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宇颂

第169章 赵王回归(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华宇颂》最新章节。

“王御史,我们走了多少家百姓了?”

“陛下,这一路来,陛下已经进了两百一十家百姓了。”

“百姓家里存在的一些问题,你们可都记下来了?”

“都记下来了,陛下!”

李公孙在后面躬身说道。

“这次朕看见许多百姓家里,大多都只有一套像样的衣服,轮换着穿出去见人,齐郡稍为好一些,燕郡多数家庭里都只有一套好些的衣服,有的还没法穿出去,他们太苦了!”

“燕郡这里要多些照顾,回去后得再派一支数十人的官史过来协助尹文子大人治理燕郡。”

“陛下,稷下学宫上次过来了几百个年轻的学子,臣看可以让他们先来燕郡的各县府锻炼一些时日。”

“准了!”

公子宇这一路出来,都没有看见土豆和红薯,这是两样主要的食物,他知道土豆起源于南美洲,最早是由印第安人种植,传入中国才三百多年的历史,在18世纪末,爆发了一场世界性的饥荒,人们开始尝试种植马铃薯,以应对粮食短缺,结果这种蔬菜在欧洲迅速普及开来,并成为欧洲人的主要食物之一,土豆作为一种耐旱、抗风、增产高效的农作物,迅速被全球的农业生产者接纳。

而红薯则来源于南美的秘鲁、厄瓜多尔、墨西哥一带,1492年西班牙著名航海家哥伦布获得女王批准,开启了人生中的首次远洋探险,并发现了美洲大陆。

在中南美群岛上,哥伦布见到了当地的作物——红薯,发现其很美味,便在返航时,将其带回西班牙,作为礼物敬献给女王伊莎贝拉。

传说在万历年间,华夏人陈益搭乘友人商船来到安南(越南),安南官员用番薯接待陈益等人,番薯吃起来香甜软滑,还能充饥,陈益开始特别留心番薯的生长习性与栽培方法,两年后他冒着杀身的风险贿赂收买士卒,把薯种藏在铜鼓中偷偷带回了华夏,并在虎门购置几十亩地,开始种植番薯,成为了番薯引进中国的第一人。

公子宇心想,若是将这土豆和红薯都找到,这两样食物既能够普遍种植,又特别丰收,人们就不缺少吃的了。

“陛下,这里已经是燕郡了,要不要知会一声尹文子郡守大人?”

王源御史在后面躬身说道。

“不了,燕郡百废待兴,朕这一路来看到燕郡这里的各级官府的官员们都在忙碌着,尹文子大人这会应该也去乡下视察民生了,朕就不打扰他了。”

“陛下,我们已经出来了近三个多月了,你看后面的行程是要往哪里去?”

“嗯,往赵郡去,赵郡的乡村再走走,就往回走了。”

“诺!”

积雪渐渐融化,随着气候回升,路上再不是那么泥泞,公子宇的脚上也走起了一些水泡出来,他在路边找了一颗野刺,将脚上的水泡刺穿,放了水泡里的水,再上路走着。

“陛下,要不我们还是雇一辆马车吧?”

王源御史在后面看不过去了,小声说道。

“好,吩咐大欢,就在前面去雇一辆马车过来吧。”

公子宇其实也能坚持着再走走,可他看见王源御史年龄太大,又有些肥胖,早已忍受不住了,微笑说道。

马车上,王源御史说道:“陛下,这一路走来啊,臣也是感慨万千啊!”

“为何如此感慨?”

公子宇有些好奇。

“陛下如此爱民,大华一定会繁荣起来。”

“王御史啊,百姓是大华的根,如果百姓没有吃的,没有穿的,没有住的,他们的心思就不会安定,就会起来反抗,这个国家就会乱,这都是历史的教训啊,我们只要把百姓的生活改善了,百姓们有吃的,有衣穿,有房住,有安稳固定的收入和生活,他们怎么会起来反抗呢?”

“再说了,百姓生活好了,国家的税收也能稳定,国家也能随着百姓的生活好而富裕不是?”

“大华初定,朕因此决定要对百姓的生活全面进行了解,就是要先把百姓的生活问题解决了,这是根本问题啊,这个问题不解决好,大华就不会再发生动乱了。”

“这一路来,你们都看见了各地百姓的生活,他们真是太苦了,就拿燕郡这里百姓来说,这大雪封山,许多百姓都没有吃的,牲口都死的差不多了,回去你下发一道文书,燕郡今年先免除了一切税收。”

“燕郡这里明年生活好了再收税吧,再待几年,国家富裕了,整个华夏的百姓们,都不用缴税了!”

“你们回去后啊,要对百姓的生计问题拿出一个决策出来,总的仍然先按照大秦初期那样,鼓励百姓耕种,土地仍然掌握在官家的手中,等逐步解决了百姓的生计问题,再一步一步来,再过几年啊,我们要将土地全部分发到百姓的手中去,现在先不急着走这一步。”

“什么?”

“土地都分发给百姓?”

李公孙眼睛睁得大大的,惊奇地说道。

“是啊,土地分发给百姓的这一步路啊,现在还不能太急,先按照大秦初期的政策来走,逐步实现。”

“几千年来,土地都是掌握在官家的手中,还没听说要把土地分发给百姓的说法呢!”

王源御史也惊奇地说道。

“只有百姓手里有了土地,他们耕种才会积极,收成了是他们自己的,你们想想啊,如果土地仍然掌握在官家和极少数人的手中,百姓还有什么希望啊?”

“大华初定,朝堂上也没有任何派别,如今正是大好的时候,因此,这一步路也不能太急。”

“先稳定五年左右吧,再逐步实现土地分发百姓。”

“王御史啊,你回去后心思要全部放在如何解决百姓吃的问题上来,再想法解决住和穿的问题,先下发一道文书到各地去,首先要让百姓们填饱肚子。”

“诺!”

......

“涓子大人啊,你可辛苦啦!”

公子宇不让涓子大人下拜,一把拉住涓子大人的手,一边往郡守府里走着,一边微笑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九天吞道
九天吞道
在无尽星空之下,万族争锋,天骄林立,唯有至强者可执掌大道,君临天下。凌尘,本是世族弃子,遭受欺凌,受尽屈辱。机缘巧合之下,他觉醒了远古禁忌体质吞道神体,可吞噬天地灵韵,炼化万千大道!从此,他踏上逆天之路,吞天食地,铸就无敌根基。蛮荒战场,他一人独挡百万大军;域外战场,他以凡躯撼天帝;九重天上,他执掌天道,俯瞰万界生灵!昔日的废物,如今的吞道之主!当他屹立九天之巅,方才明白,这片天地,不过是更高层
韵归园
十五的西瓜
十五的西瓜
暂无
西牌楼
大逆之门
大逆之门
让每一个心怀善念的人过最土豪的日子,再把每一个心怀恶念的人送进地狱。法到底是约束好人还是坏人?尊法的人为什么反而处处受制?开一扇门,逆世道而行。我念为天意,我怒为天威。
知白
墨迹唐说
墨迹唐说
关于墨迹唐说:湮灭星云中,诞生出的月殇,入世成为墨家弟子,竟在偶然机会,在一处秘境又开启了一段新的人生,这世界,森罗万象,看三个世界的险象环生…
披挂雨夜行
大道三千,其道自现
大道三千,其道自现
关于大道三千,其道自现:无衍山上破庙里的少年刘客情,本是垂死之人,偶然得到鬼狐先生拯救,从此踏上了感悟世事人情,诸多道法的征程。大道三千,我刘客情的道,一定会走出来!
墨染不染黑呀