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事讲将1

第六章 杏林春暖——董奉(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史事讲将1》最新章节。

董奉,又名董平,字君异,号拔墘,候官县董墘村人。少年学医,信奉道教,年青时,曾任候官县小吏,不久归隐,在其家村后山中,一面练功,一面行医。由于医术高明,人们把董奉同当时谯郡的华佗、南阳的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

董奉住士燮府中,后士燮阴谋反叛朝廷,担心董奉泄漏其密谋,欲害之,董奉利用气功装死,骗过士燮后逃走。晚年到豫章庐山下隐居,继续行医,吴天纪四年,董奉逝世。

董奉医术高明,治病不取钱物,只要重病愈者在山中栽杏5株,轻病愈者栽杏1株。数年之后,有杏万株,郁然成林。春天杏子熟时,董奉便在树下建一草仓储杏。需要杏子的人,可用谷子自行交换。再将所得之谷赈济贫民,供给行旅。后世称颂医家“杏林春暖”之语,盖源于此。

董奉精通道术、武功,艺高胆大,为民除害。据《庐山志》卷七记载:“浔阳城东门通大桥,常有蛟,为百姓害,董奉治之,少日见一蛟死浮出。”

董奉还深谙养生长寿之道。《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记载:“奉在人间百年,其颜色常如三十许人。”北宋张景《题董真人》诗云:“桃花漫说武陵源,误杀刘郎不得仙。争似莲花峰下客,栽成红杏上青天。”描写了董奉在庐山修炼成仙的传说故事。

董奉饮食奇异,一生喜吃枣、饮茶。交州刺史士燮曾言:“奉不食他物,唯啖脯枣”。东汉之前,茶一直当作药用;魏晋南北朝,茶便为保健养生的上等饮料,药饮两用。董奉认为茶为草药之首,经常以茶疗疾。相传有一天,董奉正在杏林草堂前翻晒杏干、杏花,几个汉子抬一书生前来求医,董奉一边细细切脉,一边观察其神、色、态,询问其症状。他望了一下刚刚翻晒的杏干、杏花,嘱咐道:“以杏干和老茶泡成杏茶汤饮之,必痊愈。”书生尊嘱服其茶,少顷顿感舒坦,题诗一首:“儿患顽疾母心慌,董仙妙手赐神方,杏干云雾显奇效,疫虫尽去身自安。”董奉将最后一句改成“此诗作罢身自安”,意在神形合一,心理调节。此乃“杏茶治癔”的传世佳话!

董奉遍访名山大川,足迹遍布福建、广东、广西、越南北部及江西、河南、湖北、安徽等地。所到之处,采药制丹,行医救人,救济贫苦,广植杏树。据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云:“钟离县杏山,吴时董奉居于此,为人治病,惟令种杏五株,数年,杏至万株。”

董奉曾到中原一带行医,有一年河南信阳爆发一种“疲劳痧”的瘟病,董奉用杏干与“神仙茶”同泡的杏干茶为病人治病,不出一旬疫情平息。为纪念董奉的事迹,后人在黑龙潭不远的擂鼓台山下修建一座“董峰寺”,世代祭祀之。据《太平寰宇记》记载:“董奉山在县西南六十里,昔董奉居于此山学道得仙,有祠存焉。”

民国的《重修信阳县志·山脉》记载:“董奉山在县西南五十里,峰峦竞秀,高出群山,上有黑龙潭、董奉寺,风景殊佳。一作董峰山,周氏祠附寺内。”“董奉寺,在县西南八十里董奉山上,山峰高峻,上开旷宇。相传汉董奉修道其中得仙,后人建祠祀之,故名。”当地人纷纷引种这种得以活命的“神仙茶”,采制后品饮清香怡人、甘醇回味,令人神清气爽,浑身舒坦,可治百病。千百年来,茶叶成为信阳的重要经济作物,也成了信阳人的“摇钱树”。相传,唐代陆羽撰写《茶经》之前曾经到此考察。

据明《永乐大典》记载:“太乙祥符观去城南二十五里,昔董奉植杏之处。”董奉晚年隐居豫章庐山莲花峰下,栽下满山红杏,开创了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共荣和药食同源的杏林园,被后代誉为“杏林始祖”。“杏茶治癔”的掌故流传经久不衰,他用以治病的“山药杏脯粥”如今成为九江人传统的养生滋补食品。

庐山有董奉居住的杏林草堂“董奉馆”、杏坛庵、伏虎庵,以及后人祭祀的太乙宫、真君庙、太乙观、太乙祥符观等;祖籍地福建长乐有一座以董奉命名的山“董奉山”,清乾隆《福州府志》按语:“福山,今名董峰山,属长乐县”;福州茶亭街河上村明代时建有一座纪念董奉的“救生堂”。

有关董奉的故事,如“杏林春暖”、“虎口取粳”、“虎守杏林”、“草堂求雨”、“虎溪三啸”、“浔东斩蚊”、“橘井泉香”、“敷浴治疠”、“斩鼍除魅”等,脍炙人口,流传甚广。

历代文学名家留下不少盛赞董奉行医济世的名篇,如唐代李白的“禹穴藏书地,匡山种杏田”,王维的“董奉杏成林,陶潜菊盈把。彭蠡常好之,庐山我心也”,杜甫的“香炉峰色隐晴湖,种杏仙家近白榆”;宋朝陈师韩的“院宇萧萧锁暮烟,昔人曾见此升仙。静看今日流渠水,应是当年炼药泉”,梅尧臣的“桃花已满秦人洞,杏树犹存董奉祠。莫怪寒梅独多叶,只缘乐府有新诗”;明代唐寅的“人来种杏不虚寻,仿佛庐山小径深”,李时勉“山边种树绕林垌,几处曾看此独名。花近药栏春雨霁,阴浮苔径午风清。岩前虎卧云长满,树底人来鸟不惊。遗迹尚存仙路杏,只应怀古独含情”;清代征士放的“吾亦知医术,平生慕董君,药非同市价,杏以代耕耘。山下虎收谷,溪边龙出云。芳林伐已久,到此仰余芬”,翁方钢的“岩幽虎心善,远吹来杏林。但坐掏石泉,溪回鸣玉琴。”等等。

杏林一词渐渐成为医疗行业的专用名词,人们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杏林春风”这等来赞美高尚医风医德的医生。杏林文化是以董奉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乐善好施、普度众生的博爱精神为基础,经过历代医家长期践行,自觉培育形成的基本医德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是中华医学理念、从业形态文化的综合表现,是中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统一。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在历史遗憾中修补华夏魂
我在历史遗憾中修补华夏魂
时空的伤口,历史的裂缝,有时候修复未必是最好的办法。林世成握紧缠满绷带的手,指间碎裂的残片正在滴血。他知道真正需要修复并不是器物,也是溃烂的时间。清朝格格的耳环,午夜渗出1894年的海水。煤山上的歪脖树,传来不甘的叹息。崖山上的悬崖,传来稚嫩的呼喊。本就是扭曲的时间线,何必再缝缝补补呢?母亲,你还是太保守了。绷带绽放,手臂上的每一道痕迹,都刻印着被吞噬的历史。而在时间长河的尽头,黑色的流沙,正在
奇幻星云
彪悍世子
彪悍世子
化学博士云弈一朝穿越,成了大焱朝最声名狼藉的纨绔世子蛇蝎继母和绿茶弟弟把他逼入死局。他反手用化学知识验毒破案,文华楼狂诗碾压江南才子,更敢当着战神老爹的面撕碎继母的伪善面具!本想躺平当条咸鱼,偏被微服私访的女帝盯上:“北宁世子进京伴驾!”朝堂水深,难挡我龙腾宇内且看现代科学鬼才如何玩转古代权谋,征服女帝做皇帝!
会飞的鲨鱼
宝可梦锦鲤女孩
宝可梦锦鲤女孩
关于宝可梦锦鲤女孩: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知难而上的武德皇后
穿越到古代穷的只剩下一把砍柴刀
穿越到古代穷的只剩下一把砍柴刀
关于穿越到古代穷的只剩下一把砍柴刀:一个养猪佬不小心被母猪拱到了一个未知架空朝代,没有金手指,没有系统,啥都没有,他将如何在古代生存下去……!
江暮隐
沧澜琉璃录
沧澜琉璃录
隆庆元年,漳州府月港的晨雾还未散尽,江湖便已翻起腥风。林鹭影这个在九龙江畔长大的浪荡镖师,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为了一条咸鱼和半张金箔,卷入横跨三大洋的惊世棋局。当青梅竹马的牵星术传人苏绣云,遇上红发碧眼的西洋剑客艾莉娅,三人在龙涎香与火药味交织的码头相遇。一方鎏银茶匙搅动七海潮汐,三尺西洋细剑劈开百年迷雾,而林鹭影的沧浪刀上,还沾着用咸鱼击退刺客的鳞片。从月港商帮的暗夜追杀,到马六甲赌船上的千术对
南音羽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