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我当天帝?得加钱!

第430章 伏羲的大弟子(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洪荒:我当天帝?得加钱!》最新章节。

“然徒儿又有众生难及之聪慧灵明,故而通糊之‘胡’不可取也,便取‘孙’为你之姓。”

“姓孙。”

再做停顿。

伏羲沉吟了片刻后继续道:

“学习、修行,皆在于一个‘悟’字,而徒儿之聪慧灵明,更是‘悟’之体现。”

“悟者,明也。”

“见性明空,能得自由自在。”

“能悟性空,可取逍遥正果。”

“悟空——”

“可做徒儿之名!”

“今后你便姓孙名悟空,唤作孙悟空。”

“可好?”

一旁。

蜷缩着身形,小小一只的猢狲,靠在自己老师的身旁,听着他说着自己不太能够听得懂的话语,双眼透露着清澈。

但是它也明确的记下了最关键的。

自己的名字——

孙悟空。

心中默默念叨了几次自己的名字。

他越来越觉得这个名字好听。

然后认真的朝着伏羲一拜:

“多谢老师,赐弟子姓名!”

礼拜过后。

好动的小猢狲终于是都坐不住了。

快乐的、手舞足蹈的围绕着伏羲转圈,并且开心的大喊大叫道:

“我有名字了!”

“我有名字了!”

“我有名字了!”

看着环绕着自己转着的弟子,伏羲的脸上露出笑容。

摸着胡须亦是朗朗而笑:

“哈哈哈……”

收下了第一个弟子。

伏羲开心之余,同时也是开始计划起对于弟子的教导了。

这一次,

可不能像是之前那样,随便的给功法、教导神通,带在身边一段时间,就草草了事儿了。

面对自己的第一个弟子——

伏羲还是很上心的!

并未多久。

带着自己的大弟子,离开了山巅以后,伏羲便是在这一座海外仙岛上,开辟了一处洞府出来暂住。

洞府内。

摆上了一张书桌,伏羲坐在教书先生的位置上,在他的面前,是灵动而好学的孙悟空。

目光宠溺的看着自己的大弟子。

伏羲笑着开口道:

“为师要教导你的第一课——”

“识字。”

“首先便从你自己的姓名开始,咱们一个字一个字的来。”

“待你学会写,并且写好自己的名字之后,我们再学其他的文字。”

“等你什么时候能够自己阅读书籍以后,老师会教你学习、理解各种文学经典。”

“至于仙道修行——”

“暂时倒是不用着急!”

闻言。

孙悟空的脸上带着期待的色彩:

“请老师教我!”

眼下。

他完全就是一块纯净而质朴的璞石,如何雕琢、要怎么雕琢,都是伏羲这个老师的问题。

心中未曾种下求长生之法的念头,孙悟空对于仙道修行亦不渴望。

现在的他,很能够静下心来,聆听自己老师的教导。

而伏羲的想法亦是简单——

修仙之前,先修一颗初心。

而要修一颗初心,没有比儒教文道更适合的了。

再加上,

成为文道修士,不仅仅能够得到三道青睐,更是天帝门生。

将来自己这个大弟子实力足够,离开这一方大千世界,步入真正的洪荒寰宇,文道修士、儒教门生的身份,也可以让他省去众多的麻烦。

而伏羲身为天君,同样也是文道大修士。

要引自己这刚出世的纯净弟子成为儒教门生,并不会太过困难。

至于说仙道修行?

更是无虑。

自己大弟子的仙道修行资质,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

不需要担心他的仙道修行。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永恒道路1
永恒道路1
一个无知的少年走出了一条永恒之路,他只为成仙证道,寻得长生,永恒天下
嘎嘎咸鱼
鳌龙传说
鳌龙传说
我于现代走来,却讲远古之事,我写仙侠,却不写修真,写历史,却不写人的历史,我写祖龙的历史,写大道破零之后,混沌时期的历史,龙是什么,是谁创造的,龙从何来?又因何事在诸天仙侠小说中,占有如此地位,我不写玄幻,我要写就的是一部比还早的...
云春凡
太监武帝:功法自动大圆满!
太监武帝:功法自动大圆满!
关于太监武帝:功法自动大圆满!:坏消息。穿越了,成了个太监。好消息。假的,命根子还在。穿越大武王朝,成为刚进宫的小太监。乾武界,三千道州,万千王朝并立。有武夫手撕蛟龙,立城东海,号天下第二!有修士悬剑凌空,八百里斩大妖,取首级酿酒!有儒士言出法随,携儒家气运撞碎一国龙脉!有大妖血口滔天,一口吞一城,万民哀嚎!手无缚鸡之力的叶白如履薄冰。好在系统觉醒,给予能力:每天一本功法大圆满。…...百年后,
花花宏
乱将令之钟鸣
乱将令之钟鸣
一声钟鸣,唤醒了黎明,引来了第一缕阳光,洒落在老人破烂衣衫上,透过散乱头发的间隙,透过停留在老人白发上的晶莹血珠,轻抚在熟睡婴儿的脸庞上。少年郎站在被撞破的大门前,紧紧的攥着老将军的大手,默默回望残破家族最后一眼,便随着将军上了马车,离乡远...
不与书秋
大哥威猛
大哥威猛
关于大哥威猛:曹惟安穿越了,而且,还是一枚胚胎,幸运的是,穿越后却让他拥有一个神奇的天道阁。而在这座天道阁里,修炼书籍、各种法宝、各种药材,各种能量果,包罗万象,无一不缺。曹惟安凭借着天道阁里天道的力量,自娘胎里开始,便获得了一抹天道,能够修炼神仙功法,待得他降临世间,便成为了一个仙人。而此时的大夏国皇帝昏聩,奸臣当道,敌国犯边,民不聊生,他为亲人为族群,求生存谋发展,决定拯救这个国家。可是,求
夜行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