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崽崽一掐指,满朝权贵全慌了

第423章 我是个很听话的孩子呢(一)(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天道崽崽一掐指,满朝权贵全慌了》最新章节。

“不是,乖宝,我没有在说你哦,我是在说他们那几个臭小子,拿个东西还磨磨蹭蹭的,也不快一点哦。”

裴老爷子哪里舍得小如意委屈呀:“放心吧,乖宝,今天我就去把库房全部翻个遍,我也要帮你把你需要的那个东西找出来。”

“外交部,其实刘毅也不知道那个是什么东西,但是如意能够明显的感觉到这里有一件充满灵力的东西。”小如意也许郁闷不已啊,他都找了这么久了都没有找到啊!

“如意乖宝那件东西对你来说很重要嘛,你非要他不可吗?”裴老爷子也不是小气,而是好奇地问了一句。

毕竟这个小丫头回到裴家之后,唯一感兴趣的就只有门口那一串冰糖葫芦了。

再一个就是老大媳妇做的那个鸡腿了。

其他的很少健康,有感兴趣的,不过前段时间再增加一个她特别喜欢给几个舅母打黄金首饰啊。

“外祖父,那个东西是有灵气的,而如意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他身上的灵气了。”

“如果能吸取那件东西身上灵气那如意就会变得更加厉害哦,也不会动不动就要被雷劈啦。”

裴老爷子听到这话,哪里还能坐得住啊?当即把找好的药材往桌子上一丢,挽起袖子就开始找了。

只要是对如意丫头好的,他通通都不会放过。

“如意小丫头,不过你确定它是在这里的吗?”裴老爷子还是要先问一嘴。

如果是在这里面的话,那他把这个库房翻过来也要找到,如果不是在这里面呢?

小如意也有一点不确定了:“我站在门口的时候就能感受到。那充沛的灵气,但是我进来之后就没有感受得到了,不知道是在里面还是在外面,不过我想应该是在里面吧,毕竟这里面宝物这么多呢。”

裴老爷子找东西的动作一顿,走过去抱着小如意站在门口。

“如意小丫头,你用心感受一下,是在里面还是在外面?”

不得不说,裴老爷子活了半辈子,就是比那几个小鬼才聪明一点啊。

几个小鬼头都没有想到让如意在门口重新感受一下,可裴老爷子是说了一句就立马想到了。

小如意闭上眼睛,全身放松运气灵力感受着那一股充沛的灵力到底是在什么地方?

不一会,小如意睁开眼睛,表情一言难尽:“那个……好像是在外面哦………”

小如意不好意思指了一下旁边:“我感受到那一股充沛的灵力,就在旁边那个角落里发出来的,但是我不知道那里是什么地方啊?”

小如意话刚说完,其他几个人脸色立马就不好了起来。

“丫头啊,你确定是在你指的那个地方吗?确定吗?”裴老爷子提高了声音,再问了一句。

“怎……怎么啦?”小如意被吓了一跳。

难道那边是什么修罗场吗?为什么在那边他们会是这个表情呢?

“没有啊,我只是想跟你确认一下,确认是在那边吗?如果是在那边的话,我去找人挖!”裴老爷子有点无力,又有点失望的看着小如意说就不是在那边那个地方。

不过他们失望了,小刘毅在他们希意的目光下点了点头。

“外祖父,我已经十分确定了,就是在那边的。”

裴老爷子扶额深深的叹了一口气,指着。裴诗南说道:“你去找人过来拿几把锄头过来挖吧。”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四合院:傻柱清醒了,拒绝带盒饭
四合院:傻柱清醒了,拒绝带盒饭
关于四合院:傻柱清醒了,拒绝带盒饭:穿成何大清同父异母的弟弟--何林清,四合院里头想要占便宜的众禽兽傻眼了!何林清刚踏入大院就发现,贾张氏在傻柱门口撒泼打滚要把傻柱送进去,要不然就得把房子让出来!三个大爷和四合院所有人都在冷眼旁观,何林清冷笑着反手狠狠教训了贾张氏……众禽兽这才发现何家杀出了个活阎王叔叔!
福宝宝
四合院之乡村到城市
四合院之乡村到城市
关于四合院之乡村到城市:59年,夏天,原身因父亲身死悲伤过度,结果王军来了,带着原身的不甘,然后从乡村走向城市,创出一番天地……
飞翔的军子
我在大明摸鱼的日子
我在大明摸鱼的日子
在老朱手下干活,本着摸鱼的心态,谁知实力不允许,这官越做越大。战战兢兢中,郑雄鼓起勇气上了奏章。“臣,乞骸骨老朱“哥屋恩
郑家老二
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
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
我在永乐当灾星:韩力穿越成宁国驸马那夜,朱元璋连夜熔了御赐金瓜子:驸马要是敢碰我闺女,剥皮萱草都算轻的!谁知韩力一开口就报丧:公主二十天后必薨!当朱元璋发现女婿不仅能预言靖难之役,还能复刻蒸汽机图纸,当场把摔成烟花:竖子!你这是要提前把老四逼成永乐大帝?史书记载:洪武十六年,朱元璋抱着炸成烟花的仰天狂笑:好!好!好!这才是朕的好女婿!
脑袋蒙蒙
堪破三千世相
堪破三千世相
关于堪破三千世相:本书中的所有内容均属杜撰,不代表真实情况。本书是对人情世故的本质解析,揭示人际关系中更隐蔽的博弈维度。夫鸿蒙初辟,人伦肇始。往来成古今,交游化经纬。今有世道幽微处,潜龙隐鳞,白虎藏爪,非明镜无以照形,非灵枢何以度势。故作此篇,解构人间棋枰,勘破三千世相。是书凡六十卷,暗合甲子轮回之数。论市廛之交、庙堂之谋。析情伪之本,辨欲念之根。立九变之法,设六奇之策。昔太史公云:究天人之际,
湿水的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