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事讲将1

第五十二章 《澄澹堂文集》——米万钟(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史事讲将1》最新章节。

米万钟,字仲诏,号友石,又号海淀渔长、石隐庵居士,原籍陕西安化,后当锦衣卫,居北京,米芾后裔。被魏忠贤党人倪文焕弹劾,降罪削籍,复官仕至太仆少卿,卒于官。有好石之癖,又能画石,善画山水、花竹,书法行、草得家法,与董其昌齐名,称“南董北米”,书迹流传甚多,著《篆隶考讹》二卷。

米万钟,锦衣卫官籍,旧贯为陕西布政使司庆阳府安化县。少年时代受到良好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尤深,颇有学问,其曾祖父为米生;祖父名米斈,敕赠昭信校尉;其父米玉,号昆泉,字璞父,曾任昭信校尉锦衣卫百户;其兄米万春,武进士,任分守通州参将;其弟米万方,在锦衣卫任锦衣冠带总旗。米万钟中举人,乡试第50名,以诸生身份,短暂就学于国子监,受教于当时的国子监司业叶向高。乙未科会试第159名,该科主考官为次辅张位,副考官为翰林院编修黄辉,殿试三甲第164名,同科还有万钟好友、排名为219名的王思任,以及日后的“宣党”党魁、榜眼汤宾尹。

任永宁令尹,补四川铜梁县令,任六合县令。入京,任正七品大理寺评事,任正六品户部浙江司主事,主管验粮所和河西务钞关,升为从五品户部员外郎。数月之后,以养病告归,始筑勺园。

管理神木厂兼理临清砖厂,参编《工部厂库须知》,主要参与了“神木厂”和山西、台基两厂相关内容的“考载”与“条议”,具体包括其职掌、〈木料等价规则〉、〈运价规则〉、〈土工价规则〉、〈雕工匠价规则〉、〈厂夫规则〉和〈神木厂条议〉、〈山西厂条议〉、〈台基厂条议〉,应属首次也是已知最全面披露明代神木厂运作规则的档案文献,其展示了该厂价格、收储、运输、加工和厂夫等诸多细节,外调为从三品浙江参政,分守金衢严道右参政。进江西按察使分守饶南九江右参议,进山东右布政使。米万钟为政清廉,关心民众疾苦,注重文化教育,所到之处,颇受称颂,有“水境慈母”之称。

明神宗死后,朝政混乱,大宦官魏忠贤乘机把持朝政,后又得到明熹宗宠信,网罗党羽,阉党爪牙遍布朝廷内外,把持要害部门,许多官员趋炎附势,米万钟却刚正不阿,与阉党格格不入。因屡次发表不满阉党专权的言论,终于遭到魏忠贤爪牙倪文焕的弹劾,诬陷为东林党魁,被削职夺藉,直到魏忠贤集团溃灭,倪文焕被处死,他才得到复职起用,担任正四品太仆寺少卿理正五品光禄寺寺丞事。

但当时的朝廷,政治已陷入极端腐朽黑暗的境地,内忧外患,米万钟忧国忧民,积劳成疾,去世时终年62岁。

米万钟,毕生手不释卷,学识渊博,尤擅长书画,作品风雅绝伦,气势浩翰,运笔流畅,名满天下。米万钟自幼勤奋好学,博才多艺,不仅诗文翰墨驰誉天下,而且在石刻、琴瑟、篆隶、棋艺、绘画以及造园艺术等方面均有较高造诣,他的书法学米芾,但无法转换米芾的精致笔法,尤其作大幅立轴,甚多枯笔、破笔,虽有豪迈之气,但终落空乏与粗率。在书法审美功能遽变中追求,甚至用白羊毫兼麻苎做笔写大字,可惜终未达自由完美之境。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