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事讲将1

第二十一章 一门三忠——王艮(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史事讲将1》最新章节。

王艮,字敬止,号止斋,江西吉水人带源人,建文二年进士及第,官授翰林院修撰。才华横溢,又精通韵律,他曾依“神、真、人、尘、春”为韵作《梅花诗一百首》,堪称梅花诗中的珍品,其著有《平燕策》《翰林集》《王修撰文集》。

王艮,很小就失去父亲,是母亲宋氏把他培养长大,刚入仕途,被授为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太祖实录》、《类要》、《时政记》等书。王艮对朝庭忠心耿耿,恪尽职守,经常上书谈论时政,无所回避。

燕王朱棣“靖难”兵起,王艮是每日寝食不安,心急如焚,还向朝庭呈奏《平燕十策》,说“燕王娴于兵事,多奇谋,又以姚广孝调度于其内,张朱谭李折冲于其外”,朝庭要谨慎应付,“奋乾纲,选将材,早平强藩,以靖幽燕事”,提出了一系列平乱举措。

据《明史·列传》第31卷载:1402年6月,燕王朱棣的军队逼近京城,京城被攻陷前的那天夜晚,解缙、胡广和王艮三人,在老乡吴溥家里聚会,商议何去何从。会上,解缙陈说君臣大义,胡广更是慷慨激昂,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只有王艮默默无言,独自流泪。吴溥说:“你们是受皇上知遇之恩最深的大臣,何去何从?的确不能马虎,我只是一名小臣,还可以静观其变。”

三人随后离去,吴溥的儿子吴与弼只有14岁,见状感叹说:“胡叔叔能仗义,的确是件千古留名的好事!”吴溥对儿子说:“不,只有王叔叔一人肯死。”话音刚落,便听到隔壁胡广在喊:“外面乱糟糟的,看看猪跑了没有?”吴溥回头对儿子笑道:“一只猪都放不下,还能舍得自己的生命吗?”又过了一会儿,便听到了王艮家传来哭声,原来王艮回家后,便向母亲表明志向,母亲也勉励儿子以忠尽节,与妻子诀别后,王艮就饮鸩而亡,建文帝朱允炆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感动,特派礼部侍郎黄观前往祭拜。

王艮重义轻生的行为赢得了后人的称颂,他的儿子王率章撰写的《先君止斋公死节事录》中说:父亲寻节时,他只有4岁,那时是“只知哭其死,而莫知其所以死也。”朝庭也安排了史官颜明护丧礼,父亲寻节的原因,李时勉、刘子钦和曾棨等人都很清楚,是“洞吾先君之肝膈”的人。作为儿子,撰写此文是“因录为传,俾吾后为子若孙者知所颠未云。”明福王弘光帝时,朝庭下诏褒奖王艮与族兄、德州学王省,通判王祯誉为“一门三忠”,王艮追谥为文节,清朝时,又追谥王艮为忠节。

王艮、刘俨和彭教,他们均是水南镇人,三家之间的距离,按古代路程计,确实只有5里左右,所以说吉水“五里三状元”的说法,应是指王艮、刘俨和彭教,因为王艮虽然屈居榜眼,但乡人一直视其为“状元公”。

王艮一生酷爱梅花,曾以“”神、真、人、尘、春”为韵,作《梅花诗》120首,堪称我国古代众多咏梅诗中的珍品,表达了他一生爱梅、咏梅以及人品如梅的精神风貌。《诗集》中,仅诗名就有野梅、孤梅、瘦梅、老梅、矮梅、远梅、落梅、宫梅和咀梅等,除标题外,所有诗句中仅用了几个“梅”字。如《踈梅》诗曰:“几点奇花异若神,青青碧萼自留真。迎来歌舞偏成梦,散入溪桥岂媚人。错落光残烹夜雪,横斜影浅脱飞尘。何郎去后谁知已,一度清吟一度春。”全诗不仅没有一个“梅”字,而且结构精致,表达了作者即使受到冷落,也决不去争宠邀媚,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情操。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