,整顿武勋!皇子皇孙们争斗?复活大明太子朱标,谁他么都别想争了!常氏:“我儿,有娘在,没人可以欺负你!”朱标:“允熥,给爹一个机会弥补亏欠吧?”马皇后:“天冷了,好孙儿,把这身龙袍穿上吧!”朱五四:“
公子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