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华宇颂》最新章节。
公子宇见天色已是下午酉时,这一天的大朝会总算是完了,他伸了个懒腰,正打算让后面站着的青儿和莲儿宣布这一月的第一天大朝会结束,只听二喜在门外高声喊道:“赵郡李元朝觐见皇上!”
此时大华的朝会还未结束,所有大臣都还在朝会上。
大华这时的大朝会是每月召开一次,不是以前那种每日都要早朝,所有大臣有事无事每天都要上朝来。
公子宇在蜀郡时就立下了规矩,大朝会每月举行一次,小朝会由王源御史,蒙忌太尉和李冰圣公三人主持召开。
小朝会由着他们三人自由决定时间,公子宇不参与。
蜀郡李冰圣公已然去世,这里也只有王源御史和蒙忌太尉两人主持召开小朝会,他们已经主持召开了五六次了。
其实王源御史和蒙忌太尉也都希望皇帝陛下再提升一个三公的人选,一是可以分担一些他们肩上的任务,再是三人组合确实要比两人组合好商量事些。
比如墨家钜子大人的呼声就很高,王源御史和蒙忌太尉都曾经向公子宇请求过。
但墨家钜子大人此时还在南越郡担任临时的郡守,主持南越郡的一切军政事务,雨痴太年轻了,没有墨家钜子大人的帮助,她还不能将南越管理下来。
她虽然有着雷霆手段,但南越毕定有着六十余万大秦人留下来的种,他们身躯里流淌着华夏人的血。
虽然其中也有些是当地的原著民,但不能采取强制措施,激发矛盾,只有墨家钜子大人借着赵王的威望,将这些原著民强行按住,否则,将会带来那些原著民的暴乱。
而且早先的一些大秦兵,都与当地的原住民的女子通婚了,所生子女也不少,几十年后,他们已经逐渐淡忘了华夏。
公子宇也是想要墨家钜子大人将南越治理顺利了,好交给雨痴去管,雨痴接管南越郡,他也放心南边的安稳。
因此,墨家钜子大人还不能回来担任三公之首。
再说,墨家钜子大人早已给公子宇表露过,他不进入朝堂中,他是游侠,已经习惯江湖中的生活。
公子宇理解墨家钜子大人,但如今墨家钜子大人却被他的一道圣旨拴在了南越郡,墨家钜子大人只得帮帮雨痴。
这时,公子宇听得殿外二喜高呼李元朝觐见,显得有些诧异,这个李元朝是李公孙的父亲,原赵国的首辅大人。
是一个很有能力之人,且也是当时赵国的三公之一。
他为赵国的稳定做了很大贡献,赵公子就是甩手掌柜。
公子宇瞧了一眼李公孙,李公孙眼里也有些诧异,他明显不知道他的父亲此时当作满朝文武大臣觐见是何意图。
这没有通过王源御史和蒙忌太尉的引见,直接跑到大朝会来觐见,在大华新朝来说,可是没有先例的。
公子宇想了想,战国时期各国的文人异士,以及那些纵横家,想要觐见皇帝陛下,都是这般的直接觐见,述说自己的观点以引起皇帝陛下的重视。
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政治家和外交家张仪,就曾直接觐见过秦惠文王,后来还担任了秦国的丞相。
张仪到秦国后,他多次出使山东六国,以连横之策游说山东诸国,以破合纵之策,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变为连横事秦,转变了整个局面,奠定了大秦一统六国的基础。
张仪也因此被秦惠文王封为武信君。
公子宇想到这里,于是对大欢微微点了点头,大欢对着殿外高声呼喊道:“宣,李元朝进殿觐见!”
大殿里只有李公孙,赵冰儿,赵晶晶和青儿莲儿几人知道李元朝的真实身份,其他大臣俱不知道他就是李公孙的父亲,早先是赵国的首辅大臣。
殿里众人都有些惊讶地瞧向大殿门口,但见一个似有五十余岁的老者,脚步轻盈地跨步走了进来。
那老者走进大殿里,往上恭恭敬敬地跪拜下去,说道:“草民觐见大华皇帝陛下,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卿,请起!”
公子宇抬了抬手,对下面跪着的李元朝微笑说道。
李元朝站了起来,躬身说道:“陛下,草民得知陛下各部设立已久,但其具体职能还未能分得清晰,草民便自荐而来,可将各部职能再具体细化,还望陛下恩准!”
“好,准了!”
“李卿可在朝会上细说,朕也好好听听李卿之言!”
公子宇微笑说道。
李元朝躬身说道:“大华朝有六部,各部职能自不必细说,可是草民观察了许久,也找人打听了一些具体的细节。”
他说着,又抬头瞧看了一眼公子宇。
公子宇微微点了点头,说道:“李卿请继续说,无妨!”
“嗯,草民便继续说了!”
“就拿兵部来讲!”
“兵部下面其实有着枢密院,这应该是大华整个军事的指挥机构了,军队的设防、战争动员、战争的指挥等等,都应该是枢密院的职能职责,同时也掌管着兵部之事......”
公子宇听得李元朝之语,一时之间有些怔住,这个李元朝,怎么直接拿兵部来举例呢?
他不是想要进入礼部的吗?
朝中所有大臣俱都惊骇一跳,这兵部可是蒙忌太尉在掌管着,大华新朝才建立多久?竟然有人跳出来指责兵部!
难道是公子宇皇帝陛下的旨意?
应该不是,大华新朝所有大臣,谁不知道公子宇皇帝陛下与蒙忌太尉之间的亲密关系呢?
那可是至亲的舅侄关系呢!
公子宇的脸色上也有些不自然起来。
这个李元朝真是有些大胆呢,竟然敢指责兵部。
可是兵部却是自建立之日起,蒙忌太尉也没有具体的职能划分呈报于他,蒙忌太尉也只是从大的方向去掌管兵部。
公子宇正这样想着,只听蒙忌太尉打断李元朝的话:“嗯,李大人,你可有何见教!”
“草民只拿兵部举例而已,还望蒙太尉不要放在心上!”
李元朝对着蒙忌太尉躬身行了一礼,接着又回首对公子宇说道:“陛下,兵部的枢密院应该下设十二房:如兵房,机关房,都城房,校阅房,剑技房,兵籍房,民兵房,知杂房,小吏房,检阅房,阅马房和招兵房等。”
“各房有着各房的具体事务,而其中机关房和招兵房则是根据战事而设立,还有校阅房,剑技房等,是日常的兵事,而如今,我大华初建,一些地方仍然时不时发生山贼土匪,其民兵房就显得非常突出,这是解决临时的兵房......”
“没想到兵部还有这许多事务,老先生,蒙忌受教了!”
蒙忌太尉听得李元朝这一细述,他所掌管的兵部果然是问题很多,但他又无力去管理这些具体的事务。
其实说白了,蒙忌太尉当初可是一个小小的武将,让他去收服一个国家,或者带兵去前线,他或许得心应手,让他直接管理整个国家的兵部,他肯定不知道如何去掌管。
但目前又未能发现这样的人才,即便有这样的人才,公子宇也不想让他掌管兵部这样的重要部门,蒙忌毕竟是自己人,再怎么管不好,也不能将兵部拱手让外人去掌管。
蒙忌太尉身上的汗水这时已经将他的衣衫都浸湿了,他上前一步,紧挨着李元朝跪拜下去,高声说道:“陛下,臣对兵部掌管实在不够,还望陛下明察!”
“嗯,李元朝,朕曾听闻你想进入礼部,为我大华整理礼仪,建立各种教令等,为何将兵部拿来说事?”
公子宇神色有些不愉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