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事讲将1

第四十二章 西厂厂公——汪直(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史事讲将1》最新章节。

汪直,广西大藤峡瑶族人,明代权宦之一,自幼入宫,曾伺奉明宪宗万贵妃,历任御马监掌印太监、西厂提督。因监军辽东有功,总领京兵精锐“十二团营”,开明代禁军掌于内臣之先河,后因久镇辽东,与宪宗逐渐疏远,失去宠信,被东厂提督尚铭等人弹劾,贬往南京,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汪直,以幼童身份被俘进宫,最初在昭德宫侍奉万贵妃,后升任御马监太监。有黑眚出现在宫中,妖人李子龙用巫术勾结太监韦舍私自进入大内,事发后被诛杀,明宪宗心中很讨厌这件事,急于想了解外面的事情。汪直为人狡猾聪明,宪宗于是令他改换服装,带一两名校尉秘密出去侦察,人们都不知道,只有都御史王越与他相交甚欢,汪直将所见所闻,全部报告明宪宗,明宪宗大悦。

西厂,是明朝特有的官署名称,全称“西缉事厂”,明宪宗时为加强特务统治,于东厂之外增设西厂,与东厂及锦衣卫合称‘厂卫’,用太监汪直为提督,其权力超过东厂,活动范围自京师遍及各地,后因遭反对,被迫撤销。西厂直接听命于皇帝,不受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的节制,西厂作为一个短命的特务机构,前后只有两任提督,分别是汪直和刘瑾。

西厂成立,本来只是为了替皇帝刺探消息,但汪直为了升官发财,拼命的构置大案、要案,其办案数量之多、速度之快、牵扯人员之众都远远超过了东厂和锦衣卫。西厂在全国布下侦缉网,主要打击对象是京内外官员,一旦怀疑某人,就立刻加以逮捕,事先不必经由皇帝同意,之后当然就是严刑逼供,争取把案件弄得越大越好。对一般百姓,其一言一行只要稍有不甚,就会被西厂以妖言罪从重处置,西厂仅仅成立5个月,就弄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以大学士商辂为首的辅臣集体上书,向宪宗痛陈西厂之危害,并将汪直办下的不法之事一一举报,宪宗收到奏章后为之震惊,于是撤销西厂,遣散了西厂的人员。

没有西厂的日子,总让宪宗觉得没有安全感,一个奸臣戴缙在得知皇帝心思后,主动上书,大肆吹捧汪直,宪宗大喜,立刻恢复西厂,废与开之间,只相隔一个月。汪直复出后,更加严酷地办案,戴缙也得以升职,在此后的五年里,汪直领导西厂又办下了无数“大案”,将反对自己的朝臣如商辂、项忠等一一剪除,他的权势也达到了极点。西厂的成立,令汪直的权力“更上一层楼”,也令他的焰气更高,史书上记载了汪直脚下的党羽奇多,每次出府都横行霸道。

此外,之前提到西厂可随意逮捕朝中大臣,并不向皇帝奏请,无形之中造成了大量冤案,西厂成员也可借厂中的权力陷害异己,残害忠良。西厂所限定的侦查范围不只是北京城,而是全国各地,任何人也会成为西厂所监视、所害的对象。正如《明通鉴》所说:“(汪直)气焰熏灼,凡西厂逮捕朝臣,初不俟奏请。”朱见深见汪直屡屡揭发奸贼,愈发宠幸汪直,西厂愈发肆无忌惮,屡兴大狱。

汪直极度膨胀的权力,不能不引起皇帝的警觉,在其后的权力角逐中,汪直失败,被调出京城,西厂也随之解散,后来史书上就少关于汪直的记载了,只有零星提到。弘治元年,南京户部员外郎周从时上奏说应追究前朝遗奸汪直、钱能等人,抄其家以济边用,孝宗以奏疏格式不对为由将周从时下狱不久又放出,原来奏请的事也不了了之。孝宗召回汪直、梁芳等人,满朝哗然,吏部员外张彩愤而弃官,几年以后,汪直在失意中死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为了赚钱给母亲治病,莫闻来到黑工厂打工,却没想误入人贩子组织。遭到殴打时,记忆苏醒,发现自己来到一人之下世界,并且马上就要被噶腰子。关键时刻觉醒,能够获得所有武侠小说中的神功,开局得到,将异人打手的炁全部吸光,成为异人。莫闻发现,只要击败,击杀别人,就能获得新的武功。为了给母亲治病,为了变强,莫闻成为异人雇佣兵。至此,圈子里多出了一位超级狠人。风正豪:“莎燕,为了风家的未来,你必须嫁给莫闻。王也
爱吃黑豆粥的血尸大帝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